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淡水油藏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类型复杂多样.将淡水泥质砂岩储层的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类型划分为5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低对比度油气层,采用交会图、测井新技术、常规测井信息的有效合理分析等方法识别油气层,通过合理选取泥质砂岩饱和度模型定量评价低阻油气层.实际应用过程中,综合运用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评价技术评价低对比度油气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确定了淡水储层中低对比度油气层识别评价的思路,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低对比度油气层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2.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海西部中深层低粘度油层和气层常规测井响应相近,制约着流体性质的准确界定和后期作业方案的实施。利用录井气测各组分比重建立图版是定性识别油气层的基础。声波和密度曲线对含气地层敏感性强,因此能够采用声波、密度和中子三孔隙度交会法识别油气层;研究表明构建声阻抗曲线与纵横波速度比交会能够凸显气层特征;同时从岩石力学参数、声波能量和衰减幅度等方面也能较好区分油气层。多种方法相结合识别油气层,在南海西部复杂油气藏勘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鲁法伟 《海洋石油》2016,36(2):69-72
西湖凹陷主力勘探目的层多为凝析气层,常规荧光录井难以识别发现,且钻井过程中为保障作业安全,钻井液中常添加部分荧光材料,对油气录井的判断带来很大的干扰。三维定量荧光技术以其高检测灵敏度在西湖凹陷凝析气层的发现与解释评价上发挥了独特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实际应用逐步建立了凝析气层、油气同层、含水气层的三维定量荧光解释图版,为西湖凹陷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ͷ���������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测井解释方法是发现油气层的有效手段。使用单一的电测井解释方法评价油气层,存在多解性。电测井与核测井、声测井成井壁取心组合解释,可以从电测井解释的油气层中识别出油层和气层。在我国油气勘探史上,就曾有过探井录井无气显示,而测井解释发现了气层的若干案例。文章通过探讨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论述了测井解释发现油气层的颇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和经验,为勘探家在新区、新层系和新领域发现油气层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我国天然气勘探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复杂油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攻关,形成了轻质油层、残余油水层、高含泥储层、气水层识别评价等评价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录井、测井资料有机结合,研究总结出轻质油层、稠油层、残余油水层等油气水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之间具有优势互补性,其综合应用弥补了单项录井技术在油气层解释评价方面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疑难储层评价问题,提高了油气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气田均有分布 ,而且形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原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准南勘探区块的吐谷鲁构造安集海河组油气层属低电阻率油气层 ,其电阻率值普遍小于 10Ω·m ,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异很小。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往往偏大 ,很容易将油气层解释为水层。文章立足于测井资料 ,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低阻油气层识别的能力 ,对该地区吐谷 1、吐谷 2井砂岩储层的油气水性质采用电阻率特征判别法、三孔隙度重叠法、阵列声波能量法、纵横波时差法、声阻抗与声波时差重叠法、交会图法以及神经网络识别技术的合理组合进行了有效识别 ,提高了该地区低阻油气层解释准确性 ,就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识别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时还为准确地进行低电阻率砂岩储集层的流体性质判别提出了相应的测井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火焰山构造存在控油因素多样、地表淡水侵入、油藏剖面油气层分布规律复杂等特点,测井识别油气层难度较大。为此开展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及油气层分布特征研究。研究成果在现场应用中,较好的指导了该地区的油气层测井识别评价,为进一步加快火焰山地区的勘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油气层反射特征预测是油气检测的一项基础工作,可为油气检测建立正确的检测标志。这里所介绍的新方法是采用了佐普里兹(Zoeppritz)方程计算反射系数,模拟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实际观测系统和叠加过程,并对薄层进行模型研究。通过此法制作的油气层反射相对振幅图板,可用来预测油气层的反射特征。给出的算例表明,用该方法预测的油气层反射特征更接近实际情况,特别是气层,与以往方法有明显不同。今后的油气检测步骤应是:首先按新方法预测油气层的反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寻找油气异常;然后利用叠加前振幅-炮检距分析识别油气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播算法,开发了录井神经网络解释软件,通过对焉耆盆地勘探至今的已试油层的原始资料的学习、训练,建立了焉耆盆地神经网络储层解释模型,运用该模型可圆满地解决储层流体类型(凝析油气层、油气层、油层、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划分和识别,使得综合利用气测、地化、测井等原始资料识别储层流体类型,实现计算机处理自动化。其精度及解释效果均令人满意,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