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忠免 《广西城镇建设》2011,(10):I0003-I0003,1-5
上海世博会后,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的大肆渲染下,理想城市在中国悄然变成一个热门的词语.追溯以往,理想城市并不算什么新名词。在历史上,它有一个更为我们熟知的名字:乌托邦。从东方到西方,从老子的寡国小民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中国士大夫的桃花源到今日之巴西利亚,从哲人到作家,从建筑师到官员……  相似文献   

2.
<正>从《圣经》的伊甸园到但丁《神曲》的地狱,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人类在建构现实世界的同时一直在平行地虚构着另一个想象的世界。对于理想中的乌托邦,或出于对完美时空的追求,或源自对远景蓝图的展望,或表达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甚至执着于反叛,而遁入反乌托邦的境地。从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末,西方的乌托邦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乌托邦对城市乌托邦的促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他们的论述中都有对理想城市的构想。古希腊是乌托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对理想社会和城市的想象。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霍华德的花园城市,从老子的寡国小民到陶渊明的世外桃花源,理想城市或乌托邦的存在,其意义或正是给城市以想象力,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4.
乌托邦的消亡与重构:理想城市的探索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渊源于对理想城市的构想。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规划的角色由构建理想城市逐渐转向控制开发、协调产权关系,从而淡化了对理想范式的追求。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使得中产阶级放弃了对未来大同社会和乌托邦的追求,转而退守到眼前的防卫型居住区里。而近来在追求生活质量旗帜的引导下,在生态环境的压力下,又出现了对理想城市的探索。本文总结这些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指出现阶段重提理想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涛 《时代建筑》2014,(4):66-66
<正>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都曾为我们描绘了水墨云山理想的世外桃源,是我们梦中的伊甸园。正是跟随着这种理想城市的梦,深圳的整体和每个区块都进行过"规划",我们也自豪地认为,深圳是规划的结果。然而,深圳真的变成了理想国吗?在这个"后巴洛克"时代,无论我们是否快乐,我们都应该放弃虚幻的乌托邦梦想。因为建筑不是一种完美的形态和功能。深圳最后也只是一个非理想的"理想城市"。首先,建筑是具有艺术性的,但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具有审美性,但也绝对不是一件独立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从近现代"理想城市"脉络看海绵城市建设的渐进性:在从18世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间,欧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理想城市"的设想。海绵城市也可看作一个"理想城市"目标——针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发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而建设"弹性"的城市。但海绵城市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而逐步接近的理想状态。其理念既不应因为某个试点城市新发生了几次  相似文献   

7.
2011年,广东省在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文明、宜居、承载力强的理想城市”的目标。理想城市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梦想,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理想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理想城市这一多解命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探讨了理想城市模式;基于理想模式,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旧观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约翰·弗里德曼教授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六个转变”的思路,从“精细规划”的角度,探讨我国理想城市建设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8.
理想城市的设想是西方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组成,也是西方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对后来西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该文从理想城市入手,通过对西方理想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循迹西方不同阶段理想城市所蕴含的城市理想,进而结合当代中国的城市实践,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概念。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动力和主题——对于理想城市的探索和追寻,"理想城市"在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和发展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等的不断推进,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碰撞,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这推动着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认识不断深化,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了多  相似文献   

10.
王子涵 《安徽建筑》2010,17(5):1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当代的城市意象模糊,城市个性与文化特色逐渐消逝。针对当前城市"失语"现象,分析当代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的关系,从根源上挽救城市的生机和未来,营建理想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