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长期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致白天不能维持正常活动的一种病证.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如贵 《国医论坛》2011,26(2):30-31
面神经炎又称贝耳麻痹,俗称“面瘫”。此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治疗方法颇多,均可取得疗效。为探讨更加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针灸及面部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该病5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兴 《新疆中医药》2007,25(6):23-24
目的:对比温针灸结合耳穴压豆与单纯针刺治疗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遗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对照组32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4%。经过临床疗效观察,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结合耳穴压豆治疗遗尿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00%,参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26±2.15)d,住院天数为(12.46±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传统中医疗法耳穴压豆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传统疗法耳穴压豆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等一系列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2012年04月至2012年11月期间,笔者在应用扩张血管和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头晕30例,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DM合并症患者有7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针灸及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空腹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比较两组DM合并症患者中医干预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2BG值、BM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FBG值、HbA1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DM并发症的疗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DM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减轻和控制体重,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在辅助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给予口服甲钴胺加用耳穴压豆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对辅助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耳压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26例,采用针灸结合耳穴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耳穴的综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邢亮  金秀均 《新中医》2013,(11):181-182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于鼻黏膜感受特异性过敏原的刺激,鼻黏膜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平衡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以阵发性鼻痒、鼻塞、连续喷嚏、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表现,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对于该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采用口服、外用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根据中医学理论,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无副作用的耳穴压豆法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性评估针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对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大连立光康复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失眠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耳穴压豆疗法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失眠严重指数评分及睡眠总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失眠严重指数、总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可显著改善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神经衰弱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儿遗尿症有原发遗尿性和继发性及单纯性和复杂性之分,本次研究的对象仅限于原发性单纯性遗尿症患儿。近年来,我们运用耳穴压豆结合捏脊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结合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符合顽固性失眠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予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压豆,对照组予阿普唑仑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0d 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64%,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经 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30例失眠患者选取耳穴: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耳、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4d。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对面神经炎进行综合治疗30例(简称治疗组)并与单纯中药12例作对照(简称对照组),进行疗效和疗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占93.3%;好转1例,占3.3%;无效1例,占3.3%。对照组:治愈8例,占66.6%;好转2例,占16.6%;无效2例,占16.6%。两组疗效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痊愈疗程比对照组少6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疗效。方法:90例不寐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王沫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37-233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100例失眠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风疹、瘾疹、风块疹,症状以皮肤奇痒,搔之疹块突起,有如蚊虫咬之疙瘩,多成块成片,此起彼伏,疏密不一。疹块发作时,有的伴见腹痛,急性者短期发作后便可自愈,慢性者常反复发作,可历数月或经久难愈。  相似文献   

20.
唐晖 《光明中医》2016,(15):2244-224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治疗不寐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不寐症患者,使用以神门、心、皮质下、垂前为主穴进行耳穴压豆疗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0例不寐证患者中,经耳穴压豆疗法治疗后,2例治愈,25例睡眠改善,有效率为90%,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耳穴疗法治疗不寐效果明显,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