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视觉知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全球文化资本价值输出语境下的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的意义。视觉知识作为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和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基础,旨在结合现代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方法,深化研究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方法论意义上推进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传播学和符号学的观念切入,对现代流行服饰文化中的符号化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服饰文化传播渠道和符号化的关系,流行服饰文化和符号化的关系,以及服饰文化的符号化消费等,指出了服饰文化符号化研究对社会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理念下,杂志作为快时尚的消费品,其视觉元素具有文字信息化、形态秩序化、夸张化等特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图像内容更加复杂,不同杂志的形态分类,色彩特性都使杂志的视觉语言更加丰富。对不同杂志的纸张、材料属性等进行分析总结,挖掘废旧杂志材料的语义属性,以废旧杂志为原材料,其视觉元素为设计基点,将其符号化,运用同质拼贴、异质糅和等拼贴设计手法,将材料的视觉美感和生态属性相结合,对产品进行再设计,使产品焕发出新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社会进入消费社会,本文从对符号化消费行为出发,系统的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符号化消费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商品的符号价值理论,消费者社会分层理论,广告的符号建构理论以及家具的消费行为研究,表明了当今社会符号化消费行为的趋势更加明显,家具消费亦是如此,总结出如今符号化消费行为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家具行业研究趋势,最终得出未来家具行业的研究领域应是系统化对家具符号化消费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汉字凝聚着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汉字有史可记可追至殷商时期甲骨文,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本文通过对甲骨文符号化的载体、造型、视觉效果进行分析,探索甲骨文通过视觉设计所表达的历史情感和古人的审美趣味。来探讨甲骨文在现代设计中的视觉符号化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6.
平面设计诞生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并逐步向边缘模糊化的趋势发展。平面设计的内容不断丰富,设计表现形式及手法进一步多样化。从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符号化特征,视觉语言的表现,模糊性以及视觉语言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平面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视觉密度——设计中的量化密集及视觉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 《广西轻工业》2011,27(3):101-102
密度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在艺术设计中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满足视觉快感和信息传达的量的多少就是视觉密度。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通过点、线、面构成元素的位置、大小、多少等手段以及对有机形的重叠、对搭、分离、错位、乱视、折、结、扭等等变化手法和符号化的象征意义共同构成了作品中的视觉密度和外延信息量。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图像颜色差别评价和计算的基础数据,设计了目视评价实验。用5幅典型图像分别改变明度、彩度以及同时改变明度和彩度制作了100对测试图像,通过心理物理实验对测试图像对进行了目视评价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对实验结果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主观色差等级随图像色差改变的规律基本一致,各图像的色差感觉都与色差改变量呈对应关系;相同的图像平均色差对于不同内容的图像所引起的主观色差感觉不同,视觉对低彩度图像内容的色差感觉比较敏感;改变图像彩度时,较小和较大平均计算色差与相应的图像视觉色差变化趋势相反;单独改变明度或彩度所产生的视觉色差感觉规律不同,应对明度色差计算的公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批量化检测服饰品的视觉兴趣度,依据人眼视觉注意模型,利用自底向上的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描述服饰图像的视觉显著性。提取服饰图像的亮度、色彩、纹理方向 3 个底层特征,利用多尺度的分解方法构建出图像的多特征通道;采用归一化合并的方式对特征显著图进行滤波;对形成的 3类特征图进行融合,根据显著程度绘制视觉热点图及亮度图,从而划分图像的视觉显著区域,并进一步提出了视觉覆盖率和分散度 2个指标,用以对服饰图像的视觉显著性差异进行量化和评价。对常见色块、不同纹理织物、服装及配饰图视觉显著度进行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描绘出图像视觉显著区域,快速、客观地评定出服饰图像的视觉显著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加工制作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焊接技术的长时间作业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在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我国焊接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通过对图像坐标系的构建,重点研究了增强图像的办法,并以此为基础为视觉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及特征提取与匹配,从而输出相关有效数据,为基于视觉的自动焊接技术提供了技术研究方向和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贺涛 《电子游戏软件》2014,(10):123-12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立体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的三维重建因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双目立体视觉是一种在Marr视觉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维重建技术,是通过两台摄像机对拍摄同一物体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情况,融合两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差别,利用几何原理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场景的恢复,对于交通事故现场重建、工业制造、三维医学图像重建、电影特技、人脸识别等视觉导航、医学诊断以及工业检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了基于双目立体摄像机图像的三维建模的原理,并对其设计及实现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后工业社会现代传播科技和消费主义促使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未来主义的“建筑图像派”作品体现了对非物质属性和文化的强调,这种趋势将深刻的影响到未来的室内空间与家居产品设计,图式的运用将视觉图像设计、多媒体设计、空间设计与家居设计相融合,构成未来室内设计“视觉文化”的综合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动漫艺术中,村上隆无疑是最为"跨界"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横跨当代艺术、动漫、时尚与商业设计。村上隆的艺术改变了当代动漫艺术创作以及动漫艺术教育的观念,动漫不再只是次文化(或亚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成为了当代艺术或者说主流文化的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同时,村上隆的艺术也启示了当今动漫艺术教育应该将动漫衍生艺术设计作为教学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使动漫艺术教育获得更为新鲜的艺术能量以及更为充足的社会生存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彩色误差扩散网目调处理过程中,各色通道不同的误差滤波器设计将直接影响彩色网目调图像的质量.本文对基于阶调的误差扩散方法以及人眼视觉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亮度和色度人眼视觉模型对误差扩散过程中的滤波器系数和阈值进行优化,实现了基于图像阶调与人眼视觉模型的彩色误差扩散网目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彩色网目调图像的人工纹理,并显著提高再现彩色图像的色彩还原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接续了米歇尔关于"什么是图像"的讨论,讨论了哪些类型的图像适合于做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用什么方法分析它们才是恰当的。本文认为,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认知意义的图像,是适合视觉文化研究进行分析的对象。面对这类图像,如性别形象、阶级形象,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艺术生产理论,是最常见的两种分析工具。本文认为,在对图像做意识形态分析时,应注意避免简单的还原论和非历史化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还应结合社会生产视角,并兼顾常规艺术史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饰录     
张密 《缤纷家居》2008,(6):48-49
当世界越来越倾向于事物的混搭时,慈善+绘画+工业产品的视觉事件的"混合"本身也具有了一种趣味。5年前第一个在中国邀请艺术家用彩绘形式为冰箱做面板设计的西门子家电,今年4月,又邀请28位在当代艺术领域活跃的艺术家再次进行了冰箱彩绘创作,并计划在9月巡展后,对这批艺术冰箱进行拍卖,将所得款项捐助用于贫困山区的母婴平安活动。由于近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热,以及当  相似文献   

17.
刘婧  张聿 《丝绸》2015,(10):40-45
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形制、材质、纹样、色彩等方面,分析了宫廷旗装的特点;研究了其视觉上的符号化语言;解读了其符形所赋予的内涵;探讨了宫廷服饰在主题丝巾设计中的步骤与方法。通过设计与实践发现,旗装与配件的符号组合纹样能够较为直观地表达符形与符意,而丝巾材质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终端效果。研究表明,宫廷旗装符号化的视觉元素十分丰厚,运用解构与重构的方法,可将其视觉符号进行局部提取与设计,赋予主题丝巾图案与色彩新时代感的张力与活力,为提升丝巾文化的艺术价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一、品牌视觉表现品牌视觉表现是指基于正确品牌定义下的符号沟通,它包括品牌解读及定义、品牌符号化、品牌符号的导入和品牌符号沟通系统的管理及适应调整四个过程,它的任务就是通过美的符号沟通帮助受众储存和提取品牌印记。品牌视觉表现的原则是根据消费者的感觉以及企业自身的审美和追求而进行的。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一般总是从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品牌成为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品牌也  相似文献   

19.
点彩作为传统绘画艺术语言之一,其视觉混合原理给人带来与其他印象派绘画语言不同的视觉感受,也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本文从点彩艺术语言给人的视觉感受出发,对五幅带给人不同视觉感受的点彩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点彩艺术作品笔触大小、疏密以及色彩对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取点彩艺术作品中的颜色基调以及色彩对比作为设计元素;结合对首饰材料的透光性、形状以及工艺上的分析,将点彩艺术语言与首饰工艺结合;再通过对点彩艺术语言的解析,提取出能表达相同视觉感受的首饰造型,设计出具备点彩艺术作品视觉效果的首饰作品。最终,笔者将点彩艺术语言应用于首饰设计中,通过设计实践,以“寓情于物”的方式,将个人情感通过点彩艺术语言在首饰设计中体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丝绸》2015,(10)
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形制、材质、纹样、色彩等方面,分析了宫廷旗装的特点;研究了其视觉上的符号化语言;解读了其符形所赋予的内涵;探讨了宫廷服饰在主题丝巾设计中的步骤与方法。通过设计与实践发现,旗装与配件的符号组合纹样能够较为直观地表达符形与符意,而丝巾材质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终端效果。研究表明,宫廷旗装符号化的视觉元素十分丰厚,运用解构与重构的方法,可将其视觉符号进行局部提取与设计,赋予主题丝巾图案与色彩新时代感的张力与活力,为提升丝巾文化的艺术价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