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论述了上海地区的地下水对地下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影响。提出了承压含水层降水概念设计新方法,包括安全承压水位埋深的修正计算公式、承压含水层降水方案的选用原则等。归纳、总结了针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与降水工程特征的承压含水层降水设计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表明,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案能够保证承压含水层降水效果与有效控制降水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  相似文献   

2.
天津站抽水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现场地下各含水层进行了大型抽水试验,以确定含水层类型和水文地质参数值,为基坑开挖和降水工程提供设计依据与研究基础.对抽水试验结果,应用经典井流理论拟合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判明第一承压含水层属于Theis无越流补给型,第二承压含水层属于Huantush越流补给型,并得到了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值.由抽水试验分析结果判明天津站区域内潜水层--第一承压含水层不属于二元结构,初步掌握了弱透水层越流量占含水层释水量的相对比例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状况.第三、四承压含水层水头低、埋藏深,属于天津第Ⅱ含水组深层地下水,对挖深30 m以内基坑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某船闸施工降水工程中, 采用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元勋  姚坚  王巍 《山西建筑》2007,33(5):97-98
以上海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承压水抽水试验确定出水量和承压含水层的水位下降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设计该深基坑承压水抽水方案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沈驰 《建筑施工》2021,43(2):176-178
东大盈港地下配套工程为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区间隧道的中间风井,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针对第二承压含水层的控制难度较大.为科学有效地控制承压水位,确保基坑安全,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开展了详细的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对场地第二承压含水层进行了调查及分析,为降压方案的确定及后期的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达到了降水方案...  相似文献   

6.
市内某超深基坑工程电梯坑开挖发生坑底突涌,据此工程案例,首先介绍了基坑周边环境,场地水文地质概况,基坑开挖深度与承压含水层相对关系,详细阐述坑中坑承压含水层突涌分析、灌注桩桩侧突涌分析、勘探孔突涌分析,最后得出突涌处置措施,总结得出突涌事故的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工程现场水文地质参数和检验基坑降水设计方案运行效果,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在三个标段先后进行了三次各具特点的大型抽水试验。应用地下水运移数值分析软件Modflow对该三次抽水试验分别进行数值反演分析,反演结果和实测数据拟合良好,获得了潜水层和浅层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可为降水方案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分析结果对天津市区基坑降水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武汉市古河道特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古河道水文地质模型,将古河道承压水井流问题概化为带状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抽水井的运动问题;然后结合镜像法原理,引入吉林斯基势函数,推导出古河道承压、承压-无压完整井稳定流解析表达式。基于此,将其应用于基坑降水工程中,提出适用于古河道承压含水层中基坑涌水量计算方法;最后以武汉梨园广场地下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数据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述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基坑实际涌水量相对误差仅为7.4%,而采用传统大井法相对误差达到54.5%,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古河道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井流规律以及指导基坑降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井监测的是承压含水层中渗流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反映出来的,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震预测的准确性。本文简述了配线法、直线图解法、水位恢复法及数值模拟法求解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原理与步骤。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基本理论、计算过程、计算精度、资料收集等方面对几种求解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不同工作条件下选择合理的求解水文地质参数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基坑降水设计、开挖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往往选择通过抽水试验的方法获取水文地质参数,以往的研究大多偏向于查明开挖范围内土层的渗透系数、水量、影响半径等参数,对深层含水层水力联系的研究比较欠缺。在邻近天津某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场地外对深层承压含水层开展现场分层群井抽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层含水层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通过模拟反演获取了深层承压含水层间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为深化降水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黄浦江边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对第(7)承压含水层的水位波动进行监测,并对江潮承压水位波动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江潮对承压水位波动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波动的位相、周期、振幅等对江潮的响应,得出一些江边承压水的波动规律。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提出江边承压水的波动范围,可供同类工程实践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
本文重点分析上、下承压含水层之间存在有效隔水层的水文地质模型,如果出现"人为天窗",其对含水层抽水试验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天窗"虽然在钻孔处连通了上、下承压含水层,但对单层承压含水层进行的抽水试验造成的另一含水层的水位变化很小,两者之间相差近3个数量级,"人为天窗"通道对水头的衰减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武汉某地铁车站位于交通繁忙的立交桥下,基坑开挖面积大,深度深;基坑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分布较多,施工场地狭窄,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高;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承压水位高,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车站基底部分区域位于承压含水层中,另一部分区域虽然位于承压含水层之上,但相对隔水层厚度较薄,易发生坑底突涌。针对上述工程难点问题,介绍了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地下水的控制,以及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陈丰  胡玉山 《山西建筑》2010,36(35):79-80
通过天津市某深基坑抽水试验实例,介绍了拐点半对数法在无界半承压含水层中完整井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储水系数、越流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的具体运用,对今后同类深基坑工程的降水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傅莉 《山西建筑》2011,37(34):81-82
通过水文地质勘察获取水位、流量等数据,建立半承压含水层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直线图解法求得渗透系数、贮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为围护结构设计和基坑降水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深大基坑工程中,若止水帷幕设置不合理,基坑内外水力联系将不能被完全截断,这样基坑内降水不但会引起坑外土体沉降,还会引发围护结构变形。在天津地铁5号线某车站基坑工程中,由于场地地层较为复杂,含水层不连续且存在大量透镜体,因此在开挖前进行了预降水试验,判断基坑内外水力联系。文章通过对预降水试验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该基坑内外承压含水层连通,且各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原设计的落底式止水帷幕未能彻底截断承压含水层,造成了较大的围护结构变形与显著的建筑物沉降。因此,当场地承压含水层构造较为复杂时,应当在勘察阶段进行场地抽水试验,或者在基坑开挖前进行预降水试验,以全面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及基坑内外含水层水力联系。同时预降水前应在坑外合理设置回灌井,避免降水引发坑外沉降,并提前施工基坑第一道水平支撑,增加围护结构抗侧移刚度,减小降水引发的围护结构变形。  相似文献   

17.
受承压水影响深基坑工程的若干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斌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659-1663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上海地区深基坑工程的承压水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上海地区承压含水层的分布特点以及受承压含水层影响的深基坑工程的实践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上海地区基坑工程承压水的主要处理方法以及承压水降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对策,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基坑工程中的承压水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依据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利用AquiferTest软件求解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并使用GMS软件对一定应力期内的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quiferTest软件计算的水文地质参数结果准确,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GMS软件模拟的结果合理可靠,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轻纺城站和大卿桥站完成的单、多孔抽水试验中,采用数理计算和图解法求得承压含水层的影响半径,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多孔抽水试验确定的承压含水层影响半径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赵慎中  宋珪 《山西建筑》2011,37(30):51-52
利用国际上流行与通用的ModFlow渗流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建立该地块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并对渗流数值模型进行参数识别,确定微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k和ss),进而利用该数值模型确定抽水试验期间地下水渗流场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