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活检正常卵巢标本23例和卵巢癌标本16例(粘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癌各8例),分离细胞膜作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结合反应。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粘液性及浆液性卵巢癌之平均最大结合率分别为13.30±2.24%、20.15±5.14%及9.06±6.40%;受体量分别为0.66±0.14×10~(-10)mol/μg膜蛋白、1.97±1.24×10~(-10)mol/μg膜蛋白及0.48±0.10×10~(-10)mol/μg膜蛋白,Kd值分别为10.10±5.50×10~(-9)mol、25.00±0.29×10~(-9)mol及16.90±0.14×10~(-9)mol。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灵敏、准确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受体~(125)碘结合测定法.检测30例肠癌、癌周及正常肠组织 EGF 受体的表达。肠癌、癌周、正常肠组织 EGF 结合量分别为8.21±2.60(n=10),4.35±1.38(n=10)和1.41±0.43(n=10)fmol/mg膜蛋白,差异非常显著(P<0.01).Scatchard 作图,~(125)I-hEGF 结合是一条直线,肠癌 EGF 受体 KD 值25~315 fmol(n=9).  相似文献   

3.
作者建立了大鼠睾丸细胞膜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睾丸经匀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及高速离心制成膜制剂。~(125)I-HCG与膜制剂于30℃反应1小时半,测得膜受体容量为0.36×10~(-12)mol/μg蛋白,K_D值为0.45×10~(-10)mol/L,Hill系数为0.976,k_1为0.41×10~(-3)pmol/min,k_2为2.12×10~(-3)pmol/min。解离图不成直线,分快相和慢相。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索了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介素-2受体(IL_2R)的方法及其条件.以PHA与ConA诱导单个核细胞IL_2R表达的最适细胞浓度为3×10~6/ml:PHA和ConA最适浓度分别为100μm/ml和10μg/ml,PHA诱导较ConA为优.PHA诱导细胞IL_2R的表达24h达到高峰,尔后逐渐下降.第一抗体(抗—Tao)和第二抗体(荧光抗体)与单个核细胞孵育时间分别以20min和10min为好.检测同一标本不同复管的细胞(1×10~6)IL_2R结合荧光抗体mol(简称M)为5.22±0.45×10~(10),变异系数(CV)为8.6%,表明该法稳定性较好.测定5例正常人细胞(1×10~6)IL_2R结合荧光抗体M为4.8±0.97×10~(10).CV为20.2%,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客观检测出不同个体IL_2R表达.  相似文献   

5.
用~(125)Ⅰ标记(Iodogen法)低密度脂蛋白(~(125)Ⅰ-LDL),其比放射性为(1.94-1.0)×10~4Bq/μg,标记率为98.44±0.9%。~(125)Ⅰ-LDL与洗涤法分离的血小板结合,37°C下孵育60 min,结合达到平衡,不需二价阳离子存在。未标记的LDL可抑制~(125)Ⅰ-LDL与血小板的结合,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等无此作用。每个血小板约可结合3504±735个LDL分子,具有饱和性,解离常数Kd值为(4 5±2.1)×10~(-9) mol/L。高密度脂蛋白能抑制结合。结果提示血小板有LDL特异性受体,LDL有可能通过受体介导影响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艳  李涛  吴立兵  李伏燕  陈宇  裴之俊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3):140-142,146,F0002
目的:探讨99mTc-转铁蛋白(Tf)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以99mTc标记转铁蛋白,测定人乳腺癌MCF7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数及99mTc-Tf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解离常数(Kd)。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裸鼠进行显像研究,获取肿瘤与肌肉、肿瘤与血的单位像素放射性比值。观察99mTc-Tf在BALB/c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人乳腺癌MCF7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数为1.95×105/cell,Kd为4.13 nmol/L。人乳腺癌MCF7裸鼠注入99mTc-Tf后12 h,肿瘤/肌肉及肿瘤/血比值分别为4.42±0.46和3.06±0.579。9mTc-Tf主要分布于肝、血及肾脏。结论:99mTc-Tf制备简便,在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肿瘤病变部位聚积。99mTc-Tf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葡聚糖—活性炭Scatchard作图法测定15例不同骨恶性肿瘤组织(其中转移性骨肿瘤3例)及13例正常对照骨组织胞浆的雌激素受体(ER)含量和亲和常数。结果显示,ER平均含量正常对照组(15.12±14.68fmol/mg蛋白)高于骨恶性肿瘤组织(8.04±6.71fmol/mg蛋白)(P<0.05)。ER亲和常数正常对照组(39.91±20.13×10~(-11)mol/L)高于骨恶性肿瘤组织(18.46±27.10×10~(-11)mol/L)(P<0.025)。ER阳性率在正常对照组织(23.1%)和恶性骨肿瘤组织(26.7%)无明显差别(P>0.05)。本研究表明,骨组织中胞浆ER含量及亲和力变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骨恶性肿瘤组织胞浆受体含量降低,而亲和力增加,提示该组织甾体激素受体系统功能的改变或损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测定,观察了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的结合作用和北京鸭虹细胞膜中A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ridonin和普萘洛尔(Propranolol)一样能与标记配基竞争与β受体结合,其IC_(50)分别为6.7×10~(-5)mol/L,6.0×10~(-8)mol/L。KI值分别为1.9×10~(-5)mol/L,1.7×10~(-8)mol/L。阻断肾上腺素对膜制剂中AC活性的激动作用,从而证明Oridonin是一种较弱的β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外周血完整单个核白细胞及白血病完整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检测方法;检测了20例正常人及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正常值是6878±1563位点/细胞,与血清总皮质醇浓度无关。T-ALL和B-ALL患者GCR>6000位点/细胞者对化疗有反应,近期预后好;GCR<6000位点/细胞者对化疗反应不同,但近期预后差。急非淋患者GCR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无明显相关,GCR水平对高受体组的预测价值不大,对低受体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GCR在2000~6000位点/细胞者对化疗有反应,但预后差;<2000者对化疗无反应,预后亦差。作者首次在9例正常人及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中观察到有糖皮质激素低亲和力结合位点(GCSBL)。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CSBL的Kd为0.8224±0.241×10~(-6)mol/L,Ro值为3614.43±1233.33fmol/10~7细胞;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SBL的Kd为1.067±0.496×10~(-6)mol/L,Ro为3488.94±2272.56fmol/10~7细胞,Scatchard作图呈一条明显上凹的曲线。  相似文献   

10.
替米沙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 (ARB)替米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苯那普利对负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OK细胞 )增殖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OK细胞采用低渗方法制备细胞膜悬液 ,以BCA 10 0蛋白质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膜蛋白 ;Na+ K+ ATP酶活性采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测定释放的无机磷 (Pi)含量 ,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ngⅡ、AngⅡ +替米沙坦、AngⅡ +苯那普利 ,观察其对OK细胞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Na+ K+ ATP酶活性为 (0 .0 896± 0 .0 0 6 6 )μmol·mg蛋白质·L-1·h-1,1× 10 -10 mol/LAngⅡ组为 (0 .0 972± 0 .0 0 81) μmol·mg蛋白质·L-1·h-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培养液中同时加入 1× 10 -10 mol/LAngⅡ和 1× 10 -9mol/L替米沙坦时为 (0 .0 6 2 3± 0 .0 0 5 3) μmol·mg蛋白质·L-1·h-1,较 1× 10 -10 mol/LAngⅡ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培养液中同时加入1× 10 -10 mol/LAngⅡ和 1× 10 -9mol/L苯那普利为 (0 .10 2 7± 0 .0 0 17) μmol·mg蛋白质·L-1·h-1,与 1×10 -10 mol/LAngⅡ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AngⅡ对OK细胞DNA合成有刺激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1× 10 -10 ~ 1× 10 -6mol/L)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3.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头孢他啶(泰得欣)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5年8-10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泰得欣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 泰得欣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8.
罗岩 《当代医学》2010,16(11):247-248
患者女,19岁,体检发现全身多处固执破坏4个月。影像学检查:平片及CT平扫检查:双侧髂骨、耻骨、股骨颈及股骨上段均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略呈膨胀性,边界清楚,部分可见硬化边。双侧肱骨上段、肩胛骨近关节盂处骨质及股骨下段、右胫骨近端、左腓骨中上段可见多个囊性骨及右侧锁骨亦可见多发局限性低密度减低区、略呈膨胀性(图1、5)。MRI平扫:脊柱可见多个囊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略呈膨胀性。(图2~4)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至1991年6月经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癌107例,其中100例经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阳性率93.5%,7例阴性者均经手术证实。本文分析了胃癌的内镜特征(中、晚期胃癌、一点癌)和病理特点,并就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在胃角、胃窦部的溃疡、糜烂、结节状及粘膜粗糙不平应仔细观察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