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广泛应用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有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金标免疫法、PCR法等。我们对l14例疑为结核病人的不同性质的体液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找抗酸杆菌和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结核抗体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探讨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CSF)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BM).我们将CSF涂片找抗酸杆菌、PCR扩增结核杆菌DNA和金标抗体试剂盒检测IgG设为对照,评价用重组结核分支杆菌38000蛋白作抗原所建立的斑点酶免疫渗滤法(DIEFA)快速检测CSF抗体的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广泛应用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有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金标免疫法、PCR法等。我们对114例疑为结核病人的不同性质的体液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找抗酸杆菌和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结核抗体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探讨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疑为结核病人114例,男6 4例,女5 0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4 7.2岁。1.2 方法 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结核抗体,试剂盒由福建三明生物制剂所提供。抗酸染色法找抗酸杆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操作,抗酸杆菌阴性的片子以30 0个视野以上未找到抗酸杆菌为标准。2 结果金…  相似文献   

4.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DIGFA检测73例结核病患者和50例非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并同时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分枝杆菌,分析比较两者的检出结果。结果DIGFA检测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为82.2%,痰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4.7%,两法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DIGFA操作简单,检测迅速,检出率高,不需要贵重仪器设备,能快速测定抗结核抗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结核病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LAM-IgG抗体水平,探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LAM-IgG抗体水平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①采用三明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标免疫渗滤试剂,对8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30例恶性胸腔积液中LAM-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查。②两种胸水作涂片抗酸染色。结果结核组抗酸染色和金标免疫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6.2%和34.8%。金标免疫检测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恶性胸水组抗酸染色和金标免疫检测无1例阳性。结果金标免疫检测用于结核性胸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于细菌学方法。可以作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DIGFA法测定血清结核分支杆菌抗体IgG(TB-IgG),同步条件痰涂片抗酸染色比较,以探讨DIGFA法测定血清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83例(结核组)和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8例(对照组),进行用DIGFA法检测人血清中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 结核组与对照组TB-Ab测定结果和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果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痰涂片法存在检出率低和漏检的缺点,相对于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来讲,TB-DOT法是目前最好的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阴性、儿童、无痰患者及肺外结核诊断中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与金胺O荧光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98例结核病门诊就诊病人的痰液,收集其痰液制作标本,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测所有标本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情况,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9.4%,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2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法,荧光染色过程简单,镜检过程所涉及的视野少,更易于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清、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的检测,胸腔积液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探讨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腔积液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胸腔积液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68.8%,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9.6%.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5.0%,胸腔积液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和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果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结核抗体检测,特别是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免疫法检测结核抗体与痰涂片镜检法找结核杆菌,评价其方法学的优越性。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 G)试剂盒检测结核Ig G抗体和痰涂片镜检法找结核杆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4.4%(143/222),特异性为98.5%(197/200),阳性预测值为97.9%(143/146),阴性预测值为71.4%(197/276),抗酸菌涂片镜检法敏感性为16.2%(36/222),血清结核抗体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组中,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3.3%(30/36);痰涂片阴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60.8%(113/186)。结论血清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较强等优点,是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目前三种检测手段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280例结核病人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两种结核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0例结核病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85%(23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0.00%(112/280),胶体金法(TB-DOT)阳性检出率为74.64%(209/280),免疫层析法(TB-CHECK-1)阳性检出率为50.71%(14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与TB-DOT、TB-CHECK-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TB-DOT和TB-CHECK-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OT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三种方法联合用于临床结核病检测,可以将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提高1倍。TB-DOT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杨一典 《吉林医学》2014,(2):304-305
目的:研究结核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病患者共432例,选取健康成人无结核病史者对照标本218例。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同时用痰涂片法进行抗酸染色对比分析。结果:432例检验者痰涂片后抗酸染色阳性为154例,阳性率为35.6%;血清结核抗体阳性为335例,阳性率为77.5%。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痰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满足了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试验要求,较痰涂片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09-101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87例初治的肺外结核病患者进行了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病理检测、痰涂片找结核杆菌、结核PCR检测及结核IgG的检测,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并观察了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不同部位肺外结核病中的敏感度。结果:ELISPOT对肺外结核感染的敏感度为73.6%,明显高于病理检测(37.3%)、痰涂片(6.5%)、结核抗体检测(14.6%)及结核PCR的检测(3.8%)。不同肺外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的敏感度不同。结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作为肺外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其在不同部位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各科室各类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检测标本178例,使用FQ-PCR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FQ-PCR法和抗酸染色涂片法对不同来源标本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15,P<0.01)。使用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9%,抗酸染色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2%,二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5)。结论 FQ-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高于传统的抗酸染色涂片法,可作为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优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抗酸染色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联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22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并检测外周血血清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60.67%、25.84%,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23.60%、6.74%,结核抗体阳性率为71.91%和86.51%。痰标本的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均要高于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结核杆菌数量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结核菌检出的阳性率,同时对抗结核药物有一定的疗效考核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检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以便为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五种检测方法(包括普通PCR、抗酸染色涂片法(AFS)、金标抗结核抗体检测法(DICA)、免疫磁珠-抗酸染色涂片法(IMC-AFS)和普通IMC-PCRELLSA)检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为阳性的76例作为阳性对照(实验组),选取同时期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为阴性的76例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阴性对照(对照组)的阳性率与阴性率。结果从对照组与实验组检测结果来看,IMC-PCR-ELLS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均为100.00%;IMC-AFS特异性为32.08%,敏感性位96.30%次之。结论从五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来看,IMC-PCR-ELLSA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可定量等优势,检测效果最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林燕 《吉林医学》2015,(6):1161-1162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比较出直接涂片法与浓缩集菌法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操作简单、阳性率高,更有利于辅助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方法:选择27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浓缩集菌法和直接涂片法染色两种方法查找抗酸杆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浓缩集菌法和直接涂片法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0.1%和3.2%。结论:浓缩集菌法涂片染色找结核分支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找抗酸结核杆菌法。  相似文献   

17.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比传统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临床检出率高,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40例结核病、非结核病的其他呼吸系统疾患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同步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及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结果285例临床诊断的活动性结核患者,TB-SA抗体检测阳性199例,阳性率69.8%,检测58例非结核患者,假阳性7例,假阳性率12.1%,检测97例健康对照,假阳性13例,假阳性率13.4%;检测菌阳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2.7%,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6.9%;阳性检出率69.9%远远高于细菌学阳性检出率52.3%,2χ=17.2,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结核疑似患者初诊不同标本涂片抗酸杆菌检出情况。方法分别对2004年至2006年共计2560例门诊初诊疑似结核患者进行不同标本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结果2560例中有416例为阳性,涂阳率为16.25%。结论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在结核病的监测、检测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作用,不论从检出率还是检出效果上都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20.
肺结核56例痰标本FQ-PCR检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痰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痰结核杆菌培养法对5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P<0.05),其他非肺结核结果阳性率仅为2.7%,特异度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的数量变化,对抗结核药物疗效有良好的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