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提供一种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中实现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业务的方案。方案采用超文本传输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设备(H—CSCF)提供Mw接口,接入IMS核心网,实现IPTV和IMS业务的融合组网。使得运营商无需对现有大量的IPTV终端进行升级和改造,就能在基于IMS的电信融合网络中提供IPTV业务;同时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服务质量(QoS)保证、并支持与下一代网络其他业务的融合。对于已经布置了基于IMS通信网络的运营商,采用该方案可以简单地提供IPTV业务,也可以支持IPTV与其他通信业务的融合;同样对于已经布置了IPTV系统的运营商,采用该方案可以通过对核心设备的简单升级和改造,实现和IMS核心网的融合,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
当前,无论是基于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需求,还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走向融合的趋势,都直接推动了电信网络业务与承载的分离。而以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架构,正顺应了这种分离的趋势,是网络演进的目标架构。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并提出IMS网络建设方案,意在对全业务运营模式的验证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IMS网络安全与防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军 《中国新通信》2009,11(13):37-41
当前,电信网络在逐渐向全IP的能提供多种业务能力的融合的下一代网络发展演进,而IMS网络将成为全业务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本文系统阐述了IMS网络的安全策略,对其安全需求、架构及组件的实施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对于关键性威胁防御点进行了具体分析,为运营商制定网络演进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信科学》2006,22(5):I0014-I0015
IMS采用SIP协议,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公共的通用业务平台,被认为是未来核心网的发展方向。在基于IP的信息网络化发展大趋势下,IMS同时兼具了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两大汇聚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它是最适合各种网络环境的技术,并能同步集成声、像、图等多媒体业务,IMS因此被许多运营商看作是传统PSTN向下一代网络(NGN)过渡的关键。因此,最近几个月以来,不断有运营商开始计划部署IMS网络。有调查显示,全球25%的运营商在2006年都有部署基于IMS系统的计划,移动与固定运营商都位列其中。业界专家预言,2006—2007年将是FMC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关键期.通信产业在2007年中至年末将迎来IMS的大规模商用。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2006,30(4):110-111
IMS采用SIP协议,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公共的通用业务平台,被认为是未来核心网的发展方向。在基于IP的信息网络化发展大趋势下,IMS同时兼具了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两大汇聚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它是最适合各种网络环境的技术.并能同步集成声、像、图等多媒体业务,IMS因此被许多运营商看作是传统PSTN向下一代网络(NON)过渡的关键。因此,最近几个月以来,不断有运营商开始计划部署IMS网络。有调查显示,全球有25%的运营商在2006年都有部署基于IMS系统的计划,移动与固定运营商都位列其中。业界专家预言,2006~2007年将是FMC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关键期,通信产业在2007年中至年末将迎来IMS的大规模商用。  相似文献   

6.
《电信交换》2008,(2):47-48
对于下一代网络(NGN)业务和3G业务而言,IMS早已告别概念,而成为现实中正在崛起的一个新亮点。无论是固定运营商,还是移动运营商,都对基于IMS的业务融合寄予厚望。随着全球3G/UMTS的部署,3G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部署,截至2007年8月,全球WCDMA/HSPA用户高达1.37亿(GSM系列用户为25.4亿),而CDMA用户也多达3.6亿,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之相应的是,在基于IMS的下一代固定网络建设上,运营商也在加紧推进电信网络IP化进程,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该领域的投资正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7.
IMS系统R7版本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元宁 《移动通信》2006,30(3):33-36
从2000年开始,IP多媒体系统(IMS)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移动运营商希望通过1MS扩展新的3G业务,提供更强的业务控制和管理能力、固定运营商希望通过IMS融合固定接入网络和移动接八网络,向网络融合和下一代网络迈进。新业务新功能不断增加.全新领域的通信网络向IMS靠拢,IMS系统的定义宽泛了.对IMS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郎为民  王逢东  靳焰  杨宗凯 《世界电信》2005,18(12):47-51,58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特.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介绍了3GPP IMS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3GPP IMS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提供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1运营商部署NGN的驱动力近几年 ,以软交换和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的部署和发展成为电信界最为关注的热点。因为它所涉及的不仅是一项单一的电信网络技术 ,而是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络未来构架和发展的方向。因此 ,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标准化组织以及业务应用开发商都积极投身于NGN技术研究和网络发展中 ,并且达成了共识———通过向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必将全面提升电信网络的智能化以及业务提供能力 ,从而形成高性能、可盈利的电信网络新架构 ,大大增强电信网络作为全社会信息平…  相似文献   

10.
3GPP IMS研究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3GPP IMS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3GPP IMS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提供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IMS的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GPP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体现了通信网和因特网技术的结合、下一代网络和3G网络技术的结合,已受到通信界和信息技术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触合的核心技术。其网络融合综合了互联网IP技术、软交换技术和蜂窝核心网技术,业务融合综合了开放式Parlay/OSA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管理触合综合了电信网管理、IP网络管理和策略控制技术。面对互联网的严峻挑战,各个标准化组织正通力合作推进IMS的发展,统一IMS、业务代理和有管理的P2P业务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融合了P2P技术、利用电信运营商业务平台的媒体电信网(MTN)能够提供有服务质量保证、安全诚信的数字媒体业务。与现有客户端/服务器(C/S)和内容分发网络(CDN)架构的数字媒体系统相比,媒体电信网利用P2P技术,充分挖掘了用户终端资源,极大地降低网络和平台建设投资,具有低成本、高扩展性等独特优势。基于P2P技术的媒体电信网可以激活整个数字媒体产业价值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电信运营商IMS部署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电信业务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运营商选择IMS的必要性,分别从网络演进和业务驱动2方面阐述了电信运营商部署IMS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proposed by 3GPP embodies an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 fabric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with 3G technology. IMS has been widely acknowledged in both teleco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ies as the core technology for Fixed-Mobile Convergence (FMC). In terms of network convergence, IMS integrates Internet IP, Softswitch and cellular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With respect to service convergence, it incorporates open Parlay/OSA technology and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As to management convergence, it combines management and policy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telecom network and IP network.To cope with a grim challenge from the Internet, al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 are interacting to push forw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MS. A common IMS, proxy service and managed P2P service are important subj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Traditional signaling based telecom service control architecture,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eve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and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that are pictured as the fundamental of future services have become an obstacle for telecom service development because they are closed in service creation and service control and implemented on a centralized computing platform. As newest technologies in Internet,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rvices,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Web services and Web 2.0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 i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industry in pas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OA definition of OASIS, SOA will bring tremendous changes in capability, service and service interfa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lecom service architecture. Moreover, it adds a capability-service transform mechanism and greatly simplifi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约成本,由SCP(Service Control Point)改造支持IMS业务成为大势所趋。由于SIP协议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因,原有智能网系统的业务开发模式,对于IMS业务的开发有诸多弊端。本文提出了以支持C++语言编写业务与多线程技术等相结合的业务开发模式,能够更好的支持IMS业务,也为SCP业务能力的拓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彩铃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增值任务,已经在现有固定和移动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引入,彩铃业务的多媒体特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势必会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商业价值的增值业务之一。文中通过对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进行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三种多媒体彩铃业务的实现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和信令流程,并对技术实现关键点及方案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OSA(开放业务体系结构)定义了一种3G领域的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将电信网络的能力开放出来,使得营运商和第三方业务开发方能够通过一个标准的OSAAPI(应用编程接口),使用电信网络的能力,灵活快捷的开发出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以前,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对电信领域知识的匮乏,很难涉足电信业务的开发。OSA的出现,屏蔽了网络的复杂性,使得软件业进军电信领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唐公司为改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而提供的移动网络优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业务交付平台(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SDP)的架构,重点描述了SDP的分层结构、组成和功能,然后介绍了基于SDP/IMS的融合业务方案.最后本文提出了新一代的SDP的架构,指出SDP的水平分层结构在促进网络能力集的开放、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等方面对电信运营商建设新一代的业务管理平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