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人院宣教、提高病人对病人的认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改变不良行为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患者对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善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等方面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实行优质护理前后作为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全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后、出院前SAS、SDS及SCL-90评分情况,并对患者住院时间、陪护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得以有效改善,住院时间、陪护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出血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促其早日康复,而且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谐护患关系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本院进行优质护理的48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护理组,以应用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为常规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工作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有效率,且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1.8)分、生存质量评分(85.6±1.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42.5±2.0)分、SDS评分(37.9±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TK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生后质量评分各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生后质量评分各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以护理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率、血压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全麻下行非心脏急诊手术时应用艾司洛尔、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述患者100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0.5~1mg/kg,乌拉地尔0.25mg/kg,分别观察静注后至20min时,术中观察微量泵输注硝酸甘油至60min及停药后至15min,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药物后SBP、DBP、HR、RPP值显著下降,且维持约20min。术中泵注硝酸甘油血压显著下降,维持至停药后15min,而HR无显著变化。围术期无心脏事件的发生,术后所有患者送ICU监护,均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艾司洛尔、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率,维持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83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及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胰岛素(INS)、 C肽(CP)和血糖(BG)等指标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三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TC、TG、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与对照组比较,INS、CP 水平呈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掌握大同市效区农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对30岁以上人群2068人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率12.67%,确诊高血压病患病率6.87%: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40岁后患病率开始明显上升,50岁~70岁最高,合并冠心病者占36.89%。各级卫生部门应该将高血压病的防治任务纳入到工作日程中去,加强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预防,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列入研究组,单纯肺心病患者60例列入对照组,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两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心律失常、肺性P波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有吸烟史、肥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血压史、高血脂症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表现、持续性缺血、电轴左偏、持续房颤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重度右心衰、电轴右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确诊,应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病史、心电图变化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预后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作为优质护理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该病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组患者其血压、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23.8±5.4)kPa、(103.1±12.3)次和(23.1±2.1)次,优质护理组患者分别为(23.5±5.2)kPa、(102.8±12.9)次和(22.7±2.4)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血压、心率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8.2±2.0)kPa、(74.2±10.2)次和(6.8±1.7)次,常规组分别为(21.3±3.6)kPa、(98.6±12.5)次和(16.2±2.0)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7%,1/7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0.0%,6/60)(P<0.05)。结论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指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寻找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方法,使得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患者能及早治疗,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院治疗的40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患者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经过临床分析,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不稳定、睡眠不足等症状。伴随这种症状的发生,患者的心率会发生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抑郁症会增加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结论: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抑郁症有很大的关联,希望对临床医学中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68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与血压升高的关系,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日间血压明显高于夜间(P<0.05),其中以上午6—12小时血压为高,且此时心电监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贵阳城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共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门诊接收的4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对象均通过问卷调查健康状况,测定使用美国GE公司的DPX-Bravo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骨密度值,根据测量结果分为骨质疏松和非骨质疏松两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探求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有益措施。方法对122例80岁及以上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访谈。患者抑郁状况测量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版),家庭功能测量采用APGDR问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家庭功能与抑郁的关系。结果 122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60.7%,家庭功能障碍者占56.6%。家庭功能良好者,抑郁评分为9.08,中度障碍者20.72,重度障碍者26.88。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功能障碍者抑郁患病率是家庭功能良好者的3.274倍。抑郁患病同时还受居住方式和照料方式影响。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高,家庭功能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冠心病治疗应重视抑郁控制,特别要改善患者家庭功能,提高家庭的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9例中男 89例 ,女 70例 ,平均年龄 (5 9.6± 9.2 3)岁 ,有典型心绞痛或不典型胸痛的高血压病患者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 (BMI)、坐位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纤维蛋白原、吸烟量、冠心病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 (冠脉评分 )进行多变量分析 ,患者均行冠脉造影 ,84例冠状动脉造影狭窄≥ 5 0 % ,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及多元lo 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舒张压、吸烟等级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冠心病的相对危险率(OR)分别为 :纤维蛋白原 >5g L为≤ 5g L的 4 .36 2倍 ;空腹血糖 >6 .1mmol L为≤ 6 .1mmol L 7.6 5 4倍 ;舒张压≥ 90mmHg为 <90mmHg的 2 .6 77倍 ;吸烟级别 =3级为 <3级的 6 .5 0 2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舒张压、吸烟等级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与冠脉狭窄评分独立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吸烟等级、舒张压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