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胸胃瘘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瘘口直径小于1cm,行瘘口修补术;1例因胸胃大片坏死,先行胸胃大部切除加食管旷置术,并行空肠造瘘,后分期行结肠代食管术。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出现声嘶、肺部感染各1例。随访10个月至4年,患者均可进普通饮食。1例饱食后胸胃淤滞排空不畅,口服胃动力药可使症状缓解。结论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发生胸胃瘘包括胃壁穿孔和坏死.再次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复发癌的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切除病人18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1例。采用经左胸腹联合切口行残胃-食管吻合术3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3例,其中2例行食管-空肠R-Y吻合术,另1例行横结肠-食管、横结肠-残胃吻合术;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先行颈部食管-结肠吻合术、结肠-残胃或空肠吻合术12例。13例病人同期行食管癌切除术加消化道重建术,5例病人先行结肠代食管术,择期行食管癌切除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4例,腹部切口感染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例姑息性切除病人于术后13个月死亡。结论对于复发食管癌肿较局限的病人,如病人体质允许,掌握手术指征,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对1972年至1998年间20例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左、右后外开胸、上腹正中开腹及左颈3切口,食管癌切除、移植结肠至颈部与食管吻合,腹腔结肠与残胃吻合7例;胸腹联合切口,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胰体尾移入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3例;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探查并行小肠造瘘术2例。本组食管癌切除率为90.0%(18/20)。总并发症为30.0%(6/2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64.3%和36.4%。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需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选择手术方式。胸上段癌采用移植结肠代食管术,胸中、下段癌采用残胃及小肠代食管术,胸下段癌采用选择性小肠代食管术,其方法较为合理。残胃、脾、胰体尾移植入左胸内、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可供临床作为一种新术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1985年2月至1996年5月,我们共为食管良、恶性疾病病人施行结肠代食管术20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06例中男131例,女75例;年龄34~78岁。包括食管癌195例,食管肉瘤2例,食管气管瘘9例。全部应用横结肠代食管,一期行病变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术189例;分期手术7例;肿瘤旷置结肠代食管术10例。结肠段经胸骨后途径上提者151例,经食管床者46例,经胸骨前皮下9例。结果 术后并发心律失常46例,急性呼吸衰竭、颈部吻合口瘘各7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颈部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8例有胃大部切除术史的食管癌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4例;3例腹腔粘连,结肠无法游离,将残胃连同脾脏及胰体尾移入胸腔,残胃代食管完成食管癌根治手术;1例腹腔广泛粘连无法分离放弃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抑酸、空肠营养支持等处理。结果3例残胃代食管手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4例结肠代食管患者中,2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肠粘连梗阻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第5天出现吻合口瘘,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结肠代食管是常见术式,腹腔粘连较重时,将残胃连同脾脏及胰体尾移入胸腔,在弓下或弓上与食管吻合,残胃代食管完成食管癌根治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术后延迟性并发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方法 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7例支架术后并发食管出血、再狭窄、穿孔或食管气管瘘患者,食管大部或食管胃部分切除(连同支架)6 例,其中胃代食管3例,结肠代食管2例,胸胃代食管1例;颈部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纵行缝合1例;同期行右肺上中叶切除、气管节段性切除和左主支气管膜部修补术各1例.结果 1例术后13天死亡,6例疗效满意,随诊5~36个月,6例患者均生存,能进软质食物.结论良性食管狭窄应慎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支架术后并发食管再狭窄或穿孔行手术切除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代食管术后再发胸胃癌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13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或手术会诊的7例食管癌根治术并胃代食管术后再发胸胃癌病人行胸胃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病人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53~73岁,平均年龄63.2岁。首次手术与胸胃癌诊断间隔时间2.8~15年不等。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70~580分钟,出血量350~1100 ml;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经切口换药两周后治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个月,均获得正常进食,体重无下降。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再发胸胃癌的病人,如果病变较为局限,外科切除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入路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16例中、上段食管癌中,三切口入路6例,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10例,均行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术。下段食管癌20例,取胸腹联合切口,食管下段及贲门切除后,BillrothⅠ式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BillrothⅡ式患者,在保留胃短动脉的前提下,充分游离脾、残胃、胰腺,行弓下食管-残胃胃底吻合。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病死率11.11%;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90.62%、53.12%、21.87%。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癌的患者,应争取手术治疗,再次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入路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非常重要,应根据首次术式、食管癌部位、及残胃血运情况而定。耐心细致操作,准确分离粘连,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代食管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方法:自1984年6月至1995年11月,为23位病人行结肠代食管术24例次。其中腐蚀性食管灼伤19例(其中二次用结肠代食管术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2例,均胸骨后途径,食管结肠颈部端侧吻合术;食管胸中下段癌既往胃大部切除史者1例,行颈、左胸、腹部三切口,行肿瘤切除、胸骨后途径,结肠端端吻合术;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例,行二期手术,一期行肿瘤切除,空肠造瘘加强营养,二期胸骨后途径,食管结肠端端吻合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4例;移植段全结肠坏死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幽门不全梗阻1例;气胸1例。结论:手术并发症多,应谨慎选择病例;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移植肠段的选择应由肠管血运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代食管术后并发胸胃-气管/支气管瘘的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共应用管状胃代食管技术治疗食管癌手术切除食管癌1490例,发生胸胃-气管/支气管瘘10例,总发生率为0.67%,其中5例死亡.复习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瘘的发生原因、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胸胃-气管/支气管瘘发生于左主支气管7例,气管远段2例,右支气管1例.首选内镜治疗8例,3例治愈,5例堵瘘失败者中2例死亡,3例行择期手术治疗,其中1例治愈,2例死亡;1例直接行手术治疗治愈;1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胸胃-气管/支气管瘘与手术操作损伤及管状胃切缘缝合材料磨损气管/支气管壁等因素有关,而严密缝合及妥善包埋胃小弯切缘、用人工材料或大网膜隔开支气管将有效减少胸胃气管瘘的发生,食管支架在管状胃内完全封闭瘘口有困难仅适于瘘口距吻合口较近的患者,气管支架可改善生活质量但很难使瘘口愈合,手术是最有效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同期修补重建为佳,但要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术44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于1989年3月至1993年8月间,为44例食管癌病人行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术。包括上段癌23例,中段癌18例,下段癌3例;其中上段癌病变长于7cm者6例,中段癌病变长于8cm者5例及下段癌中2例既往曾行胃大部切除术且病变长于9cm者均先行术前放疗,放疗剂量为30~40Gy。40例(90.9%)以结肠左动脉升支供血的横结肠行顺蠕动方向吻合,结果手术死亡1例,颈部吻合口瘘9例(20.45%)。我们认为本术式对中、上段癌病人疗效较满意,建议多采用以结肠左动脉为血供的横结肠作为移植段行顺蠕动方向吻合,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应注意加强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置和护理。  相似文献   

12.
<正> 颈、胸、腹联合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它是将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将食管内翻拔脱用胃或结肠代食管术。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53例下咽、颈食管癌病人实施此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36~67岁,平均49岁。下咽癌17例,颈段食管癌36例;胃代食管28例,结肠代食管25例。术后发生咽瘘11例,吸入肺炎5例,出血2例,肠梗阻2例,除1例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食管癌病人对禁食困难,体重减轻,常焦虑不安,对手术紧张、恐惧,担心麻醉和手术意外,惧怕术后伤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手术方式很多 ,合理的术式选择应尽可能满足原发肿瘤的彻底根治 ,手术过程相对安全便利 ,并发症较少及术后相对较高的生活质量。我院从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46例中下段食管癌病人经左胸行食管癌根治 ,全胸段食管切除 ,胃代食管 ,颈段食管胃吻合术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46例病人中 ,男 35例 ,女 11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年龄 5 8.5岁。术前经食管吞钡检查 ,纤维食管镜检查及活组织病检均明确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其中胸中段食管癌 9例 ,胸下段食管癌 15例 ,胸中下段食管癌 2 2例。病变范围最短长度约…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食管支气管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食管癌食管支气管瘘的技术特点和经验,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12例食管癌食管支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1.24岁。根据不同病情,12例患者分别采取4种手术方式治疗食管支气管瘘(:1)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肺叶切除术2例;(2)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器械吻合术+肺叶切除术5例;(3)食管部分切除+结肠代食管术+肺叶切除术4例;(4)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左全肺切除术1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16.67%(2/12),其中1例为食管癌侵及左肺下叶支气管,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左肺下叶切除术后第4 d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为食管癌侵及左肺上叶支气管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左肺上叶切除术后第11 d死于重症感染伴肾功能衰竭。术后并发轻度脓胸4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5/12),并发支气管吻合口瘘1例,经抗感染、引流等治疗后愈合出院。随访1个月~3年,死亡1例;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结论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是临床治疗食管癌食管支气管瘘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获得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病因、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科及南方医院胸外科自1997.8-2005.7共收治8例食管呼吸道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主要靠食管钡餐;位置和大小主要靠气管镜和食管镜。薄层CT扫描也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全组采用的手术方法有三种:1.食管、气管分别修补术;2.胸膜或带蒂肌瓣封闭瘘口术,胸骨后结肠或胃代食管;3.食管支气管瘘加下肺叶切除、食管重建术。结果全组接受手术治疗者7例全部治愈出院;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出现1例,全部病例均随访。4例良性病变所致瘘病人均存活。恶性病变所致3例均于术后3-6月死亡,主要死因是肿瘤扩散致多器官衰竭。未接受手术治疗者1例死亡。结论外科干预是获得性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首选治疗。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术式去重建食管和气管的连续性,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食管癌根治术122例,姑息切除术15例,总手术切除率为96.5%,探查术5例。主要重建手术术式包括:单纯剥脱胃代食管术、结肠代食管术、空肠代食管术、胸大肌皮瓣重建术;右胸-上腹-颈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全喉切除+胃代食管术、管胃代食管术,左胸-颈两切口、胃代食管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结肠坏死致严重感染,1例姑息切除后胃气管漏致肺部感染,1例胃大量反流误吸。9例患者食管上切端发现癌残留。8例颈段食管癌和21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包括空肠坏死、结肠坏死、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吞咽功能障碍、食管反流。随访117例,随访率85.4%(117/137),随访时间1~5年;失访20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8%和31%。Ⅰ、Ⅱ、Ⅲ、Ⅳ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1.2%,25.0%和5.0%。结论颈段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功能保留和恢复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性异物所致胸段食管破裂穿孔的分类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57例胸段食管骨性异物破裂穿孔患者根据食管损伤性质和继发感染程度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并总结其疗效.结果 Ⅰ类为食管破裂、纵隔无脓肿形成,共计17例;其中直接食管破口连续缝合修补7例,直接缝合修补后,外穿孔部位用肋间肌加强6例,心包和带蒂大网膜加强各2例.Ⅱ类为纵膈脓肿期,共计13例;其中食管穿孔切除、胃代食管10例,纵隔脓肿清除胸腔引流3例.Ⅲ类为脓胸期,即骨性异物穿破食管后感染波及胸腔而形成脓胸,共计21例;其中食管穿孔切除、一期胃带食管12例,食管穿孔切除、二期胃或结肠带食管9例.Ⅳ类为脓肿侵犯周围器官并形成主动脉-食管瘘或气管食管瘘,共计6例;气管瘘修补、大网膜填塞、二期胃或结肠代食管术4例,病变段血管切除、人工血管置换、二期胃或结肠代食管2例.Ⅰ、Ⅱ、Ⅲ类的51例患者50例获治愈,1例死于脓毒症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Ⅳ类的6例患者术前准备时麻醉诱导过程死亡1例,手术死亡1例,死因皆为食管-主动脉瘘导致的大出血,其余4例治愈.结论 对骨性异物所致胸段食管损伤病变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方法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一旦确诊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Lorola大学医院1985年3月~1997年3月行胃肠道手术2842例,手术类型包括急诊或择期的食管胃切除术、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小肠切除术、部分或次全结肠切除术,不包括胰、胆管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渗引例,作者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一)食管癌手术137冽,9例经食管裂孔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其余128例分别经右胸、腹部切口行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均未加空肠造疾。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疹6例问.4%),其中发生在颈部食管胃吻合者2例(行引流术后死亡1冽);胸腔内吻合者4例,2例吻合段切除重新吻合(术后死亡1冽),且例剖胸弓1流…  相似文献   

19.
高龄残胃食管癌病人行结肠代食管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2 0 0 0年 3~ 1 0月 ,对 2例高龄残胃食管癌病人行结肠食管手术 ,效果良好 ,护理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2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6 8、73岁。均因“胃溃疡”分别于 1 983、1 995年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术后基本状况一般 ,体型偏瘦 ,近 3个月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干饭后梗噎 ,但进流质饮食时无明显异常 ,伴有恶心但无呕吐、返酸、嗳气 ;时有胸骨后烧灼感 ,进行性吞咽困难加重 ,但无声嘶、发热等。分别于 2 0 0 0年 2、1 0月入院 ,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癌。于 3、1 0月在全麻下择期行“右侧开胸、食管癌根治、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复发肿瘤切除术,其中结肠代食管6例,残胃代食管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术后随访1-3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复发病例,只要具备手术适应证,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