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旭平 《煤》2012,(11):40-41
紧邻正在回采的采煤工作面进行巷道掘进施工,由于采动影响较大,会出现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和煤体破碎等问题,造成施工难度大,且后期需要维护。文章在对动压条件下巷道的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的同时,提出掘进措施巷避让动压技术,用以解决动压条件下巷道的掘进难题。  相似文献   

2.
张义庆 《煤》2011,20(11):53-55
邻采邻掘巷道受回采动压影响,巷道掘进至回采工作面临近区域会出现围岩变形、煤体破碎等问题,造成巷道施工难度大、后期维护成本高.三元煤业2303工作面回风巷紧邻正在同采的综放工作面进行巷道掘进施工,通过对动压条件下巷道的支护方案的科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动压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四台矿开采下部煤层时工作面回采巷道复合顶板特殊条件下掘进支护难的问题.通过对该矿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动压特征分析和高应力作用下采取支护措施的效果研究,取得了复合顶巷道受层间距小、过应力集中区域、动压影响大等条件下的巷道掘进支护与加固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云冈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分析,介绍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动压特征和高应力作用下的支护措施,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及围岩控制技术,对类似条件下巷道安全快速掘进、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侯煤矿6103N掘进工作面受6101N综采工作面的矿压影响,属于动压巷道施工。结合6103N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相邻工作面回采实际状况,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合理的锚网支护方案。现场进行了矿压观测,结果表明采用的支护方案合理、可靠,能够保证动压期间巷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樊志全 《煤矿开采》2008,13(3):59-61
对四台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设计进行分析,介绍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动压特征和高应力作用下的支护措施,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支护措施。总结一套完整的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及围岩控制技术,对类似条件下巷道安全快速掘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霍州煤电集团干河煤矿受邻空动压影响巷道掘进速度慢、支护成本高、巷道掘进及回采期间返修次数多,严重制约矿井采掘衔接和企业效益的技术难题,通过对矿井掘进巷道进行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矿压监测,研究了邻空动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高预应力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监测数据表明:邻空动压影响巷道采用高预应力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掘进期间,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20 mm,回采期间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85 mm,满足了巷道掘进、回采期间的正常使用。高预应力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提高了巷道支护结构的整体性,避免了邻空动压影响巷道掘进、回采期间的返修,该项技术已在全矿井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东荣二矿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东荣二矿17#煤层采准巷道动压形成原因及响应影响因素,通过对该矿原有支护方案下动压巷道的围岩变形观察,分析了动压影响规律,针对17#煤层采准巷道动压的安全掘进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工业实验得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动压巷道的支护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斜沟煤矿18505工作面双重动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巷道为背景,分析研究了巷道围岩失稳机理,结合现场实测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提出了改进支护措施。结果表明,该支护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双重动压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巷道支护强度弱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金雷 《煤矿开采》2008,13(1):54-55,70
为更好地解决支承压力作用期、动压区巷道掘进及沿空掘巷锚网支护技术的可行性,总结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参数及相互关系,提高受动压影响巷道煤壁支护强度,控制巷道变形,减少位移量。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在满足条带开采采出率的基础上,对安全开采深度和条带开采的极限开采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深部条带开采的定义以及合理的开采深度范围。对确定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是否采用条带法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建平  王永强 《煤》2003,12(3):25-26
综采工作面扇形调采能有效地解决开采三角煤的问题。其技术关键在于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输送机和支架的下窜 ,防止工作面支架的咬架 ,并需要处理好调采与收尾工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采矿新模式--合同采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矿业快报》2005,21(11):17-18
合同采矿制,即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从事采矿。改变矿山办矿办社会的生产模式。业主从具体的生产中淡出,加强技术生产的监督、控制。采矿单位即乙方充实到具体的生产组织中去,满足生产的需要。大红山推行的合同采矿制,降低了采矿投资成本,使50万t采矿工程一年达产、第二年就超产,是新矿模式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淮南矿区近年来的开采实践,总结出了以采煤方法、煤巷支护技术、优化巷道布置等方面的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开滦唐山矿为例,通过分析其开采过的7.5m落差的断层,研究我国的大采高综采面开采技术。首先对开采的唐山矿的工作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过断层的方案,最后分析了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张北铁矿现有露天开采实际情况,结合该矿资源现状,对大张北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可为类似矿山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宇驰 《现代矿业》2018,34(11):66-68
为对弓长岭露天矿独木采区山坡转深凹露天开采过渡开采境界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建立采场地形数据库、钻孔数据库、优化初始模型进行断面优化步长评估与计算,计算出了各个断面步长的导数,进而根据导数给出总体优化步长,进行总体优化迭代计算,从而确定了总体最优方案。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了适用于独木采区的开采境界优化软件,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新的优化境界,净增加高级别矿量0.188 3亿t,净利润提高了5.156 4亿元,矿山服务年限提高了约7.5 a。  相似文献   

18.
开采沉陷对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场理论和GIS技术研究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首先介绍了采动土壤特性测算、采动变化规律分析及土壤采动损害评价的程序方法;然后叙述了采用R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资源各采动生态位指标进行量化,并基于生态场理论和开采沉陷学分析土地资源的采动空间分异特征、采动累积效应及其延迟效应的过程。对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矿井采煤沉陷区的实例分析表明,耕地土壤特性与开采沉陷明显相关,1997年至2002年间采动生态元耕地和植被覆盖率上升而建设用地覆盖率下降,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且明显存在采动延迟,土地利用集约度指数终采后10 a逐步进入稳定期,各地类的流失与来源组成趋于稳定,说明土地利用方式摆脱采动影响并进入新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鹤壁八矿31011工作面对应地面位于扒厂西,地表大部分为耕地.为了防止地表沉陷影响公路立交桥下沉变形破坏,工作面由放顶煤开采改为顶分层开采,以减缓地表沉陷速度.  相似文献   

20.
刘增平 《煤矿开采》2012,17(2):38-40
韩桥湾煤矿二盘区下部2-2煤层厚度大,开采条件优越,先行采用房柱式开采完毕,使其上部1-2煤层不能按正常顺序开采。根据两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层间距、层间岩性等),采用垮落开采的比值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以及上、下煤层开采的时间间隔,分析论证了1-2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确认二盘区上行开采1-2煤层技术上是可行的,由此可解放上方呆滞煤量,延长矿井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