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甲基丙烯酸甲酪(MMA)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和耐温性,是极其有用的丙烯酸树脂原料。MMA 历来采用丙酮合氰化氢(ACH)法制备。ACH 法因原料氢氰酸供应和副产硫胺处理等问题,大多经济性受到限制。日本触媒化学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了C_4直接氧化法。1982年我建成1.5万吨/年生产装置,使C_4直接氧化法在世界上首先工业化。1984年又建成4万吨/年装置,顺利运转至今。这种C_4直接氧化法工艺过程分成三步反应:首先为异丁烯氧化生成异丁烯醛(MACR)  相似文献   

2.
RH-5992为Rohm-Haas公司于1990年推出的新颖昆虫生长调节剂。其化学名称为:N-叔丁基-N′-(4-乙基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酰肼,商品名为tebufenozide。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德国 Degussa 公司在美国石化炼制者协会(NPRA)主办的2006年国际石化会议上表示,拟在中国上海新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生产装置将采用其以 C_4馏分为原料的新技术(C_4技术)。该 C_4技术具有操作费用低、产品收率高、原料易得以及投资少的优点。Degussa 从一家日本公司获取了该技术的许可,并利用其在催化氧化工艺方面拥有的经验继续合作开发了这一以异丁烯为原料的新技术。该 C_4技术将与 Degussa 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石蜡液相深度氧化过程中氧吸收量与氧化蜡组成变化的关系。结果说明,深度氧化蜡绝大部分是由多官能团酸组成,其官能团除羧基为主外,次为酯基,其量为羧基的一半,羰基较少,而羟基几无。C_4~C_(10)二元酸在氧化醋酸价为250毫克KOH/克左右时开始有明显的含量,并且随着氧化深度的增加而含量迅速增加。在适宜的催化剂和较好的气液接触情况下,石蜡能否快速定向深度氧化的关键在于恰当的选择温度和氧分压;使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尽可能在化学动力学控制范围内进行,减少扩散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氧化蜡的酯价/酸价比值可作为反映氧扩散速度是否满足氧化动力学速度的需要,也可以估计氧化所能达到的最高酸价。氧化过程中物料收率变化的规律说明,在反应后期氧化蜡收率的显著降低,与此时CO_2和冷凝水相的生成速度迅速增加有关。氧化至酸价400以上后,C_4~C_(10)二元酸的收率最高可达40%(对原料石蜡)。从色谱分析结果得知,在C_4~C_(10)的单体二元酸分布中,一般皆以丁二酸为最多,次为戊二酸,并且C_4~C_5和C_6~C_(10)二元酸的收率相近。  相似文献   

5.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有机合成厂采用本公司研究院开发的合成工艺,建成27500t/aMTBE装置,并已生产出合格产品。 该装置以混合C_4、抽余C_4和甲醇为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南京钟山化工厂建成了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取环氧乙烷的中试车间,它是将乙烯在180℃~230℃的温度和银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C_2H_4 1/2O_2→C_2H_4O同时还存在付反应C_2H_4 3O_2→2CO_2 H_2O该厂于1972年8月提出要我厂试制工业气相色谱仪,以解决乙烯直接氧化流程中的分析问题,并协商采用我厂CX-2A型工业气相色谱仪样机改装后供其试用。据钟山化工厂提出仪表应能分析乙烯、二氧化碳、环氧乙烷三个成份,并商订仪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合成脂肪酸工业的发展,合脂酸的产量迅速增加,用水洗法除去氧化蜡中C_(1-4)酸而产生大量C_(1-4)酸废水的问题,异常突出。如任其排放,势必造成公害,这是不能允许的。为了尽快解决氧化蜡洗涤水的污染问题,变害为利,我们在一九七六年一月蒸馏法回收C_(1-4)酸小试鉴定基础上,在四月份进行了扩大试验,取得初步结果。扩试进行是顺利的。扩论证明:采用真空蒸馏方法,根据氧化蜡各碳馏份在一定的真空和温度下具有不同沸点和蒸汽分压的特点,C_(1-4)馏分的沸点和分压都较低,可成为易挥发的轻组分而被分离出来,这是代替目前生产上氧化蜡水洗法的方法之一,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法试验证明,电导法测定合成氨精炼气中微量CO偏高的原因是I_2O_5氧化气体中共存的C_2H_2、C_2H_4所致,CH_4未检出有转化作用。在I_2O_5炉温为~120℃时,C_2H_2、C_2H_4的平均转化率达60%。在C_2H_2、C_2H_4含量20~30ppm时,用HgSO_4~Ag_2SO_4~H_2SO_4混合液可脱除约94%的C_2H_2、C_2H_4。实际生产气中应用时吸收率为73%。  相似文献   

9.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JP 03 68,401[91 68,401]为日本三菱油化公司开发并已申请专利的造纸用消泡剂。这种消泡剂中含有[RO(AO)_n]_mX,其中R=C_(8~18)线型或支型烷基、链烯基或烷基苯基,AO=C_(3~4)氧化烯基,n=1~30,m=1~3,X=C_(1~6)单、二或三元羧酸的残余  相似文献   

10.
石蜡氧化合成脂肪酸是一个多组分的混合物,在工业上一般将其分成C_(5~9),C_(10~16),C_(17~20),及>C_(20)酸的各个馏分,以供各种不同的用途。除此以外,还有水溶性的C_(1~4)酸。在石蜡氧化合成脂肪酸的反应产物中,大部分是饱和脂肪族羧酸,还含有少量不饱和酸,反映在产品质量上,碘值较高,这不利于加工某些军工产品。为此,必须将不饱和酸除去,以降低碘值。降低合成脂肪酸碘值的方法,可以采取催化氢化,将不饱和酸氢化为饱和酸,但不宜采用铜铬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9—26日,由化工部组团赴美考察美国水处理技术状况。考察组访问了纳尔科(Nalco)、罗姆-哈斯(Rohm-Haas)、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布克曼(Buckman)、德鲁(Drew)等五家公司,并应邀参观了他们的研究中心或试验室,受到公司的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祖国石油工业的日益发展,以石蜡氧化来合成“脂肪酸”,大量节约工业用动、植物油脂的途径将日趋宽广。在它的生产过程中,石蜡氧化工序的尾气塔放出大量的气体,这些有机物具有讨厌的臭味,而且有毒,损害人的皮肤、呼吸道器官。它的主要成份是C_1~C_4低分子脂肪酸,其它为醛、酯、酮、烃类等少量有机物。有的工厂,将回收的淡酸,再采用甲酸异戊酯或乙骏丁酯恒温共沸蒸馏法生产出的C_1~C_4酸从中分割出甲、乙两酸,虽可用于印染等工业,但由于甲乙酸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3.
以放射性示踪原子方法为主,紧密配合岩相和X射线分析,研究了CA在开始为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的水化过程。水化初期出現了六角形板状的C_3AH_3,但随即轉变为六角形板状的C_2AH_3和C_4AH_(13)。随着液相中氫氧化鈣浓度的降低,水化生成物的C/A也降低。液相濃度由0.794(毫克CaO/毫升)降为0.540(毫克CaO/毫升)时,水化生成物的C/A相应地由3变为2,这个转变是通过C_4AH_(13)和C_2AH_3之間相对数量的变化来实現的;氫氧化鈣濃度降为0.540(毫克CaO/毫升)时,水化生成物为C_2AH_3;当液相浓度继续下降时,水化生成物的C/A低于2,它們是C_2AH_3与水化氧化鋁的混合物。将得到的結果与已有资料进行了对此和討論,得出CA在开始为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的水化过程的較为完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绪言在以过渡性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反应过程中,只进行完全氧化反应(生成CO、CO_2),不生成作为氧化偶联生成物的C_2化合物(C_2H_4、C_2H_6)。然而,若在过渡性金属氧化物中添加碱金属盐,即可得到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有效催化剂。表1中表示用氧化镍作为过渡性金属氧化物、锂作为碱金属进行甲烷氧化反应的结果。这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表现出这样的良好特性,添加了锂的卤化物(LiCl、LiBr)催  相似文献   

15.
石蜡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水溶性低碳酸,部分随氧化尾气带出,部分则残留在氧化蜡中。氧化尾气经冷凝得酸价约200的淡酸水,我厂目前每天可达12吨。主要组成为C_1~C_4酸,经分析含甲酸5.7%,乙酸6.7%,丙酸2.5%,丁酸2.0%,也带有少量C_4以上的酸及其他中性含氧物如酯、醛、酮等。这些酸水流入江河,直接污染水质,恶化环境。而酸水中所含甲、乙、丙、丁酸均是重要化工原料,因此加以处理回收综合利用乃是一项兴利除害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乙腈作溶剂的情况下,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亚硫酸乙烯酯生成硫酸乙烯酯。并探讨了反应温度、乙腈、过硫酸钾和三氯化钌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5℃条件下,n(C_2H_4O_3S)∶n(K_2S_2O_4)=1.2,m(Ru Cl_3)∶m(C_2H_4O_3S)=0.8%,m(C_2H_4O_3S)∶m(CH_3CN)=1∶6.4时,硫酸乙烯酯的收率可以达到90.59%。  相似文献   

17.
专利摘登     
<正> 芳香族羧酸的生产方法此法包括用C_(2-8)的单羧酸钴盐和铀的溴化物为催化剂,用C_(2-8)的单羧酸为溶剂,用分子氧氧化烷基苯以制造芳香族羧酸,并使氧化反应维持在液相中。例如:采用间歇法,以对二甲苯为原料,以丙酸为溶剂,以Co(OAc)_2·4H_2O和UBr_4·4CH_3CN为催化剂,在110℃下,将O_2通入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即可制得TPA。也可以采用连续法生产TPA。 S.African 91 06 623  相似文献   

18.
丁烯     
公 司 UOP应 用 采用本公司的Oleflex法从相应的饱和烃制取C_(4~-)烯烃。  相似文献   

19.
采用Co-O/Mg(Al)O催化剂在常压下催化分子氧氧化丁硫醇转化为二硫化合物,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底物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反应初速率的影响,得到常压下,当催化剂用量小于1.4g、C_((n-C_4H_9SH))低于0.3mol·L~(-1)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v_o=34.3C_((n-C_H_9SH))e~(-12.1/RT)。并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表征了氧化产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平庄瑞安褐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试验确定褐煤燃烧阶段温度范围,利用管式炉程序升温系统进行煤样氧化自燃试验,得到风量分别为40、80、120、160和200 m L/min条件下的气体;为确定优选指标气体的关联度大小,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煤燃烧阶段温度为247~433℃,408℃左右达到快速燃烧状态。当风量恒定时,CO_2/ΔO_2、CO/ΔO_2、C_2H-4与温度的关联度比CO、C_2H_6、C_2H_4/C_2H_6高。随风量不断增加,指标气体与温度的关联度:CO_2/ΔO_2最大,其次是CO/ΔO_2、C_2H_4和CO,C_2H_6和C_2H_4/C_2H_6最小。故可将CO_2/ΔO_2、CO/ΔO_2和C_2H_4作为主要指标,CO作为辅助指标用于预测煤矿井下封闭火区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