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蜂蛰伤致横纹肌溶解症(RM)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1例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RM分为RM组(58例)和无RM组(183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住院天数、AKI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蜂蛰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蜂蛰伤患者RM发生率为24.1%(58/241)。RM组较无RM组更容易发生溶血、血尿、少尿或无尿、凝血异常、急性肝损伤(均P<0.05)。RM组患者AKI发生率为48.3%(28/58)、MODS发生率为94.8%(55/58)、病死率为25.9%(15/58),均显著高于无RM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ALT、AST、IBiL、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血肌酐(Scr)、TG、超敏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钾离子、血钙离子、WBC、Hb、PLT、PT、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儿童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研究膳食模式对其影响,于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长宁区5所小学选择304名7~11岁健康儿童,使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生活习惯、食物消费情况和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学龄儿童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半年内腹痛、腹泻、便秘和口臭分别占42.4%(123/290)、48.3%(140/290)、39.1%(115/294)和50.7%(148/292)。年龄大、男孩、母亲超重或肥胖、吸烟和饮水量低可能是消化不良症状的危险因素,父母高学历可能是消化不良症状的保护因素。处于海产品膳食模式高分组的儿童半年内腹泻(OR=1.87,95% CI:1.10~3.20)和便秘(OR=1.80,95% CI:1.06~3.06)发生率较高。处于奶制品膳食模式高分组的儿童半年内腹痛(OR=0.54,95% CI:0.32~0.91)和腹泻(OR=0.51,95% CI:0.30~0.87)发生率较低。处于传统膳食模式高分组的儿童半年内腹泻(OR=0.51,95% CI:0.30~0.87)发生率较低。处于高热量膳食模式高分组的儿童半年内腹痛(OR=1.78,95% CI:1.06~2.99)和口臭(OR=1.86,95% CI:1.11~3.12)发生率较高。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儿童消化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较高,膳食模式可能影响学龄儿童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损伤致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崩解后释放入细胞外液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据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RM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发生率为4%~33%[1]。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逐渐提高。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就非创伤性RM(nontraumatic rhabdomyolysis,NRM)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防治作一概述,以指导临床工作和科学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高危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环孢霉素A(CsA)和他克莫司(FK506)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高危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CsA组(40例)和FK506组(38例),观察肾移植后1年内两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和药物逆转率、药物毒副作用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FK506组和CsA组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4%/97.4%和92.5%/85%;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15.8%/17.5%;抗排斥治疗的逆转率分别为100%/57.1%.FK506组毒副作用也较CsA组小.结论 在高危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中FK506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其是否再入院,并根据患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82例)和非再入院组(12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  结果  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共82例(39.42%),其中再入院次数为1次者共58例(27.88%),再入院次数≥2次者共24例(11.54%)。2组在年龄、吸烟指数、高血压、冠心病、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家庭氧疗、规律服药、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家庭照顾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2 h)、FEV1%Pred<50%、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家庭照顾能力下降是影响COPD急性加重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1年内1次再入院组与≥2次再入院组患者在年龄、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FEV1%Pred、家庭照顾能力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较高,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FEV1%Pred、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家庭照顾能力是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区铁路职工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铁路职工卫生服务需求特点,为制定医院管理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由课题小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成都地区铁路工程总公司、客运段、机务段、工务大修队、铁路公安局等13个铁路单位3104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0天患急病/伤率11.53%。5种慢性病患病率为13.50%。半年内因病/伤休工率6.12%、卧床率3.87%。(2)半年内因病伤到医疗机构诊治者占52.19%。(3)铁路医改后就医首选医院以地方医院居多(门诊53.67%,住院55.41%);仍选铁路中心医院者居第二位(门诊33.44%,住院36.53%)。结论面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铁路医院要主动适应并积极应对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平、合理、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的就医行为,探讨影响儿童就医行为的因素,以期引导儿童家长建立正确的就医模式。方法 根据广州市行政区划图,将广州市分为3个区域,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3个区域中各抽取1个区/县级市,最终选取了海珠区、白云区、从化区,在这3个区内的儿童主要聚集地(公园或学校门口)采用偶遇式方法抽取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4-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广州市儿童就医行为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患一般疾病后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最近一次患病后选择就诊的医疗机构及其影响因素等。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05份,有效回收率为80.3%。结果 对于"发现儿童患病后一般的处理方式",有689人(占57.2%)选择先观察病情再决定,有417人(占34.6%)选择立即就医,有87人(占7.2%)选择到药店买药治疗,有12人(占1.0%)选择有时间再带儿童就医。不同年龄、从家到最近医疗点时间的儿童患病后,家长选择的处理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近一次儿童患病后,家长首选市级及以上儿童专科医院就诊的有424人(占35.2%),首选基层医院的有374人(占31.0%),首选三甲综合性医院的有208人(占17.3%),首选区级妇幼保健院的有199人(占16.5%)。有无医保、从家到最近医疗点时间不同的儿童患病后,家长首选的医疗机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儿童家长选择首诊机构的前5位因素依次为:离家近或交通便利(56.8%,684/1 205)、医疗水平高(51.6%,622/1 205)、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44.5%,536/1 205)、费用适宜(33.0%,398/1 205)、医疗设备好(29.0%,349/1 205)。结论 儿童患病后半数以上的家长会先观察病情再就诊,儿童年龄和从家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可能是儿童患病后家长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儿童患病后家长首诊倾向于儿童专科医院,有无医保和从家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可能是家长选择首诊机构的影响因素;离家近或交通方便、医疗水平高是家长选择首诊机构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具备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能力的医院可能首选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I)患者实施PPCI,或者这类医院可根据患者和医院水平等因素选择性地进行PPCI或溶栓治疗。但更大程度的PPCI医院专科化是否伴随医疗质量提高目前尚未可知。方法和结果:作者分析了NRM I(心肌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病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288例,其中初发组242例,复发组46例,对临床资料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年龄比较复发组平均年龄较初发组平均年龄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复发性胰腺炎距初次发病1个月至半年内复发几率最高(21例,占45.7%);初发组及复发组中,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胆源性疾病,且复发组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暴饮暴食及饮酒在两组中均位居第二,但复发组较初发组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复发组明显高出初发组(P<0.05),相关因素中相对危险度(OR值)最高,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复发密切相关;两组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及手术和死亡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结论:引起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主要是胆源性疾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初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在缓解期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否则半年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功能衰竭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人数及发生率,并以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分析两组年龄、性别、收缩压、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原发病等因素.结果 96例ADHF患者中,发生AKI者共74例(为AKI组),占74%,死亡人数12人,死亡率12.5%;收缩压升高、肌钙蛋白升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为ADHF发生AKI的因素.原发病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糖尿病的ADHF发生AKI的可能性大.结论在各种急性状态下,发生急性失代偿性心功能衰竭中AKI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临床医师采取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