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病例2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8)和观察组(n=108),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保胎,后者选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并于治疗后复查观察组封闭抗体以及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Ig G、Ig M含量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81.48%,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则为37.03%;观察组封闭抗体阳性者妊娠成功率为90.22%,封闭抗体阴性者妊娠成功率31.2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CD_4~+T细胞有了明显下降,CD_8~+T细胞则明显上升,CD_4~+T/CD_8~+T比值也有所降低,Ig G和Ig M也都有了显著下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有助于提高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免疫反应和妊娠成功率,疗效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珊  吴如红  刘广珍  杨生宙 《吉林医学》2013,34(9):1744-174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流产患者中的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免疫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及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封闭抗体转为阳性、获得妊娠人数、局部反应发生人数、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阴性流产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行为及心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增加妊娠率,减少局部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梁宝珠  谭忠伟  黄显文  王梅 《河北医学》2007,13(9):1078-1080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 5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为研究组,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另一组22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保胎治疗(黄体酮加HCG),观察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妊娠成功率91.18%,对照组妊娠成功率40.9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成功率较高,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二组,一组84例为研究组,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治疗及常规保胎治疗,另一组72例为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及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妊娠成功率90.48%,对照组妊娠成功率6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成功率较高,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琳  孙燕  欧珊  陈佩 《吉林医学》2012,33(9):1822-1823
目的:探讨采用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其配偶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胎治疗(黄体酮加HCG),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妊娠成功33例,成功率为78.6%,其中足月分娩16例(48.5%),妊娠中期17例,9例流产;对照组妊娠成功17例,成功率为40.5%,其中足月分娩6例(35.3%),妊娠中期11例,25例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治疗后,32例患者封闭抗体转为阳性,其中妊娠成功28例,成功率为87.5%;10例封闭抗体仍为阴性者,妊娠成功5例,成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Blocking antibody,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保胎指导,观察组行主动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CD4+(37.88±6.59)与对照组(42.18±6.34)比较显著降低,CD8+(35.61±6.87)与对照组(29.40±5.97)比较显著升高(P0.05),CD4+/CD8及CD16+CD56+NK+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BA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可改善妊娠结局,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其配偶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LIT),对照组采用传统保胎治疗(黄体酮加h CG),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妊娠成功32例,成功率为80%,其中足月分娩16例(50%),妊娠中晚期16例,8例流产;对照组妊娠成功16例,成功率为40%,其中足月分娩6例(37.5%),妊娠中晚期10例,24例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免疫治疗的结果为,封闭抗体转为阳性患者34例,其中妊娠成功率为85.3%(29例);封闭抗体为阴性者6例,妊娠成功率为33.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在治疗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41例自然流产≥2次,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孕前孕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治疗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和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治疗一个疗程(每两周一个疗程,每个疗程4次)后,241例患者中转阳者有189人,转阳率78.4%,两个疗程后转阳率82.6%,三个疗程后转阳率达83.4%。其中封闭抗体转阳者妊娠51人,妊娠成功46人,足月分娩32人,妊娠成功率90.2%;封闭抗体阴性者妊娠19人,妊娠成功6人,足月分娩4人,妊娠成功率31.6%。封闭抗体转阳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封闭抗体阴性组,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封闭抗体转阳组的足月分娩率也高于阴性组,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使封闭抗体转阳并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方联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RSA)脾肾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复发性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免疫,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滋肾健脾方,观察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封闭抗体(CD3~+、CD4~+、CD8~+、CD4~+/CD8~+)和炎症因子(IFN-γ、TNF-α、IL-1β、IL-10)水平;比较2组患者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治疗组生产率89.7%,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的80.7%(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封闭抗体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6/58)低于对照组的28.1%(16/57)(P0.05)。结论滋肾健脾方联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脾肾两虚证能明显提高足月分娩率,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封闭抗体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免疫疗法联合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2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采用主动免疫疗法联合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及观察组不同封闭抗体检查结果的妊娠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成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检查阳性组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免疫疗法联合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效果显著,封闭抗体检查对妊娠结局有重要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补肾安胎冲剂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反复自然流产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冲剂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封闭抗体低下型RSA患者80例,随机分成综合治疗组、单纯淋巴细胞治疗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丈夫淋巴细胞皮下注射主动免疫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安胎冲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封闭抗体(微淋巴细胞毒试验镜下细胞死亡率)的变化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封闭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5.00%、80.00%,妊娠率分别为94.74%、75.00%;治疗组封闭抗体阳转率、妊娠率和淋巴细胞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安胎冲剂联合免疫疗法较单一免疫疗法更能有效刺激RSA患者产生封闭抗体,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结合激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我院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的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复查封闭抗体是否转阳进行分组,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转为阳性者定为A组,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仍为阴性者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的8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A组(封闭抗体转阳组)24例:流产率12.5%,妊娠成功率87.5%;B组(封闭抗体阴性组)60例:流产率13.33%,妊娠成功率86.67%,两组患者流产率、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分娩的患者中,新生儿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复发性流产经主动免疫结合激素治疗安全有效,治疗后封闭抗体的转变和妊娠结局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6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封闭抗体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水平。对比两组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抗体与流产孕周和流产次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31%(60/65)、67.69%(44/65),均高于对照组[28.57%(10/35)、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和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0.630,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低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可作为复发性流产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前后的封闭抗体(BA)变化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封闭抗体变化,并比较接受免疫治疗与未接受治疗的妊娠成功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率为72.91%;接受免疫治疗者妊娠成功率为68.86%,BA阴性未接受免疫治疗者妊娠成功率为2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者妊娠成功率达82.95%,免疫治疗后BA阴性者妊娠成功率为3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理妊娠结局、新生儿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抗体缺乏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4年12月至015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6例反复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再次流产率、妊娠结局、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1%,观察组再次流产率为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数和不足月分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M、IgA、CD4~+、CD8~+、CD4~+/CD8~+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效果显著,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促进妊娠成功及足月分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分析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球蛋白及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RS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241例自然流产≥2次,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设为实验组,进行孕前孕后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球蛋白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和再次妊娠的结局。对照组为未经免疫治疗,b 自然受孕,且孕后常规黄体酮安胎的同期就诊的1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一个疗程(每两周一个疗程,每个疗程4次)后,实验组241例患者三个疗程封闭抗体转阳率达83.4%,妊娠51人,妊娠成功46人,足月分娩32人,妊娠成功率90.2%;对照组妊娠43人,妊娠成功28人,足月分娩22人,妊娠成功率67.4%,实验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8.13,P 〈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免疫球蛋白及低分子肝素能使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封闭抗体转阳并提高再次妊娠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常规保胎治疗,同期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仅于妊娠后给予常规保胎治疗,监测观察组治疗后封闭抗体转阳情况,比较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转阳率达86.0%,观察组封闭抗体转阳性患者妊娠成功率达81.4%,观察组封闭抗体仍为阴性患者妊娠成功率28.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50例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4.0%,而对照组则为35.7%,2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而封闭抗体的检测可以预测治疗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温肾补阳法在封闭抗体缺乏性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与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抽取60例存在复发性流产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实验组遵循中医治疗理念,给予温肾补阳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以及封闭抗体转阳成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妊娠成功率为73.33%(22/30),实验组30例患者中,妊娠成功率为86.67%(26/3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例患者中,封闭抗体转阳成功率为66.67%(20/30),实验组30例患者中,封闭抗体转阳成功率率为86.67%(26/3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肾补阳法对封闭抗体缺乏性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治疗后可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流产率,促进封闭抗体转阳成功,综合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病因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自愿接受LIT的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妊娠者7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对接受LIT的患者,比较一疗程组与两疗程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Th/Ts、CD19~+B细胞、CD3~-CD56~+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疗程组治疗前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两疗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疗程组与两疗程组治疗前的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CD3~-CD56~+NK细胞、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Th/Ts、CD19~+B细胞及CD3~-CD56~+NK细胞比例不能对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进行病因评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是否能评估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仍需多组数据论证。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可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预评估封闭抗体转为阳性情况,为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健脾法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or repetitive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封闭抗体低下型RSA患者60例,随机分成综合治疗组、单纯淋巴细胞治疗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丈夫淋巴细胞皮下注射主动免疫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健脾中药,比较治疗前两组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封闭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7%、70%,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8.46%、76.19%,综合治疗组封闭抗体阳转率、妊娠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健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