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囡 《科学中国人》2000,(11):53-53,52
一、保护区概况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高平原地区的重要湿地资源,已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集湖泊、河流、沼泽、典型草原、沙地、山地、林地等多种景观于一体,具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大面积的湿地形成了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有为数众多的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繁殖,同时这里又是内蒙古自治区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湿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是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80)中,湿地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根据Ramsar会议制定的《关于特别是做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碳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一,天然湿地资源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其中湖泊约12万平方公里,沼泽约11万平方公里,滩涂盐沼约2.1万平方公里,此外尚有约50万平方公里的水库池塘,稻田等人工湿地,湿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  相似文献   

3.
湿地作为干旱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指示性。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估人工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效。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动态地监测了人工应急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的湿地景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0余次的人工生态输水,在总体上改变了流域湿地长期持续减少的状态,流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呈现稳中有增,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变化过程呈现"V"型逆转,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沼泽湿地减少的速度得到明显遏制,动态度由1990-2000年的-5.35%降低到2000-2010年-1.09%;此外,下游河道断流现象得到改善,尾闾湖——台特玛湖在干涸了近30年后重现恢复往日生机。说明了塔河人工生态调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环境拯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研究可为塔河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湿地作为干旱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指示性。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估人工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效。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动态地监测了人工应急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的湿地景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0余次的人工生态输水,在总体上改变了流域湿地长期持续减少的状态,流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呈现稳中有增,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变化过程呈现“V”型逆转,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沼泽湿地减少的速度得到明显遏制,动态度由1990-2000年的-5.35 %降低到2000-2010年-1.09 %;此外,下游河道断流现象得到改善,尾闾湖——台特玛湖在干涸了近30年后重现恢复往日生机。说明了塔河人工生态调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环境拯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研究可为塔河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原湿地及保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务林 《西藏科技》2004,(10):37-39
西藏湿地总面积达600多万hm^2,主要是天然湿地,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9%,常见的类型有:湖泊湿地250多万hm^2;河流湿地23万多hm^2;沼泽和沼泽化草句湿地323万多hm^2;库塘湿地约1万hm^2。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划定了具有(或有部分)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保护区8个。在30年内优先考虑保护的重要湿地是:①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②湿地集中连片;③生物多样性较丰富;④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区域。最重要的大约有33个湿地类型区域,面积达到225.49万hm^2。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增加大气湿度、防止环境趋干、保护珍贵水禽和重要鱼种等重要作用。泥炭作为湿地的宝贵资源,在工业、农业及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国泥炭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其资源总量约为47亿吨,属于湿地的泥炭资源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80%。其中以由于水体沼泽化而使湖泊淤积,从而逐渐发育成泥炭沼泽的这种类型泥炭最为丰富,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65%。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张华  武晶  孙才志  韩增林 《资源科学》2008,30(2):267-273
货币化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为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开发决策的制定提供生态经济理论支持。本文依据辽宁省林业厅1995年~2000年对全省湿地资源的调查数据,将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五大类11种类型,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对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生产、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三大类共8项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41.54×108元/年,相当于全省2000年GDP的15.9%。其中湿地的环境调节功能价值最大,为506.33×108元/年,占湿地总价值的68.3%,物质生产和人文社会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85.01×108元/年和50.20×108元/年,其价值比例分别为24.9%和6.8%。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主要来源于滩涂、浅海水域、塘库和永久性河流。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南四湖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湿地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源和生态保护屏障,也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南四湖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由于人类的开发与干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自200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南四湖湿地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湿地的生态系统仍旧十分脆弱。本文通过解译高精度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通过模型对南四湖湿地地区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EVI(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ex)值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①南四湖湿地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人类干扰,自然湿地受到干扰最大,大部分转化为人工湿地,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99.95%;②南四湖湿地系统中29.5%的地区处于四级重度脆弱地区,50.2%的地区属于三级即中度脆弱区,仅10.1%处于二级轻度脆弱区;③半自然半人工湿地地区抗干扰程度较强,水稻田、沼泽湿地抗干扰程度较弱。从量化角度看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方  刘湘南  王平 《资源科学》2005,27(4):140-146
基于TM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分析了1986年~2000年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5年来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变化显著,湿地面积趋于萎缩和破碎化,以-0.849%的年变化率递减,面积共减少了5.43×104hm2.湿地宽块数量和斑块规模趋于缩小,最大面积和平均面积分别减少了4.50×104hm2和29 hm2,沼泽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沼泽湿地景观主要与旱地、草地、湖泊、河滩地和盐碱地景观类型之间转化,各时段特征有一定差异.沼泽湿地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旱地和草地,面积分别达到4.56×104hm2和6.35×104hm2.湖泊对沼泽面积增加贡献最大,约有3.57×104hm2的湖泊转化为沼泽,占沼泽增加总面积的46%.沼泽湿地的排水围垦和过度放牧等,引起了湿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旱涝灾害频率加大,生物多样性损失,生态功能下降等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加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嫩江中下游沼泽景观现状,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资料统计,我国自2005年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到2014年3月,其试点总数已达429处。其中湖泊型湿地公园占总数43%;河流型占44%;沼泽型占10%;滨海型占3%。与湿地公园建设快速发展相比,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滞后。其中,如何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关注的热点。研究显示,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类型多样、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功能多样以及多尺度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湿地公园既有明显的生态支撑功能,能够提供各种服务,同时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以及周边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对公园也具有明显的生态约束作用。国家湿地公园能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之间的矛盾关系。为此,本研究从公园内部景观尺度、生态系统尺度、周边区域尺度以及管理层面,通过对不同要素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分析,构建了具有定量化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我国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以及科学评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变化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2000、2004的TM/ETM影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屏幕人工解译的技术方法对三江源地区湖泊、湿地、冰雪水资源信息进行提取,并对2000年、2004年三江源地区≥0.5km2的湖泊作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已萎缩或消失的湖泊,在2004年又重现湖泊特征;2004年与2000年相比,≥0.5km2湖泊面积增加9.2%,内陆沼泽面积减少1.90/0,冰川萎缩1.4%,河流面积减少1.3%.分析2000、2004年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表明降水量对全区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大,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湿地减少、冰川萎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拉萨拉鲁湿地生态学特征及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拉萨"拉鲁湿地"草场植被由沼泽和草甸组成,两者合计占湿地总面积85%以上;其次是荒漠和灌丛,占15%.沼泽植被以水生芦苇为健群种,伴生苔草、香蒲、三角草等.实测亩产鲜草达2108.8千克±791.3,土壤PH6.3-6.8;草甸植被由沼泽退化而来,植被以小嵩草、藏嵩草等为健群种,亩产鲜草701.7千克±34.4,土壤PH6.9-7.1拉鲁湿地物种多样性表现植物十八种、兽类7种、鸟类14种(含国家Ⅰ级保护鸟二种)、鱼类5种.原始自然景观良好,是物种多样性保存完正的原始基因库.九十年代后因多种原因,湿地破坏严重、面积缩小,植被种类和产量锐减,鸟类兽类灭绝、鼠害严重,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为此,本文介绍了拉鲁湿地的生态学特征,并从政策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上饶市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鄱阳湖东岸,幅员广阔,地势多样,资源丰富。东西宽71.8公里,南北长90.2公里,总面积4214.68平方公里,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45%,盆地占20%,湖泊、河流沿岸平原占35%。全县农作物耕地面积140万亩,其中水田119万亩,旱地21万亩。境内光热资源:日照年平均总时数达2098.2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中国湿地类型多,包括《湿地公约》列出的全部湿地类型。另外还包括青藏高原湿地,共计38种。湿地面积大,据最新统计,总面积约7 969 ×104 hm2 ,包括人工湿地3 447 ×104 hm2 ,自然湿地4 522 ×104 hm2 ,居世界第三位。湿地中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泥炭资源、水资源,而其本身又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湿地在调节环境,保持小气候稳定,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珍稀动植物种类、数量不断下降,湿地污染、破坏严重。湿地资源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保护的时候。本文在全面研究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最后提出湿地保护及其对策。意在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使得湿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15.
龙娟  宫兆宁  赵文吉  胡东 《资源科学》2011,33(7):1278-1283
本研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客观的评估了北京市湿地珍稀鸟类价值。野外调查的珍稀鸟类共有30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6种,分别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鹳(Ciconia nigra)、白肩雕(Aquila heliaca)、大鸨(Otis tard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38种,北京市Ⅰ级保护鸟类有21种,北京市Ⅱ级保护鸟类有89种。湿地珍稀鸟类在数量分布特征上,北京郊区珍稀鸟类数量和种类远大于城区,郊区湿地国家级珍稀鸟类的数量占国家级珍稀鸟类总数的90%,其中延庆野鸭湖自然保护区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总数最多,共115只,珍稀鸟类的总数最多,达34875只。在城市公园湿地中,玉渊潭湿地在城市湿地国家级珍稀鸟类数量中居首,占城市湿地国家级珍稀鸟类数量的46.9%。价值评估结果显示:①北京湿地珍稀鸟类总价值为73990万元,北京郊区湿地珍稀鸟类价值远大于城区,占总价值的98%;②按照区县分,密云县、延庆县、门头沟位居前三,分别占总价值的31%、14%和13%;③按照湿地类型分,珍稀鸟类分布在河流、蓄水区等地区的价值最大,分别占珍稀鸟类总价值的50%、39%;④在湿地类型单位面积价值中,沼泽湿地价值最大,为5.6万元/hm2。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简要回顾了沼泽研究及沼泽学形成对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意义。沼泽是湿地的核心类型和基本组分。沼泽与湿地植物定义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沼泽综合因素分类原则与沼泽体发育多模式是我国沼泽研究的创新,亦是对我国生态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中科院湿地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推动我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在论述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的同时还提出了对本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特征及退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广泛发育,以浅积水的内陆淡水湿地为主.天然湖泊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演变明显,沼泽湿地均属于富营养型.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群结构具有趋同性.由于自然与人为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湖沼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湿地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污染程度从南向北加剧;湖泊湿地水体普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渐下降.文中对湖沼湿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过程是退化的前提、基础,人为过程是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东线工程对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焦育鑫 《百科知识》2009,(14):39-41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湿地和冰川最多的国家。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河流湿地共有7.47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和青海。  相似文献   

19.
拉萨河流域湿地系统景观格局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2006年中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拉萨河流域湿地类型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在ArcGIS支持下,基于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貌区3个不同尺度开展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湿地景观格局特征不同,高寒草甸湿地景观是流域湿地基质景观,占湿地总面积的77.74%。藏北嵩草沼泽草甸是高原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类型(占65.45%),其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的聚散程度等景观指数都具有极大值。河源区湿地类型简单,仅5种,斑块破碎度较高。河谷区湿地景观类型丰富(13种),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1.841),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当雄盆地区优势度指数最大(1.288),以藏北嵩草沼泽草甸为主,分布较集中,抗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讷谟尔河湿地有高等植物148,隶属于38科77属;有16种植物群落,分属于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四大类;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出了相关的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