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洛阳石化CFB锅炉返料腿多次堵塞的难题,本文就返料腿物料分布规律、低温结焦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优化运行和检修技术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地避免了返料腿堵塞所造成的锅炉停工。  相似文献   

2.
张振保 《小氮肥》2011,(5):18-19
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所产高压蒸汽供汽轮机发电后,全部进入公司0.4MPa和3.5MPa蒸汽管网。锅炉运行5年来,2台锅炉共发生停炉事故22次,其中由于锅炉返料装置故障而导致停炉事故4次。返料装置主要作用是将烟气中携带的大量没有燃烬的高温颗粒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的快速流态化状态,保证燃料和脱硫剂多次循环、反复燃烧,利于达到理想的燃烧和脱硫效率。返料装置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返料立管、返料装置、风帽、返料风机等设备。  相似文献   

3.
宋竹根 《小氮肥》2014,(12):22-23
<正>1存在问题(1)锅炉负荷能力差,75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只能达到50 t/h负荷,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1 000℃)与炉膛出口(760℃)温差在240℃以上,飞灰中残碳质量分数高达12%以上。(2)在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初期(料层差压低于5.0 k Pa),容易出现返料中止、锅炉风室压力低(点火初期一般在4.5~5.5 k Pa)、一次风机出口总风压低(6.5 k Pa),返料风压受其影响,使返料风室压力只有3.0~3.5 k Pa。因此风压值太低,致使锅炉启动后运行初期返料中止。  相似文献   

4.
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50万t/a甲醇装置一期配套3台130t/h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管式返料组件多次出现配风管弯曲、变形、风管盲板脱落而引起锅炉停炉和结焦等问题,实施了锅炉返料系统的技术改造,由原来的管式配风改造为布风板加风帽配风。改造后的试运行效果表明:1返料系统运行稳定,再未出现锅炉停炉问题;2每年可节省更换返料风管的费用7.2万元、系统再次启动的费用800万元。  相似文献   

5.
《小氮肥》2016,(10)
正1改进前状况2台15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011年10月投产,每台锅炉配置2台75 k W的返料罗茨机,1开1备。投运后,存在返料风压过高,风机出口气体压力30 k Pa(额定全压29 k Pa),返料罗茨风机电流高、超负荷,现场噪音(90 d B)严重超标问题。同时,由于风压过高,造成返料风帽磨损、磨穿,过大的返料松动风又对旋风分离器内的气流造成扰动,影响分离器的收集效率,最终影响锅炉的带负荷能力。运行初期,锅炉负荷只能达130 t/h。  相似文献   

6.
宋燕  巩崇艳 《中氮肥》2013,(4):28-29
1 概述 兖矿鲁南化肥厂2台无锡华光锅炉有限公司产UG-75/3.82-M6型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配风系统由1台一次风机、1台二次风机、1台引风机组成,其中一次风和返料风均由一次风机提供.2002年建成投用后,为保证返料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大了锅炉内料层的厚度,增加了一次风机档板的开度,锅炉烟气含氧量控制得较高,使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加快了炉膛及烟道的磨损.  相似文献   

7.
蒋都钦  陈磊  陈慧  张耀 《化肥设计》2011,49(3):58-58
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热电站装置有3台13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自2007年投运以来,曾多次因返料器故障造成锅炉的停运事故,严重时甚至引起锅炉结焦,对锅炉的正常运行造成安全隐患。通过对返料风管进行技术改造,彻底避免了停运事故的发生。以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根据氯碱生产企业对热负荷调节的特点及要求,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系统的原理及在锅炉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燕 《化肥工业》2012,39(4):43-45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改造后,出现返料风压突然降低以及返料器中基本没有返料的现象,经反复调整仍无效果。停车检修后,对返料风机选型、物料分离系统和返料装置进行了细致排查,发现是由于返料器风帽用错及脱落过多而引起。最后,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返料常见的故障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常学华 《大氮肥》2014,37(5):349-350
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返料中断,蒸汽负荷急剧降低被迫停炉的情况.通过回料阀配风型式由风管改造为风帽,回料阀返料风由独立罗茨风机供给后解决锅炉返料中断故障,使锅炉的运行稳定、操作控制简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CFB锅炉返料器"J"型阀阀体尺寸的确定及其对锅炉返料的影响,并找出"J"型阀改造失败的原因,从而指导"J"型阀改造获得成功,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埋刮板输送机卡料返料故障分析马正先,李慧山东建材学院(250022)卡料和返料是发生在埋刮板输送机头部常有的故障,故障的发生必然使得埋刮板输送机的运行不正常,有时还伴随着积料故障[1]的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埋刮板输送机正常运行,必须查明卡料和返料的故...  相似文献   

13.
宋学诗  刘敬全 《小氮肥》2006,34(7):13-15
恒通公司目前有5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YG-240/9.8-MI),该炉型具有双分离器、双返料器,且左右并列布置于炉膛和尾部竖直对流烟道中间。返料器分松动风室和流化风室,两返料器所有松动风、流化风均来自同一返料风机,经返料风母管送风,返料风机2台(1开1备)。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Loop Seal型返料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擎  骆仲泱 《化工机械》1999,26(4):187-191,210
通过大量的冷态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循环流化床锅炉LoopSeal型返料装置的外部充气、结构因素对其运行特性的影响,由试验数据回归得到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外部充气量、固体颗粒循环量以及结构尺寸间的经验关系式,与试验数据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设计磷铵用全内返料喷浆造粒干燥机的关键是返料螺旋的确定,返料的前提是颗粒在回转圆筒内充分有效的分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简单的几何变换得到了返料螺旋口高度的计算公式,实验验证并得到修正系数。该公式为返料螺旋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是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其应对负荷变化的灵活性未来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对于负荷变化的研究集中于调峰策略优化,缺乏提升CFB本身变负荷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在CFB锅炉负荷变化时,循环流率也随之变化,并达到新的平衡态,而返料阀的结构是循环流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研究CFB锅炉变负荷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基于CPFD方法对某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立管及返料阀内在循环流率变化时的流动行为进行模拟,研究不同返料阀结构对循环流率变化的响应速度。结果表明,在立管远离回料阀侧及回料阀水平横段底部存在一定的流动死区,返料阀及立管内物料仅在较小的区域内有较大的移动速度。当循环流率增加时,较小的颗粒移动区域限制了其达到更大流量平衡的时间,减弱了系统变负荷的响应速率。在松动风、流化风分别为0. 14和0. 30 m/s,循环流率从50 kg/(m~2·s)提升到60 kg/(m~2·s)时,随着水平横段长度的增加,系统响应时间先急剧减小后缓慢上升;返料阀水平横段长度与立管直径之比为3. 5时,最短响应时间为67 s。保持流化风量不变并改变松动风大小,系统响应时间随松动风量的增加而减小,但不同返料阀结构下系统响应时间的规律相似。返料阀对循环流率变化的响应速度与返料阀内的流动死区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吉辉  卢啸风  李文杰  亢银虎 《化工进展》2011,30(5):962-966,1044
在循环流化床(CFB)冷模试验系统中,对新型一体化返料换热装置的气固流动特性与运行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均流室风速、回料室风速、立管径向加入侧送风等,观察分析不同运行参数条件对回料系统内床料气固流动状况的影响。试验得到了返料换热装置各风室不同运行条件、立管径向侧风参数等与返料换热装置内气固流动参数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袁文  刘培坤 《化学工程》1998,26(5):14-17
阐明了内分级内返料喷浆造粒干燥机中返料螺旋的返料机理,并对螺旋返料量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通过实验确定操作参数、结构参数对有效返料系数的影响。该研究对于内分级内返料喷浆造粒干燥机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返料内分级喷浆造粒干燥机返料流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华林  陈文梅 《化工学报》1996,47(5):601-606
研究内返料内分级喷浆造粒于燥机的返料流量.通过分析粉料与螺旋通道进料口的相对运动揭示粉料进入螺旋通道的机理.利用积分法建立了返料流量的计算模型.返料流量等于螺旋通道进料口在单位时间内平均穿越的料层体积与有效返料系数之积讨论了有效返料系数的控制变量及其受装载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UG-260/9.8-M2型CFB锅炉进行分析,发现在调试、运行期间存在锅炉本体晃动较明显、床料流化不均、播煤不均,返料不畅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增加止晃装置膨胀间隙和数量、对布风板耐火材料重新浇筑、增加播煤风量、改造回料器进风管及风帽等。改造后的锅炉运行表明锅炉本体无明显晃动,炉膛内物料流化均匀,播煤均匀且返料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