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脑卒中所致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53例,男 79例,女 7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76例和利多卡因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组 77例。利多卡因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滴注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中观察用药前后呃逆症状轻重变化,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 利多卡因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组 77例中治愈 30例,好转 44例,总有效率为 96. 1%,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3. 5%,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1)。结论 利多卡因静滴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操作简单,用药量小,起效快,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是治疗呃逆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芳  王学玲  王效然 《重庆医学》2005,34(12):1878-1879
目的观察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胃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中观察用药前后呃逆症状轻重变化、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组30例中显效2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654-2联合屏气法治疗胃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巴氯芬治疗神经外科疾患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神经外科疾患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氯丙嗪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氯芬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巴氯芬治疗神经外科疾患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优于胃复安、氯丙嗪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收集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中药配针刺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利他林针剂、吗叮林、维生素B6等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针法配合耳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将治疗组用运动针法配合耳针治疗与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64.00%),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显效10例(40.00%),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针法配合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6例患者仅予盐酸氯丙嗪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在给予盐酸氯丙嗪治疗的同时,应用旋覆代赭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为9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旋覆代赭汤配合盐酸氯丙嗪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盐酸氯丙嗪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合自拟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6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氯丙嗪2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加用自拟止呃汤内服;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合并自拟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潘文姣 《吉林医学》2011,(24):5145-514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及护理。方法:选择顽固性呃逆患者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结合中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沙必利胶囊治疗,治疗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优于口服西沙必利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口服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口服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利他林治疗.治疗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随访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研究组呃逆症状缓解时间(6.1±3.0)d、2周内复发率(5.00%)、不良反应(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9)d、15.00%、17.50%,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口服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安全可靠,无创给药方式患者的耐受性好,吸收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腕踝针治疗呃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28例用传统针法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3次内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腕踝针对呃逆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中枢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治愈率(83.8%)、总有效率(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is an acute local cerebral dysfunction due to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 Hiccup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which may seriously affect the sleep, food-intake, and the emotions, and sometimes aggravate the illnes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4.
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仅采用1%利多卡因10ml行膈神经阻滞,结合中脘、内关及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25例,仅采用上述3穴位注射。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23/2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0%(15/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是一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小儿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总结腹股沟斜疝、肠套叠等12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麻前肌注东莨菪碱10μg/kg,氯胺酮5 mg/kg行基础麻醉,入睡后选择L2~3间隙穿刺成功后,1次注入0.25%罗哌卡因、10%利多卡因混合液。B组给予0.25%丁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麻醉平面维持在T10以下。结果A组成功率100%;B组成功率95%,失效3例。A组无低血压、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副反应;B组出现3例低血压。结论罗哌卡因于小儿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及总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74.19%(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  乔平  王圣  廖旺  林劲  郝一彬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33-1133,1161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8人,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应用可达龙治疗)和利多卡因组28例(在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应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组25例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83.3%(25/30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例),病死率6.7%(2/30例)。利多卡因组15例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53.6%(15/28例),总有效率为85.7%(24/28),病死率14.3%(4/28例)。两组相比,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两种药物治疗的病死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利多卡因组较胺碘酮组为高(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相对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德巴金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1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德巴金对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58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病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65士7岁)采用德巴金治疗。最小剂量是0.5,Bid。最大剂量为1.0,Bid。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疗程4d。37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67士10岁)采用脊舒、胃复安、654-2、氯丙嗪、吗丁啉、硝苯地平、中药、针灸等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3.8%,两组之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85.7%。对照组的治愈率54.1%。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组服药l天起效率8l%,对照组服药1天起效率12%(P〈0.05),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 德巴金是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84例CHF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使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疗程12个月;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心率、血压变化、心功能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P<0.05),心功能持续改善。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不仅能持续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晓冰 《黑龙江医学》2007,31(7):503-504
目的观察刺五加与纳络酮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给药,观察组使用刺五加注射液与纳络酮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率为24.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治愈率(P〈0.01)、总有效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纳络酮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