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场压力容器检验的声发射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沈功田  周裕峰 《无损检测》1999,21(7):321-325
自1963年Dunegan首次进行压力容器的声发射检验以来.到目前声发射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已超过了30多a(年)。在这30a中.声发射仪从全模拟式到全数字式已经更新了五代以上.声发射技术在北美、欧洲、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压力容器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制订了许多声发射检验标准.据文献报道.全世界采用声发射技术检验的大型压力容器有数千台.有关压力容器声发射检验的文章也很多。然而.许多文章只报道了在试验室内进行一台压力容器的试验结果.另一些文章报道了进行许多压力容器声发射检验的统计结果.没有给出现场压力容器检验遇到大量声发射源的特性。本文根据笔者对500多台压力容器现场在役和在线检验的数据,给出了现场压力容器检验可能遇到的多种声发射源。这些声发射源包括裂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焊接缺陷的开裂和增长、残余应力释放、氧化皮的剥落、结构摩擦、泄漏、风吹、雨滴撞击和电子噪声等。文中时这些声发射源的定位、分布和关联待性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1 定位特性1.1 裂纹1.1.1 焊接表面裂纹和体内深埋裂纹的定位控制焊接工艺.在几何尺寸为内径1800mm、筒体长8000mm、壁厚14mm、材质为16MnR的  相似文献   

2.
声发射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声发射源和有关源的信息,声发射源定位是声发射检测中至关重要的指标,其准确程度反映了声源的检测位置与实际缺陷源位置的符合程度。本研究针对复合材料的特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声速和衰减测量实验,并通过断铅实验对复合板进行声发射定位。通过对复合材料板压缩实验的在线监测,基于声发射信号参数的提取及关联图分析,给出了各损伤阶段的参数特征,以及声发射监测区域内的裂纹萌生扩展断裂的时间和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板实际断裂位置与声发射监测得出的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丝绳断丝缺陷的在役动态监测需要,提出采用COMSOL软件对钢丝绳的声发射检测信号传播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钢丝绳结构模型,然后模拟不同频率、不同位置的断丝声发射信号在结构中的传播过程,获得不同位置的信号位移场及能量变化,最后根据导波理论,采用模态特征曲线结合小波变换分析不同类型声发射源的特征频率与模态成分。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传播过程中,对于不同频率和激发方向的声发射源,其主要模态成分和特征频率的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位置的时频分析结果,结合理论频散曲线判别声发射源信号的主要模态特征,并确定结构中声发射源的不同振动方向与中心频率。该研究结果可为钢丝绳损伤声发射检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管道声发射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声发射检测的目的是获得声发射源的有关信息(如声发射源的特征和位置等)。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既携带结构的某些特征信息(泄漏孔大小和位置等),同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属于一种非平稳随机信号。在分析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特点基础上,着重对管道声发射泄漏检测技术及信号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模态声发射能够解决常规声发射技术发展中的问题,是一种潜在的能够实现管道泄漏定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压力容器声发射信号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对现场压力容器各种声发射源信号特征参数进行了模式识别分析,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对压力容器声发射源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的概念,从而找到了评价声发射源严重程度的方法,设计和培训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给出一个多种因素产生的复合声发射源中裂纹扩展、氧化夹渣断裂、残余应力释放和机械摩擦信号所占的百分比,这一结果使声发射技术对压力容器安全状态的无损评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声发射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沈功田  耿荣生  刘时风 《无损检测》2002,24(3):114-117,125
综述声发射源的定位技术,详细介绍基于声发射信号时差测量的线定位和面定位技术,并分析影响声发射源定位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焊缝表面缺陷与声发射信号的关系,从声发射源定位原理出发,分析了焊缝表面缺陷对声发射源定位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源定位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声发射仪器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家惠  尹作友 《无损检测》1998,20(10):285-291
从声发射(AE)特征参数的提取、多通道系统和专用声发射仪器的发展三方面叙述声发射仪器的历史变化,重点分析了一些国外先进产品的设计思想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声发射源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李家林  董云朝  马羽宽 《无损检测》2001,23(6):231-233,272
提出一种对声发射源活动情况进行模式识别的方法。该方法以裂纹的形成、扩展和断裂三个阶段为声发射源,通过对声发射的参数进行采样和分析,利用不同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以判断理解纹的危害程度。该方法也可用于区别噪声、泄漏、裂纹等不同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以判断缺陷的类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已开裂的焊缝进行监测,实现了在复杂的环境噪声中识别出裂纹活动信号。通过分析疲劳裂纹损伤产生的原因以及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声发射的机理,得到表征焊缝裂纹活动过程的信号特征。试验表明,声发射技术对钢结构裂纹损伤的活度、强度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可以实现对裂纹损伤状态发展变化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1.
声发射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海  刘正义 《无损检测》2003,25(4):171-175
波形数字声发射技术的发展给声发射源的特性识别带来了可能。噪声的影响和声发射信号传播过程的复杂性给声源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干扰情况下声发射源的定性问题,提出了在决策层上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识别方法。利用定位传感器组中各个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同时考虑在同一个定位组中各个传感器所得数据的置信度不同,来对声发射源性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证明,数据融合后声发射源特性识别的可靠性明显大于单个传感器,表明了多传感器融合识别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波变换用于声发射波波达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建波  王阳  高虹  马羽宽 《无损检测》2001,23(11):482-484
基于模态声发射和互相关技术,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计算声发射波达时间,进而进行声发射源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岩石力学试验中的声发射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巴晶  刘力强  马胜利 《无损检测》2004,26(7):342-348,366
在岩石力学实验中,声发射源定位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室声发射研究的重要方面。在总结前人关于声发射源定位在实验硬件和定位算法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从定位算法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几种地震模拟岩石力学实验室声发射定位方法的利弊,指出了未来声发射定位方法可能的发展方向,并从定位算法上阐述了提高AE定位精度所必须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梁家惠 《无损检测》2003,25(1):31-35
与常用压电声发射能器不同,声发射研究中使用的非接触式宽带传感器主要有两种,即电容传感器和光学探测器,为了削弱孔径效应,空气间隙的电容传感器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光学探测器则是建立在激光干涉的基础上,利用偏振干涉方法研制的光学探测器是传感器的一种优化设计,而光纤传感器在实现声发射技术的现场应用中有许多潜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损伤过程的声发射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声发射(AE)研究的基本方法作了简介,采用参数分析和波形分析方法对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变形损伤过程中的AE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记录声发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判断复合材料各阶段的变形损伤机制。因此,利用这一手段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复合材料伤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6.
声发射源特征识别的最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频能量模式分析及分析理论识别声发射源特征的方法,说明基于波形分析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是揭示声发射源及信号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无损检测中常用声发射参数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纪洪广  张天森  张志勇  蔡美峰 《无损检测》2001,23(7):289-291,294
以自己和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为基础,根据声发射参数本身的内涵和对声发射过程描述的方式和角度,将声发射参数分为基本参数和特征参数、过程参数和状态参数,并对不同参数对材料声发射性能的描述特点、灵敏度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模态声发射检测技术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介绍了近年来卓有成效的模态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原理、信号特征及信号源识别和定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