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酸化法回收给水污泥中的混凝剂成分,并将其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结果表明,在较低pH值和较长搅拌时间下可获得更高的混凝剂回收率,pH值为2.5、搅拌时间为30 min是铝盐混凝剂最佳回收条件;较多的循环回收次数会导致铝盐混凝剂回收率小幅降低,第4次回收率比第1次低6.58%,可以考虑对污泥中混凝剂进行多次循环回收。利用给水污泥回收的铝盐混凝剂处理生活污水和印染废水时,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20 mg/L(以铝元素计);在较少的循环回收次数下,回收的铝盐混凝剂具有较好的除污能力,但随着循环回收次数的增加除污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混凝剂强化除藻、除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和硫酸铝(AS)五种混凝剂对某含藻湖水进行强化混凝除藻、除浊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及投量、原水pH、沉降时间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混凝剂的综合除藻、除浊性能排序为:PACPAFCPFSPASAS;在原水pH值为5~9的范围内,含铁混凝剂PFS和PAFC对pH的适应性较强,且在pH值为5~7的弱酸性条件下,PFS的除藻、除浊性能最优,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近80%,除浊率可达80%以上;而在pH值为7~9的弱碱性条件下,PAC则表现出更好的除藻、除浊效果,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和除浊率可分别达到83%和90%;AS对pH的适应性最差,其除藻、除浊效果最差;另外,五种混凝剂的除藻率、除浊率均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佳沉降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3.
从净水污泥中回收铝盐混凝剂,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中。中试结果表明,当回收混凝剂的投加量为20 mg/L时,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对印染废水中COD、色度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7.46%、72.97%和86.10%,且出水B/C值可由原来的0.27增至0.37,明显改善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段的有机负荷;回收混凝剂呈酸性,因此无需在调节池加酸,即可对印染废水的碱性起到中和作用;与聚合氯化铝(PAC)商品相比,采用回收混凝剂可使整个工艺的HRT缩短12 h,且其出水水质更好,可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预氯化下PAC/PDM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预氯化工艺下,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AC与PDM的质量比、PDM特征粘度对除藻脱浊效果的影响,并与硫酸铝(AS)制成的AS/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脱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比单独使用PAC时明显提高,具有余浊达标时节省投加量、投加量相等时提高处理效果的特点;PDM的复合比和特征粘度越大,则PAC/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率越大、余浊越低,但使用PDM比例低但特征粘度高的PAC/PDM复合混凝剂是提高除藻脱浊效果的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PAC、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分别优于AS、AS/PDM复合混凝剂的.  相似文献   

5.
全国混凝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会由中国化工学会混凝剂学组主持 ,在人类迈入新千年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时刻 ,于 2 0 0 0年 6月 15— 19日在三门峡市召开 ,与会代表 90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鸿霄先生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过去 5 0年混凝剂工业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在混凝理论研究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产品开发领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高度评价 ;对新型混凝剂和混凝技术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 ;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行业的形势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议提出了充分发挥我国在混凝剂工业上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  相似文献   

6.
对南水北调引江原水进行混凝处理,并与同期引滦原水的混凝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引江原水的浊度不高,仅投加混凝剂进行常规混凝处理即可被有效去除;当采用Fe Cl3和PAC复合投加时,低温期、常温期、高温期混凝剂总量分别控制在(25~30)、(10~15)、(20~30)mg/L均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与引江原水相比,同期引滦原水的浊度明显偏高,需要较高的混凝剂投量才能将出水浊度降至与同期引江原水相似水平;投加阴离子型PAM助凝剂可显著降低原水浊度,但PAM投量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凝-浸入式膜工艺对滦河原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常温期和低温期以三氯化铁和聚铝作为混凝剂的膜出水水质及跨膜压差的增长趋势.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符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要求;两个水质期投加聚铝作为混凝剂均比投加三氯化铁有更稳定的出水水质和跨膜压差;聚铝的最佳投药量为8 mg/L左右,最佳反应时间为10 min左右;以聚铝作为混凝剂可延长EFM的执行周期.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在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协同作用下,氯化铝、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镁5种混凝剂及其组合对某污水处理厂废水(主要成分是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探究出最优混凝剂组合类型。结果表明,各种混凝剂单独作用时,硫酸镁对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最好,脱色率为65.82%;PAC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为52.01%;在最佳投加量与最佳p H值条件下,最佳混凝剂组合是"硫酸镁+PAC",其对该印染废水的脱色率、COD去除率及浊度去除率分别为68.27%,60.19%和82.96%。  相似文献   

9.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量的污泥可进一步优化再絮凝效果,而PAM的加入会产生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当混凝剂投量10 mg/L时,再絮凝浊度高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情况下回流污泥会使再絮凝浊度进一步升高,投加PAM可在一定条件下逆转这种恶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零价纳米铁(nZVI)与Al_(13)进行复配,研发了兼具原位氧化功能的高电荷聚合态混凝剂nZVI@Al_(13),考察了nZVI、Al_(13)不同配比和pH值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分子质量分布及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复配后,Al_(13)中高聚合态铝含量增加,提高了混凝剂的混凝效率。中性条件下,腐殖酸(HA)去除率随Al_(13)投量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平缓,Al_(13)的最佳投量为0. 03 mmol/L,此时HA去除率约为70%;单独nZVI对HA的最大吸附去除率仅为10%; nZVI和Al_(13)复配后对HA的去除效果好于单独两种方式的加和,nZVI对Al_(13)的强化混凝起到协同作用。当pH值 7. 0时,过多的OH~-使得Al_(13)解聚,影响混凝效果,nZVI和Al_(13)对HA的去除效果均有所下降。当pH值7. 0时,复配混凝剂对HA的去除率均优于单独Al_(13),最大去除率达到84%。复配混凝剂对分子质量2 000 u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单独Al_(13)提高了约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