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将贝叶斯网络与Cox模型相结合,预测包含缺失协变量的个体的肺癌发病风险。方法 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于英国生物样本库,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肺癌发病相关的预测因素;基于识别出的肺癌潜在预测因素,应用上述联合模型建立个体化肺癌风险预测模型;从鉴别和校准两方面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和校准能力,训练和验证队列的AUC分别为0.854(95%CI:0.836~0.870)和0.885(95%CI:0.871~0.897)。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和Cox模型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和校准能力,能有效预测肺癌发病高危人群;联合模型在存在缺失预测因子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风险预测方法,可为肺癌预防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背景 脑卒中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健康体检纵向数据累积了大量的健康信息,由于缺失数据多、样本量小等诸多问题,导致其利用率低、重要信息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进而对常见慢性病的有效防控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目的 基于贝叶斯多变量联合模型,探讨体检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因素,为慢性病风险因素分析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使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健康医学中心2008—2015年的体检资料。随访情况:以首次发生脑卒中为结局事件,发生结局事件立即停止随访;若未发生,到2015年体检信息收集完成后结束随访;体检间隔时间为1年。依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纵向观察变量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和收缩压(SBP)。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情况对脑卒中结局事件的影响;采用贝叶斯多变量联合模型,分析随访过程中TC、TG、LDL-C、HDL-C、BMI和SBP的纵向变化轨迹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4例研究对象,1 581条纵向随访记录,平均随访时间为...  相似文献   

3.
背景 肿瘤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均呈多维状态,多种慢性疾病与肿瘤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单个慢性疾病指标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较弱,因此构建由多个慢性疾病指标组成的风险评分并分析其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有较大价值。目的 探讨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 以“天津市慢病风险与健康管理队列”中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且符合研究标准的18 009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完成健康风险评估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随访结束于肿瘤事件发生日期或队列随访结束日期(2019-12-31),以最先发生的日期为准。以慢性疾病相关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总胆红素、心率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为自变量,以肿瘤是否发病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各慢性疾病指标与肿瘤发生风险,并计算慢性疾病风险综合评分。根据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三分位数将体检者分为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低分组(<6分)、中分组(6~8分)和高分组(≥9分)。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不同慢性疾病风险评分组体检者肿瘤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见因素对留守村民体质指数( BMI)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常见因素对BMI影响程度及趋势. 结果 随着BMI水平的增加,年龄对BMI的影响呈持续微弱下降趋势,在BMI 10%和90%分位数水平时回归系数(95%CI)分别为-0. 044( -0. 063,-0. 026)和-0. 029 ( -0. 050,-0. 009). 当BMI大于30%分位数后,性别对BMI的影响逐渐明显. 腰臀比与BMI呈正相关性,且相关性随着 BMI 的增加而增加. 在 BMI 的10%和90%分位数水平时回归系数( 95% CI )分别为 18. 024 (15. 454, 20. 594)、31. 716(28. 798,34. 633). 当 BMI 水平大于40%分位数时,体力活动量与BMI呈负相关性. 饮食指数与生活事件指数在BMI整个分位数范围内均呈正相关性,且饮食指数在BMI 80%分位数之前相关性较平稳(回归系数约为0. 830),之后急剧增加(回归系数最高达1. 267);而生活事件则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趋势(回归系数最高为1. 164,最低为0. 714). 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在BMI的整个分位数范围内均无相关性. 结论 常见因素对不同分位数水平BMI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lncRNAs分子标签,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的5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n =262)和测试集(n =261)。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Cox回归结合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lncRNAs分子标签,构建lncRNAs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并在测试集中验证其预测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研究lncRNAs风险评分模型预测的高、低风险组之间生物学通路富集的差异。结果:基于LASSO Cox回归分析,一共筛选出13个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lncRNAs(P <0.001),并以它们作为分子标签构建lncRNAs风险评分模型,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分险组;生存曲线分析表明,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在训练集(P <0.001)和测试集(P <0.001)中均显著优于高风险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这13个lncRNAs在训练集(HR =1.08,95%CI:1.06~1.10,P <0.001)和测试集(HR =1.54,95%CI:1.34~1.78,P <0.001)中均为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lncRNAs分子标签联合临床指标模型并绘制ROC曲线发现,lncRNAs分子标签联合临床指标的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GSEA富集分析表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集在高风险组中有显著富集,免疫和代谢相关通路则更多地在低风险组富集。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lncRNAs,基于13 个lncRNAs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标志物的分子标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 方法 基于大规模健康管理队列,选取随访期间进行过至少两次体检记录、重要指标无缺失、基线未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建立前瞻性队列。按照基线血小板计数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的发病密度。对这4组人群的基线各变量的特征进行描述。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别以血小板计数的数值变量或四分位数分组作为研究的变量,逐渐调整年龄、性别、BMI、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探究血小板计数在调整混杂因素前后是否仍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计14 173位年龄在21~60岁的体检者进入队列,总计随访41 014.8人年,平均随访时间2.89年,随访中共有1 611人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总人群发病密度为39.28/1 000人年。血小板计数在模型1(单因素)、模型2(调整年龄、性别)、模型3(调整年龄、性别、BMI、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中的风险比(HR)始终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大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增加。当以血小板计数四分位数分组为研究的变量时,在模型1的单因素回归中,Q2组与Q1组相比,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并未增加;Q3组和Q4组均有较高的风险增加;在模型2和模型3调整混杂因素后,Q2、Q3、Q4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它们相对于Q1组的HR逐渐增大,结果表明随着血小板计数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也会增大。 结论 血小板计数升高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查清  汪卓赟 《安徽医学》2023,44(9):1125-1129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医院合理控制甲状腺癌患者住院费用,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共1 464例甲状腺癌患者住院费用信息,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住院费用的不同分位数为基准,划分为低、中、高分位组,分析患者在3个分位组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1 464例甲状腺癌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11 949.38元。分位数回归模型显示是否手术、淋巴结转移和住院天数在3个分位组均正向影响(β>0)住院费用;年龄、性别负向影响(β<0)低分位组住院费用;患者为首次入院负向影响(β<0)中高分位组住院费用。结论甲状腺癌患者住院疾病经济负担较高,需从费用结构、住院时长和临床路径等途径切入,进一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l66Met、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80例sAD患者和86例健康人中BDNF基因Val66Met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并通过比值比(OR)对这两种基因与AD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sAD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Met/Met基因型与Val等位基因携带者的OR=2.87,95%CI=1.31~6.28。SAD患者与APOE基因的ε4等位基因正关联,APOEε4与非ε4的OR=3.87,95%CI=1.91~7.88。在APOEε4中携带BDNF Met等位基因的OR=3.95,95%CI=1.40~11.16。结论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可能是sA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APOE基因多态性之间有协同作用,APOEε4等位基因与BDNF Met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患AD的危险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脂正常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纵向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联性。 方法 基于大规模健康管理队列,选取基线年龄20岁至70岁、CHD诊断前或截尾事件出现时至少有2次体检记录、随访过程中血脂正常、重要指标无缺失的人群建立回顾性研究队列。HDL-C的纵向变化定义为末次随访的HDL-C水平减去基线HDL-C水平;按照其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HDL-C下降组(Q1组),HDL-C稳定组(Q2组),HDL-C平缓升高组(Q3组),HDL-C升高组(Q4组)。随后,HDL-C的变化被作为连续型变量和分组变量分别放入Cox回归模型,分步调整各类混杂因素,评价HDL-C纵向变化与CHD发生的关联性。 结果 共计8 958例参与者入选了研究队列,总计随访时间43 527.26人年,新发CHD124例,发病密度为2.85/1 000人年。将HDL-C纵向变化看作连续型变量时,分步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基线HDL-C、体质量指数的改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变等)后,HDL-C升高始终是CHD发病的保护因素,发病风险(HR)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0.38(0.16~0.87);将HDL-C纵向变化看作分组变量时,与Q1组比较,Q4组始终具有较低的CHD发病风险,最终Cox模型的HR(95%CI)为0.43(0.24~0.78)。 结论 在血脂正常人群中,HDL-C的纵向升高是CHD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睡眠时间和抑郁水平在不同抑郁水平分位数下的关联。方法揭示了抑郁程度越高的群体,其抑郁水平受睡眠时间的影响更大。该实例说明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提供暴露和连续型结局之间的全面关联分析,并能识别出对暴露因素更敏感的亚组人群,可为该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该方法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范潇茹  陈莎  施予宁  郝春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71-2378
背景 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严重,已成为我国卫生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慢性病患病数量与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相关,但目前我国尚缺乏该方向研究的全国性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患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患慢性病数量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方法 于2021年4—10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库中获取16 674例≥45岁受访者的问卷资料。问卷中设置了14种慢性病,以受访者自我报告患≥2种慢性病为存在慢性病共病。选取的卫生服务利用指标为受访者过去1年是否利用过住院服务、过去1个月是否利用过门诊服务,选取的医疗费用指标为过去1年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自付费用、过去1个月的门诊总费用和门诊自付费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患病数量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慢性病患病数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结果 在16 674例中老年人中,9 561例(57.34%)患≥2种慢性病(慢性病共病),2 624例(15.74%)在过去1年利用过住院服务,2 588例(15.52%)在过去1个月利用过门诊服务。不同慢性病患病种数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门诊服务利用率,以及住院总费用、住院自付费用、门诊总费用、门诊自付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患病种数是中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患1、2、3、4、≥5种慢性病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是未患慢性病者的1.882倍〔95%CI(1.547,2.290)〕、2.939倍〔95%CI(2.429,3.555)〕、4.231倍〔95%CI(3.490,5.130)〕、5.723倍〔95%CI(4.680,7.000)〕、8.671倍〔95%CI(7.173,10.482)〕,门诊服务利用率分别是未患慢性病者的1.684倍〔95%CI(1.421,1.995)〕、2.481倍〔95%CI(2.101,2.931)〕、3.691倍〔95%CI(3.115,4.374)〕、3.774倍〔95%CI(3.134,4.544)〕、5.577倍〔95%CI(4.698,6.620)〕。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增加1种慢性病,第50、75、90百分位数下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自付费用增加,且对上百分位数费用水平的影响更大〔住院总费用第90百分位Coeff(95%CI)=1 248.43(219.20,2 277.66),住院自付费用第90百分位Coeff(95%CI)=706.36(266.87,1 145.86)〕;每增加1种慢性病,各百分位数下的门诊总费用和门诊自付费用均增加,且对上百分位数的影响更大〔门诊总费用第90百分位Coeff(95%CI)=196.33(31.06,361.61),门诊自付费用第90百分位Coeff(95%CI)=128.56(26.83,230.28)〕。 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情况严重,慢性病患病种数增加与更高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相关。政府应重视初级保健,以管理与慢性病共病有关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谱汇编(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并建立与上皮源性卵巢癌(EOC)患者预后有关联的多基因模型,并验证其预后价值。 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EOC有关芯片数据(GSE14407),筛选出在EOC组织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出与预后有关联的DEGs,建立多基因预后模型和预后指数(PI)公式。对TCGA数据库中EOC患者的mRNA数据及临床信息进行整理,通过PI公式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通过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年龄、发病位置、组织分级、肿瘤残余及FIGO分期)和预后指数参数与EOC预后的关系。根据年龄、发病位置、组织分级、肿瘤残余及FIGO分期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验证多基因模型对卵巢癌的预后价值。 结果 共筛选出47个在EOC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DEGs,其中有37个表达下调的DEGs和10个表达上调的DEGs。将上述DEGs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共筛选出4个DEGs,分别是PACSIN3、KCNT1、LAMP3及KIR3DX1。PI公式:(-0.169×PACSIN3的表达量+0.078×KCNT1的表达量-0.246×LAMP3的表达量-0.147×KIR3DX1的表达量)。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年龄、肿瘤残余和预后模型是卵巢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通过K-M生存分析证实,在TCGA数据库的312例EOC患者中,预后评分低风险的患者总体生存期(OS)较高风险患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年龄、临床分期、发病位置(单侧和双侧)、肿瘤残余<10 mm的EOC患者亚组中,预后评分低风险的患者OS较高风险患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四基因预后模型是EO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在总体和根据各临床病理特征分组的EOC患者亚组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Cox回归模型来探讨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21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随访,确定结局变量及生存时限,建立Cox回归模型。结果临床分期、鼻咽残灶、颅神经损伤、颅底骨质破坏四个因素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结论Cox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能有效地控制混杂因素,为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种空气污染物对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采用蚌埠市禹会区2015—2020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信息进行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中国高分辨率的空气污染数据集(CHAP)收集PM2.5、PM10、NO2、CO、SO2和O3浓度,并分析6种空气污染物之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以6种空气污染物的第1三分位数等分点(Q1组)为基线组,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6种空气污染物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风险比(HR)及其95%的置信区间(95%CI)。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蚌埠市禹会区2015—2020年恶性肿瘤患者3 840例,其中死亡人数为1 443例。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3与其他污染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其他5种污染物互相之间呈正相关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除O3外,其他空气污染物在高浓度时与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M2.5的HR(4.553,95%CI:3.853~5.381)最大。O3  相似文献   

15.
叶美玉  胡康  金娟  胡培英  何强 《浙江医学》2018,(9):944-948,972
目的研究普通成人血尿酸水平在肾功能损害进展中的作用,探讨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每年参与全面体检且初始肾功能正常的5701例普通成人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体检者的基线特征指标,并于随访期间每年测定1次血尿酸水平及估计肾小管滤过率(eGFR),按基线血尿酸和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分为4分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统计学方法评估不同分组与CKD之间的关系。结果在6年随访时间里,共有249例体检者进展为CKD。多因素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发CKD的风险随着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大,与对照的第1组相比,第2~4组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709(95%CI:1.836~5.293)、3.754(95%CI:1.898~7.428)、7.462(95%CI:3.694~15.073)。同时,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基线血尿酸和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均会增大CKD的发生风险,第4个基线血尿酸四分位数的风险比(HRs)为1.689(95%CI:1.058~2.696),第4个时间-平均血尿酸四分位数的HRs为6.320(95%CI:3.285~12.159)。结论普通成人基线血尿酸及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均与肾功能损害及新发CKD具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陈祖鹏  张昕  黄李法  李徐  徐震  竺国充 《浙江医学》2015,38(22):1816-1819
目的分析自发性小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随访分析82例小脑出血后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患者,对研究对象10项基线特征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患者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随访期内死亡患者53例,4例失访,中位生存期(四分位数间距)为22.0(38.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原发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3)、脑室积血(P=0.019)和GCS评分≤5分(P=0.013)为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样表明原发性心脑血管事件(HR=1.959,95%CI1.082~3.545)、脑室积血(HR=2.019,95%CI1.165~3.948)、GCS评分≤5分(HR=1.813,95%CI1.008-3.261)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P=0.812)。结论小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决定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原发性心脑血管事件、脑室积血和GCS评分≤5分。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有关女性心电图复极异常独立预测价值的资料有限。方法和结果:对女性健康倡议研究中的38283例受试者随访9.2年,采用Cox回归分析心电图变量与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冠心病联合事件和冠心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所有风险模型均经过人口统计学、临床和治疗变量校正。单个心电图变量评价显示,QRS/T角增大和心电图上确认的心肌梗死(ECG-M I)是冠心病事件的最强预测因素,风险比(H R)分别为1.90(95%CI1.50~2.42)和1.62(95%CI1.29~2.03)。其他6项复极变量也是冠心病事件的显著强预测因素。在一项多变量校正的风险模型中,与其他心电图变量相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5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8个基因的1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SNPs的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CI),在多基因风险评分的累积水平评估SNPs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DFS显著相关的SNPs是MMP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rs243867位点(HR为1.28,95%CI为1.02~1.52,P0.05)和rs243842位点(HR为1.25,95%CI为1.04~1.55,P0.05)。而与OS相关的SNPs为MMP2基因的rs243842位点(HR为1.35,95%CI=1.01~1.74,P0.05)、HMGB1基因的rs4145277位点(HR为1.31,95%CI=1.01~1.68,P0.05)、TLR2基因的rs7656411位点(HR为0.78,95%CI,0.58~0.99,P0.05)和TLR4基因的rs7045953位点(HR为0.51,95%CI=0.27~0.88,P0.05)。DFS和OS患者的多基因风险评分结果显示,其第三个三分位数风险比率分别为1.79(95%CI=1.29~2.41)和2.84(95%CI=1.84~4.51)。结论 HMGB1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4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评价,包括一般情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卒中特性及神经病学体征,对痴呆组与非痴呆组中分类变量用χ2检验,定量变量用t检验,筛选出痴呆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脑梗死3个月后403例患者中发生卒中后痴呆87例,发生率为21.6%.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 (OR=1.179,95%CI=1.130~1.230)、低教育水平(OR=1.806,95%CI=1.024~3.186)、每日饮酒(OR=3.447, 95%CI=1.591~7.468)、有卒中史(OR=2.531,95%CI=1.419~4.512)、心房纤颤(OR=3.475, 95%CI=1.712~7.057)、言语障碍(OR=5.873, 95%CI=2.620~13.163)及左颈动脉梗塞(OR=1.975,95%CI=1.152~3.388)等.结论 卒中后痴呆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言语障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尿酸(UA)对代谢综合征(MetS)发生的影响,为Met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基线)和2022年均在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排除基线体检数据符合MetS诊断的人群。根据基线UA水平采用四分位数法分别将男性和女性体检者分为4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UA对MetS发生的影响。结果:共纳入体检人群2 930例,其中男1 366例,女1 564例,中位年龄44(33,55)岁。男性和女性体检人群的MetS发生率均随基线UA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增加(P<0.05)。女性体检者调整年龄后,以U1为参照组,U2、U3、U4组引起MetS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是1.210(95%CI:0.720~2.304)、1.728(95%CI:1.073~2.784)、2.177(95%CI:1.366~3.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男性体检者随基线UA四分位数的增加发生MetS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男性体检者预测MetS的基线UA最佳临界值为323.5μmol·L-1,女性为253.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