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总结1973年1月至2007年底手术切除的205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全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3例、浸润性肺结核19例、空洞性肺结核53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45例、结核瘤或干酪性肺炎48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27例、毁损肺10例。按照支气管结核分型,I型30例、Ⅱ型91例、川型50例、IV型34例。结果全肺切除术15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胸改术)32例、肺叶切除术106例、肺叶切除术+胸改29例、支气管袖状成形术14例,其他手术9例。全组临床治愈率93.0%,手术并发症率为11.2%,手术死亡率为0.05%。结论虽然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是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手术可提高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不愈的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46例外科诊断明确的结核性支气管狭窄采用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型术。支气管成型术包括肺叶状成型术,总支气管楔形切除术及总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结果46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得到治愈,无残端和吻合口瘘;痰菌全部转阴;无狭窄复发。结论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肺切除是常规的治疗方法,支气管成形术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24例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术前确诊率为37.5%(9/24)。行肺叶切除术20例,全肺切除术4例,19例同时行肥厚胸膜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8例(33.3%),分别为胸腔出血1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包裹性液气胸2例,肺不张2例。术后随访22例,患者无肺曲菌球病复发。结论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病变肺叶及肥厚胸膜是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388例肺结核外科切除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当前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总结胸外科1999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388例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全组浸润肺结核116例,结核球或干酪性肺炎85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66例,肺结核合并曲菌球形成18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28例,结核性毁损肺75例。结果全肺切除术95例,肺叶切除术217例,气管或支气管成形术11例,其他手术65例。外科切除临床治愈372例治愈率95.9%,并发症33例发生率为8.5%,手术无死亡。结论虽然肺结核是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外科手术可提高重症和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前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总结胸外科1999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388例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全组浸润肺结核116例,结核球或干酪性肺炎85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66例,肺结核合并曲菌球形成18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28例,结核性毁损肺75例。结果全肺切除术95例,肺叶切除术217例,气管或支气管成形术11例,其他手术65例。外科切除临床治愈372例治愈率95.9%,并发症33例发生率为8.5%,手术无死亡。结论虽然肺结核是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外科手术可提高重症和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耐多药肺结核18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总结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1月共行肺结核手术906例,其中MDR—PTB188例(20.8%),手术200例次,2次手术12例;肺叶切除85例次,肺叶切除并袖式及气管、支气管成形16例次,全肺切除48例次,余肺切除术3例次,支气管胸膜瘘(BPF)瘘管修补术5例次,胸廓成形并BPF修补22例次,脓胸剥脱并BPF修补6例次,开窗引流9例次,肋床引流5例次,右总支气管节段切除1例次。术前均行有效个体化抗结核治疗2—3个月。结果术中死亡率为0.5%(1/200)。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3.2%(6/187),其中呼吸衰竭和心肌梗死各2例,肾衰竭和大咯血各1例。并发症率为13.9%(26/187),BPF11例,占并发症的42.3%(12/26)。所有患者术前痰菌均为阳性,术后阳性2例。随访时间6.7年(3个月至15年)。术后继续术前的抗结核方案治疗3—18个月。结论对持续痰菌阳性、病灶已局限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在有效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肺结核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及经验。方法2000年-2006年,252例肺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全肺切除术17例,复合肺叶切除术10例,肺叶切除术148例,局限性肺切除术77例;空洞性病变86例,结核球或干酪灶115例,支气管病变或肺不可逆病变32例,毁损肺19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痰菌阴转率92.9%,一次手术治愈率92.5%,复发率4.0%,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1例(4.4%),结核播散6例(2.4%)。结论肺切除术是治疗特殊类型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但应准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肺叶切除术是指那些内科治疗效果不好,长期痰菌阳性,纤维厚壁空洞,一侧肺毁损、支气管扩张以及反复咯血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者,进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虽然,目前用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胸肺叶切除仍是临床目前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这种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稍有不慎易引起并发症等。因此加强术前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从外科护理方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报告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的35例中气管狭窄2例,支气管狭窄33例。全肺切除14例,肺叶切除13例,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3例,右全肺切除加气管下段部分切除2例,主支气管节段切除1例,右全肺切除加气管成形术1例,气管切开、气管下段肉芽肿摘除术1例。结果术后效果良好,无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再狭窄和手术死亡。结论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性狭窄,将狭窄之气管、支气管连同受累肺叶一并切除并加气管或支气管成形术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咯血的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患者,行全肺切除1例,肺叶切除30例,肺楔形切除11例.术后仍有少量咯血5例,术后胸腔内出血而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肺不张、胸腔积液4例,切口感染2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 (9/42),治愈率88.1% (37/42).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和长期反复少量或中量咯血的综合治疗措施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手术原则以择期手术下肺叶切除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1.
空洞清除术治疗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通过外科手段治疗内科无法根治的复治耐多药菌阳重症空洞型肺结核的有效途径。方法 1981 ~1998 年6 月采用空洞清除术治疗复治耐药空洞型肺结核104 例。切除覆盖在空洞外侧的肋骨后段,游离相应部位的带蒂肋间组织,剪除空洞外侧壁,彻底清除空洞内容物,刮出新鲜创面,有机酸杀灭可能残留的结核分支杆菌,将准备好的肋间肌瓣填充于空洞残腔内,缝合固定。结果 104 例中出院时治愈103 例(990 % ) ,其中一次手术治愈101 例(981 % ) ,好转1 例(10 % ) 。随访98 例中,复工率96 % ,无手术死亡和复发者。结论 空洞清除术设计合理,是治疗内科无法根治的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空洞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地位、适应症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我院外科1987~1997年手术的空洞性肺结核3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疗效满意,手术治愈率96.9%。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我国消灭慢性传染源和解决空洞性肺结核病人复治失败以及严重后遗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5例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经纤支镜空洞内灌注含抗结核药物凝胶配合全身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在痰结核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支气管黏膜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贫困地区空洞性肺结核的流行状况,为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结核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基比、环比发展速度及季节指数对四川南充2个国家级县2001-2009年报告的空洞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2个国家级贫困县空洞性肺结核报告率在2006年以前呈上升趋势,2006年报告率达到最高,为7.00/10万;2006年后逐年下降,2009年报告率为最低,为1.49/10万;报告的空洞性肺结核病患者中涂阳患者占87.5%,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集中在20~60岁;各月份均有发病,6月份发病达到高峰。结论空洞性肺结核病患者中涂阳比例较高,2001-2009年2个贫困地区空洞性结核病防治已取得一定效果,仍需加强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初治空洞肺结核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初治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短程化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初治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中发热49例,咳嗽50例,乏力、盗汗32例,白细胞总数升高40例,痰涂片结核菌阳性17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46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肺野40例。完成6个月化疗后,病程10~30d者空洞治疗有效率77.8%(28/36),病程30~60d者空洞治疗有效率44.4%(8/18)。结论 初治空洞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于空洞吸收。  相似文献   

16.
肺曲菌球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2001-2005年武汉市结核病院收治的40例肺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 结果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7~61岁,平均37.7岁.40例中支气管扩张症和空洞型肺结核37例,肺囊肿2例,空洞型肺癌1例;咯血33例,反复间断小量咯血(<20 ml/次)27例,大咯血6例;咳嗽、咳痰5例次;发热、盗汗3例次.40例患者均无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史.术前、术后曲菌球的诊断符合率为60%(24例),原发病的诊断符合率为40%(16例).手术切除肺叶39例,全肺切除1例.死亡1例.随访1年,仅1例抗曲霉治疗6个月,余均未按要求服药.除2例大咯血患者复发外,余均痊愈. 结论 肺曲菌球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及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多数患者可出现反复小量咯血.术前曲菌球和原发病诊断较困难.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是否应首选手术或预防性手术有待商榷.出院后的抗曲霉治疗似乎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空洞内置管介入治疗重症空洞肺结核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和治疗意义。方法32例重症空洞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用3VHPThZAk/15VPaTh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16例配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空洞内置管引流注入抗结核药的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并完成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临床观察治疗组痰菌阴转率75.0%(12/16),病灶显著吸收率62.5%(1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8%(7/16)和31.3%(5/16)(P均<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56.3%(9/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3%(5/16)(P<0.05)。空洞闭合率和空洞缩小率2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小的薄壁空洞和干酪空洞的闭合率较高。空洞内仍然存在液平的比率治疗组为9.1%远低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空洞内置管引流注入抗结核药是治疗重症空洞肺结核的一种新方法,与其他介入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安全、微创、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由于病例数尚少,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空洞性肺曲菌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误诊为肺结核而长期抗结核治疗无效,甚至导致肺毁损,经手术切除病变肺叶或经支气管肺活检术,病理确诊为慢性空洞性肺曲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慢性空洞性肺曲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慢性咳嗽、疲劳不适,严重者出现气短.影像学显示空洞出现在肺上叶,且进行性增大,有时为多发.组织学检查在空洞内可找到真菌菌丝,周围肺组织有慢性炎症和肺纤维化,伴有胸膜肥厚.结论 慢性空洞性肺曲菌病是慢性肺曲菌病的一种亚型,临床上少见,常见影像学特点是肺内空洞进行性增大,组织学检查在空洞内可找到真菌菌丝,治疗上需积极抗真菌,必要时可手术.  相似文献   

19.
驻京部队住院肺结核31年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驻京部队住院肺结核病变化特点,为部队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72-2002年驻京部队住院肺结核病例进行抽样调查,每5年抽查1年.结果 调查驻京部队住院肺结核1 404例,男性87.7%~95.0%;干部30.2%~39.4%,战士51.6%~59.2%,职工3.9%~13.3%;平均发病年龄28.5岁,≥60岁组2002年比1972年增加1 010%,年均递增7.7%;平均住院天数由1972年的196.8 d下降为2002年的43.9 d;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无明显变化,原发型肺结核下降79.0%,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下降70.0%,结核性胸膜炎上升127.5%;病灶范围≤5/6、6/6的分别下降71.8%、59.5%;肺结核空洞发生率下降58.6%,痰菌阳转率下降54.5%;实施短程督导化疗比传统标准化疗疗程缩短2/3,治愈率由85%提高到98%,5年复发率由7.5%降至1.5%.结论 驻京部队实施的现代结核病防治技术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