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n^2+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n^2+处理都能够提高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当M矿浓度为1.0mg/L、1.5mg/L时,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4.32%、71.92%。不同浓度的Mn^2+都能够提高小麦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最大荧光产量Fm,ETR,NPQ及qNP,当Mn^2+浓度为1.0mg/L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8%,6.20%,32.09%,6.62%,0.93%。1.0—1.5mg/L的Mn^2+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及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品系“鄂35816”幼穗愈伤组织中得到了Ⅱ型胚性愈伤组织。根据愈伤组织的状态和生长速度提高继代频率,可促使I型向Ⅱ型胚性愈伤组织转变,并保持植株再生潜能;1.0-2.0mg/L,2,4-D、CaC.2H2O3.0mmol/L和KH2PO43.0mmol/L的组合有利于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3.
水稻仙粳杂种四倍体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一种极端类型粳亚种的二倍体杂种为材料,杂种幼穗的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四倍体植株,幼穗在含不同浓度的2,4-D和KT的培养基上愈作组织的诱导率不同,2,4-D为2.0mg/L,KT为1.0mg/L,愈伤组织和诱导率最高,达55.6%,秋水仙碱在500mg/L的浓度加倍效果最高,达40%,同时比较分蘖斯秧苗和萌发种子的诱导率,仍以愈伤组织和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对杂交水稻的生理作用及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的不同时期用不同度烯效唑喷施叶片,通过考查秧苗素质和测定生理指标及产量,表明在第一段秧田的1叶1心期和寄秧15d后两次用100mg/L烯效唑自理可培育出多蘖壮秧,秧苗移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杂交水稻育秧施用烯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温室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在果实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1)和磷酸二氢钾(KH2PO4)对果实的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单株平均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地球葡萄幼果膨大期相隔22天,经100mg·L-1的GA3和600mg·L-1的KH2PO4处理能提高单株产量16.4%和14.7%,在果实第二次膨大期喷施200mg·L-1的PP3331能提高单株产量9.0%,对果实的含糖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对大豆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75mg/L 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可以明显抑制大豆叶片 光呼吸,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量。同时还测定了其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情况,在75mg/L 下叶绿素含量增加尤为明显。 这将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喷施“矮多穗”可缩短基部节间长度 ,增加茎秆充实度 ,提高植株抗倒力 ;喷施“矮多穗”后 ,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 ,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就不同喷肥量和喷施时期的应用效果看 ,适宜喷施时期为起身期 ,适宜用量为 5 0 - 10 0 g/ 6 6 7m2  相似文献   

8.
以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同步糖化发酵高浓度乙醇,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底物浓度、尿素、糖化酶、液化酶、MgSOa、pH值、CaCl2、KH2PO4,8个因素进行2水平12次试验,研究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发现,底物浓度、尿素、糖化酶和KH。PO。的添加量是影响发酵的重要因素,最佳发酵条件是底物浓度38%、尿素0.15%、糖化酶1.45AGU/g、KH2PO4 0.07%。在最佳发酵条件下,乙醇浓度达到17.21%(v/v)。  相似文献   

9.
BN-2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棉花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BN—2调节剂,其结果:棉花现蕾期和开花期喷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2—4mg/kg浓度下,增产皮棉27.5—294.0kg/hm^2,增产效果显著;在适宜时期和浓度下叶面喷施BN—2,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品质;跨长比CK增加0.1—0.8mm,纤维强度比CK增加0.3-1.5cN/tex,伸长率变化不大,马克隆值降低,纤维整齐度明显提高,棉花纤维手感明显改善.BN—2适宜使用时期为现营期到开花期,使用浓度为2—4mg/kg。  相似文献   

10.
三十烷醇(TA)乳粉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997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后,五六年来在福建省水稻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幼穗分化2—3期和孕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2 mg/L TA一次,能促进稻株生长发育,提高碳、氮代谢水平,增加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晒干率等。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干谷0.964 t/hm2,增产率为15.4 %,并能改善品质。据多年多点多次的验收、考种和测产的数据表明,其增产效果稳定,重现性好。不仅产出/投入比高,而且具有无毒害、无污染、成本低、效益高和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对增加粮食产量和发展无公害农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Ca~(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水稻幼苗进行不同水平Ca2 + 处理 ,结果表明 :缺钙和加 0 75~ 10 5mmol/LCa2 + 处理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无明显影响 ;缺Ca2 + 会降低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加Ca2 + 能增加水稻幼苗根冠比和根系活力 ;加低浓度 ( 0 75~ 1 5mmol/L)Ca2 + 可增加水稻幼苗的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促进水稻幼苗生长 ;加高浓度 ( 5 5~ 10 5mmol/L)Ca2 + 则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对水稻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菌株紫红曲霉No.1-18-54液态发酵生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对比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其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大米粉9%,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2%.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腺苷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响应面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腺苷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用两水平因子实验对培养基组分酵母粉、玉米浆、KH2PO4、MgSO4、(NH4)2SO4对产苷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子为酵母粉、KH2PO4和(NH4)2SO4。根据实验结果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选定合适的浓度作进一步试验,然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通过实验发现当酵母粉15g/L,KH2PO4 6g/L,(NH4)2SO4 10g/L时,腺苷产量达到7.42g/L,比优化前的5.77g/L提高了28.6%。  相似文献   

14.
Cd2+对条斑紫菜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条斑紫菜中叶绿素a含量、光合作用强度、SOD活性、P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6项指标参数,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Cd2+对条斑紫菜的胁迫作用.结果表明,用较低浓度Cd2+处理时,条斑紫菜的6项指标参数值均较对照组有一定的提高;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6项指标参数值均开始下降,其中,处理浓度为5~100 mg/L时,光合作用强度、POD活性逐渐下降;处理浓度为10~100 mg/L时,叶绿素a含量、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下降;处理浓度为20~100 mg/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条斑紫菜对Cd2+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但高浓度的Cd2+对条斑紫菜具有明显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脯氨酸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设置土壤加砷0、5、10、30、50和100mg kg-1共6个水平的盆栽大豆试验,测定大豆生长期间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砷污染影响大豆的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的影响随生长期而不同,在结荚期,土壤加砷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高砷水平降低了叶绿素a与b的比值;在鼓粒期,高砷水平增加了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的最大增加率分别达119.8%、111.0%、105.6%和117.2%.在大豆结荚期,土壤加砷30~100mg kg-1使大豆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了23.4%~31.4%,而所有加砷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加砷使大豆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10.7%~46.6%.总之,土壤砷污染会通过影响叶绿素的构成和含量改变大豆光合作用、降低大豆抗逆性和破坏大豆抗氧化系统来妨碍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研究野生型与stn7突变体在光合性能上的差异.实验包括检测种子萌发状况、用脉冲幅度调制成像荧光计IMAG-MINI测量叶绿素含量、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量SPAD值以及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并用photosynthesis软件拟合光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结果显示,WT和stn7植株的种子萌发情况和SPAD值几乎无差异,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显示WT的光合性能比stn7植株高,叶绿素a/b和光响应曲线的结果得出WT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光响应曲线结果还显示高光强下,stn7植株光合速率较高.本文研究发现STN7激酶在调节水稻的光合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球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影响小球藻生长的NaHCO3、NaNO3、KH2PO4、维生素等4种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NaHCO30.10g/L,NaNO30.225g/L,KH2PO40.005g/L,pH6.0.另外,适量添加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也会明显提高藻的产量.流加培养可以促进小球藻生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脱落酸对檀香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半年生檀香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脱落酸(ABA)(0、1、10、100 mg/L)对檀香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脱落酸(1 mg/L)可以显著增强檀香幼苗的苗木质量指数(QI),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a(Chl a)含量,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 较低浓度的ABA处理后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所提高,檀香幼苗的生物量积累也得到增加。随着ABA施用量的增加(10~100 mg/L),檀香幼苗生物量、QI、Pn、Chl a含量等均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幼苗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结果说明:低浓度的外源ABA可通过提高檀香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檀香幼苗的长势和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指数显著增强; 实验验证以1 mg/L的A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原料粒度对磷酸镁水泥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原料粒度对新型磷酸镁水泥(MPC)水化硬化过程的影响规律.首先,以一定量不同粒度的烧结氧化镁粉(MgO)和磷酸二氢钾(KH2PO4)搭配并掺入不同量的缓凝剂硼砂(Na2B4O7.10H2O)配制MPC.然后,测试MPC浆体3h内半绝热温升曲线、凝结时间和MPC硬化体的强度,并分析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MgO粉和KH2PO4的粒度对MPC水化硬化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MgO粉和KH2PO4的颗粒粒径减小,早期水化反应速率加快,凝结时间缩短;但对于抗压强度并非颗粒越小其值越大,在最佳MgO粉和KH2PO4粒度范围内,MPC硬化体抗压强度最高.同样,对一定粒度MgO粉和KH2PO搭配的MPC浆体,在硼砂适量时,MPC硬化体才能具有适宜的凝结时间、水化反应速度和较高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5、10、15和20 mM) Na2CO3溶液对水稻幼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水稻光合荧光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随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PSⅡ的潜在活性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电导率、丙二醛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总之,在Na2CO3胁迫下,低浓度的Na2CO3会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高浓度的Na2CO3对水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