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状况及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从2006~2008年在某院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20岁以上完成全部项目检查并且资料完整的17402例,分析BMI分布以及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健康体检人群肥胖者占11.0%,超重者占36.4%,正常体重者占48.6%,体重过低者占4.0%。男性BMI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BMI最高峰在40~55岁年龄段;女性BMI最高峰在50岁以上年龄段;男女性均随着年龄的增加BMI呈增高趋势,高血压、高血糖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也随着BMI的增高而升高。BMI分布与相应高血压(r=0.981,P﹤0.01)、高血糖(r=0.972,P﹤0.01)和心电图异常(r=0.949,P﹤0.01)检出率之间存在等级相关。结论 BMI与高血压、高血糖和心电图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现患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中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三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社区防治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对抽取的1017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临床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中老年人群中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检出率经标化后分别为53.07%、27.75%和6.22%;至少患有一种疾病的中老年人占总人群的62.44%;男性50~54岁是体质指数(BMI )和腰臀比阳性(WHR )检出率最高的关键年龄段,55岁~59岁是三病检出最高的危险年龄段.女性三病、BMI 和WHR 的检出率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BMI、WHR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对慢性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中老年人是三病的危险人群,控制体重和减少腹部脂肪是降低三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现患情况。方法对1462名体检人员的一般资料及血压、血糖和血脂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现患率为21.8%,新诊断者占31.6%,过去确诊的高血压患者63.4%血压控制不达标;②糖尿病现患率为9.4%,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减低现患率为12.5%,48.9%的糖尿病患者为首次确诊,过去确诊的糖尿病患者78.6%血糖控制不满意;③高脂血症现患率为41.5%,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分别是16.6%和12.9%。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现患率基本上呈随龄递增趋势;体重指数(BMI)愈大,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愈高。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影响本组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年龄增大和体重增加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朱泾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质指数(BMI)、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流行现状,探讨BMI与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今后更好地制定辖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对该镇7,69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其中男性3,611名,平均年龄为(70.95±5.40)岁;女性4,079名,平均年龄(72.94±5.97)岁。体检内容包括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69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BMI为(24.03±3.49)kg/m~2,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35.70%、11.78%、45.47%、11.61%和25.85%。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检出率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城镇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BMI在超重、肥胖范围内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高于BMI在正常范围内人群。结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辖区老年人健康生活干预,控制体重,尤其是针对城镇中的女性,应作为重点健康教育干预对象加以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增加对合肥市体检人群蛋白尿检出率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体检中心大于20周岁、BMI≥18.5kg/m2人群的体检资料,分析BMI增加与蛋白尿检出率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蛋白尿检出率分别为1.98%,3.07%和5.27%;eGFR中重度降低检出率分别为0.76%,1.19%和1.4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增加是蛋白尿检出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4,95%CI:1.039~1.282,P<0.01).结论 BMI增加与合肥市体检人群蛋白尿检出率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医院体检中心1017名健康体检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重检出率31.37%,肥胖检出率4.92%;随BMI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亦增高.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关系密切,需采取早期有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008年和2009年北京某单位干部年度体检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预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询问被检人群的既往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除确诊2型糖尿病者均统一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和负荷后2 h血糖、空腹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分别计算2年的MS检出率.结果 2008年MS检出率为22.34%,2009年为40.69%,增加18.35%.MS检出率随年龄和BMI的增长而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高甘油三酯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25者的检出率2008年分别为52.95%、31.88%、29.79%、48.59%,2009年分别为67.48%、51.50%、45.32%、65.03%;2009年较2008年增加的各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净增率分别为14.53%,19.62%,15.53%,16.4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后,BMI和甘油三酯的增长是影响MS检出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某单位干部人群具有较高的MS及其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并呈快速增长趋势,MS的各组分检出率均明显增加,高血压和肥胖影响了半数以上的人群,BMI的增长尤需关注.  相似文献   

8.
马倩 《智慧健康》2023,(22):13-18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500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高血压检出率,以高血压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高血压危险因素。结果 5000例体检者中共检出1267例高血压患者,检出率为25.34%且男性多于女性(P<0.05)。男、女高血压检出率随着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的降低而增加;但在老年(50~69岁,≥70岁)、肥胖、糖尿病(DM)、血脂异常(LDL-C升高、HDL-C降低)人群中男女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加、BMI增加、FBG增加、TC升高、TG升高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体检的人群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年龄、BMI等均为可能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郑州市老年人群糖尿病 (DM )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 ,抽取城乡样本 80 0人 ,按照WHO的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结果 郑州市老年人群DM和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分别为 9.5 %和 2 0 .75 % ,且随体重指数 (BMI)的增大而增高 ,体力活动强度增加而降低 ,DM家族史阳性者患病率高于阴性者 ,城镇高于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加强 6 0岁以上老年人群DM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体重指数对10年累积高血压发病危险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队列人群基线(1992年)BMI水平及10年(1992-2002年)BMI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于199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和首都钢铁公司地区35~64岁人群进行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持续10年对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进行随访.在2002年对相同人群再次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两次调查资料完整,且对基线无高血压的2115人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35~64岁人群10年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4.8%.随着基线BMI水平的增加,10年后高血压的累积发病率呈增加趋势(P<0.001),男女两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在45~54岁组和55~64岁组,随着基线BMI水平的增加,10年高血压的累积发病率也呈线性增加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组的高血压发病危险是BMI<24 kg/m2组的3.6倍;10年BMI水平每增加1 kg/m2,累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17.5%.1992年和2002年BMI均正常者中有22.0%的人发生高血压,1992年和2002年BMI均判为肥胖者中有56.3%的人发生高血压.结论 BMI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基线BMI水平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