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进行分析,把具有良好效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中,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强化文化氛围、无意识熏陶和有效应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干预弱化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让"网瘾"大学生成为"网创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培育系统最主要的载体,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却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发挥。本文从隐性教育、文化、科技知识及网络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有效实现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隐性课程的特质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隐性课程的施教与受教机制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发展功能。高校应重视和充分开发、利用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反思高校在疫情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理论任务.疫情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又不同于以往的、一般形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它借助疫情的特殊性实现了对网内、网外关系的超越.它也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网络翻版,而是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平行化趋势、教育主体从灌输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换推到了顶点.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抓住了"00后"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但将隐性的"隐"替换为了引导的"引".因此,疫情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师作为彻底的引导者的一次全方位启发教育.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一环,其教育实践模式也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相较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95后""00后"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重阻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的被提及并逐步的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文章从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高校社团教育功能入手,结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和案例研究,提出高校社团这一载体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以及可持续性,更亲近于现代大学生等特征的合理展开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提升实效性的合理举措。  相似文献   

6.
隐性教育是大学生易于接受并对其影响深入持久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必要,同时也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实施网络环境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把握网络话语权,善于展示人格魅力,熟练运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7.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品德意志,从而形成一定的品德行为的过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隐性知识的来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思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结果是人的文化心理层的改变。根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我们认为它具有导向———同化功能、激励———完善功能和发展———规范功能。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阐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后,在分析高职院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功能后,提出微博是适合高职院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提出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四个角度来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价值观念多样化发展的形势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价值性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树立了价值自信,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应从强化理论自信、功能自信、方法自信、力量自信等方面着手,强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国家"奖助贷"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社会助学金等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统称。"奖助贷"作为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和成长成才的重要物质保障,是经济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环境下,要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加强隐性教育,激发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同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服务性,教育主体不仅需要主动深入网络而且能够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并开展抛题式教育实践,将学生有效引向思政教育网站,达到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显性教育路径与隐性教育路径的有机统一。显性教育路径要求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有机结合、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隐性教育路径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开放多元,思想意识也日益活跃,致使思想政治显性教育的优势逐渐丧失,隐性教育的作用则逐渐凸显。针对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教育者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挖掘隐性教育资源,推动显性与隐性教育深度融合;建设隐性教育平台,努力营造隐性教育氛围。通过分析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探索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不是强制粗暴的灌输,而是将教育目的隐藏起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区别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模式、教育对象三个方面。高职院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它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效果,能够弥补高职院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当下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社会化程度高,自信张扬、叛逆性强,我们一贯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日益减弱.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重视和加强自我内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尝试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相关路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上,一直存在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不良倾向,显性教育在现实环境中如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确实存在其实效性.但是,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自主选择性等特点,决定了显性教育的局限性.在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得出隐性教育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探索其有效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能否合理开发运用载体,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载体巧妙结合,是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发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流于表面、网络载体开发不够、社会实践不够吸引人、心理咨询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文章提出了合理开发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但在我国,对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者不够重视,开发力度不够,为了使"隐性课程"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建设,这就需要教育者提高认识,改进方法,使"隐性课程"真正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白显良撰写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架构基本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为逻辑出发点,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与"显"作为立足点,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体育精神的融合实践性。该书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科学水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实效性三个维度,全方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把握、历史考察、理论支撑、存在类型、要素特性、过程分析、机制运行、建设实践等方面。将体育精神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挖掘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20.
隐性教育法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隐性教育法的功能和特点在于 :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和浸润功能 ;教育方式的"非正规"形式及弥散功能 ;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及合力功能 ;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及自我教育功能。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法的确立不仅有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依据 ,而且是当今时代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有效方法。隐性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 :1.与社会大环境因素相结合的隐性教育方式 ,包括与文明环境及其建设活动相渗透、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相结合、与文化因素相配合。2.与小环境因素相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