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报告1例由肝外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反复出血的病例,经协和医院确诊并手术治愈。病历摘要患者:女,16岁。自3岁起发生呕血及黑便,每次持续3~5天,每数日至数月一次,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3.
周黎黎  阳新 《新疆医学》2007,37(6):97-98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 portal hypertension RPH)是因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的胃脾区域静脉压力升高的病理状态。现将我科1991-2005年收治的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向东  王素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54-1055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6岁,主因“慢性贫血16年,反复呕血黑便7个月余,加重2d”于2008年3月1日入院。患者缘于1992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纳差、腹胀,于外院诊断为“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予加强营养、抗贫血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但是病情经常反复,贫血时轻时重。于2007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黑便症状,伴头晕、心悸、全身乏力、出汗。住某医院经B超等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经制酸、止血、输血、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后,出血终止后出院,在家休养。2d前,因为饮食不当,  相似文献   

5.
对7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及 X 线所见进行了分析。本病由原因不明的肺内细小动脉阻塞形成,较为罕见,多发生在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胸片显示右室肥大,肺动脉段膨隆,右下肺动脉增粗(平均宽度21.6mm)。然而,远侧肺动脉纤细,肺野清晰,透光度增加。诊断本病须排除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有时需进行心导管检查以除外轻微隐匿的先心病。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该院1993年10月-2005年5月收治的13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13例中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9例,其中慢性胰腺炎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胰腺肿瘤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脾源性2例,其中脾包虫1例,脾静脉狭窄1例;其他包括结肠转移癌1例,肾周脓肿1例。13例中有1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有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13例均行脾切除手术,其中2例加行贲门血管离断手术,总有率在100%。结论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以胰源性痰病引起门静脉栓塞为最常见原因,在诊断上关键在于提高对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认识,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同时行脾切除手术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腺位于肝外门静脉循环枢纽,胰腺的病变可直接影响门静脉系统,尤以与脾静脉关系更为密切,它可以导致孤立性脾静脉血栓形成,以致脾静脉血回流障碍,脾脏内压力升高,脾脏肿大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此类门静脉高压症中,诊断上容易误诊.我们诊治4例,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慢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高压症14例。选择性动脉造影是明确脾静脉、门静脉梗阻或血栓形成,及显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主要方法,本组13例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28%病人并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并发出血者应施行脾切除、断流术,无出血者宜随访观察。本组平均随访3.5年,13例仍存活,无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前门静脉比较罕见 ,自 192 1年Kinght[1] 首次报告以来 ,至 1990年Fernandes[2 ] 报道共 63例 ,以后又相继有 14例报道[3~ 6] 。作者近年遇到 2例合并多种畸形的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导致十二指肠梗阻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患儿 ,女 ,14d。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脾静脉受周围病变脏器压迫或脾静脉血栓形成,使脾静脉血流受阻所致。本病少见,约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本文报告5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诊断问题。 1 病例介绍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17~66岁,平均38.4岁,其临床资料见附表。 2 讨论脾静脉直径约0.5cm,在胰腺后上缘走行。胰腺的炎症、囊肿或肿瘤等可累及脾静脉产生脾静脉血  相似文献   

11.
12.
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15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门静脉高压症 (portalhypertensioninchildren)大部分为肝前性 ,主要由肝门静脉血管畸形和炎症引起[1] 。 1993年至 2 0 0 2年 ,10a间共收治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15例 ,采用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3~ 13岁。全部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状。腹水 7例 ,消化道出血 14例 ,其中 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症状。肝功能多属正常或有轻度损害。其中 1例患儿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AST)为 4 5u/L(正常值为 0~ 4 0u/L)。患儿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378…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继发食道静脉曲张是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及病因有一定特点,处理方法应根据特点研究。我院小儿外科自1963年10月~1980年1月共收治了14岁以下儿童门静脉高压症25例,其中16例(占64%)伴有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现将处理经过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小儿门静脉高压症以肝前型为主,病变主要在门静脉,故手术治疗不宜选用门、腔静脉分流术。10岁以内的病儿,血管口径不够大,经常不能进行有效的脾、肾静脉分流。等待病儿长到8~10岁以后,再考虑进行分流手术。对于反复大出血的病儿来说,这无疑是比较被动和消极的。自从Marion及Cla-tworthy介绍了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以下简称肠、腔静脉)分流术后,为病儿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天奇  赫军  邹全庆  梁中晓 《广西医学》2000,22(6):1306-1307
肝外门静脉高压症有肝前型及肝后型两种(1),比较肝内门静脉高压症而言,其并不太常见.对其处理需视病因及具体病情具体分析而定.我院近两年来曾收治4例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及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其中对2例BCS及1例海绵样变所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本文结合此3例报告,对肝外门静脉高压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常规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6.6-2010.4在我院经外科常规手术治疗的93例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病例,其中肝癌行不规则切除59例,行射频热毁损术59例;门脉高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41例,行脾切除术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30例,行脾动脉结扎术22例。结果:随访2月-3年,肝部分切除同时行脾动脉结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围手术期发生肝衰竭死亡1例;开腹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行脾动脉结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肝癌切除组常规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66.3%、52.9%,死亡原因依次是肝癌复发、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射频消融组常规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67.1%、50.3%,死亡原因同肝癌切除组。结论:术前病情不同,行外科切除与射频消融相比,两种治疗措施的疗效没有差异性,个体化治疗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关键。肝脏移植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最佳治疗手段。如适应症选择得当,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同时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肺隔离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肺先天性畸形,通常发生在肺下叶,隔离的肺组织由主动脉或主动脉分枝发出的异常动脉供血,并与正常的肺组织有功能上的分离。本文报导了我院从1964年~1977年291例肺切除病例中收集的7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临床资料7例中男5例,女2例。最大年龄24岁,最小年龄只有3岁。症状出现时间最短者仅两个月,最长者14年。7例病人均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史,胸闷、胸痛也是常见的症状。查体:患侧胸部叩诊短调,听诊呼吸音减弱,偶尔有干湿性罗音。X 线检查:5例发生在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图1—2),1例发生在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另外1例发生在右肺上叶前段。因为没有进行血管造影术检查,术前均未发现异常血管。7例病人中5例术前诊断为肺囊肿继发感染,1例诊断为肺动静脉瘘,另1例诊断为右肺下叶肺大疱。上述病例在肺叶切  相似文献   

18.
报告7例眼球铁锈症,均为男性单眼。叙述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和治疗经过。1例有视神经萎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中央血管、睫状血管系统充盈迟缓和充盈倒置。描述1例铁异物存留眼内29年眼组织的病理改变。1例晚期发生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眼球摘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选用肠、腔(右髂总)静脉分流术治疗5例小儿门静脉高压症。介绍了手术指征及手术操作技术。术后随访3~33个月,3例存活者未再发生出血。2例死亡,其1例中死于“脑炎”,1例死于大出血。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自1981年至1990年收治的肝泡状棘球蚴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12例,并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原发病是预防这一并发症的首要措施;手术切除主要病变加有效的化疗对提高泡状棘球蚴病的治愈率,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