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琦 《数学之友》2023,(13):43-45
结构化教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单元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明晰对应的数学知识本质,形成可靠的认知体系结构,帮助学生从数学视角去观察、研究数学现象.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改的新形势,深入解读与运用2022年版课标思想,深描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基本要义,单元整合设计对结构化教学的作用,探寻结构化视角下单元设计策略等环节的策划与实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整体知识结构,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加速数学学科素养的积淀.  相似文献   

2.
“生长数学”理念下的结构化教学可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体现了以生为本、让知识与生命共同成长的理念.生长数学结构教学,可以通过一图一课,促进自然生成;通过问题关联,彰显结构化教学;通过自主探究,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新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有一点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指出:懂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数学文化有一定了解并持包容态度.说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提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和渗透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教学出现“大单元”的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以一种规范化、结构化的方式,助力小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而且提出了过程性目标,注重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课标》不仅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课标》多次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再创造""发现法"与"启发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青年教师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高中)后向作者提出一个问题:《课标》中为什么不提“启发式”教学了?这个问题促使作者对《课标》中有关教学过程的提法进行思考。作者认为《课标》中有关教学过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1]P2)“教师要以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1]P111)总之,《课标》中提倡的是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发现法”的教学过程。于是有人就问“再创造”,“发现法”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异同?下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将数学核心素养定义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为学生创造有趣的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独特之处.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单一、趣味性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论述了“美”与“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策略,希望为教师引导学生“识数学之道”,创造有趣课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0.
葛余刚 《数学之友》2014,(12):28-29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更喜欢生动活泼、有趣直观的事物,而单纯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一个有效的情境,可以使数学知识富有趣味性、生活味,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现实教学中教师对情境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情境流于形式,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使情境失去它应有的价值.鉴于此,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希冀通过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既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又将学习内容融进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1]概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下面借苏教版选修2-1的教材内容“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谈谈自己的概念课教学.  相似文献   

12.
吴志峰 《中学数学》2023,(15):53-55
<正>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启发学生思考,掌握数学内容的本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堂学习评价有利于教师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判断一节课是否能达到课标的学业水平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评价.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立体几何轨迹问题”教学为例,对课堂进行学习评价.1 拟定课堂评价标准为了落实课标所提出的学业水平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强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通过合适的整体教学,帮助学生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题一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课程结构方式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通过对一个经典试题的“化整为点”“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等操作,实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思考、多维表征等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整体数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整体—局部—整体”的学习过程,探索并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教师以大单元为背景设计章节起始课,充分发挥章节起始课的整体统领作用,引导学生整体架构,让学生在学习中“溯源析流”.  相似文献   

15.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是数学的教与学过程应当特别关注的基本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进一步跟进和落实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苏州市教科院于2016年6月15日在苏州实验中学举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在本次活动中开设了一节公开课“阿波罗尼斯圆”,在积极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教学感悟,也从中体会了如何尝试去为“理解”而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唐荣喜 《中学数学》2012,(12):22+24
使用教材:苏科版《数学》八下7.1生活中的不等式 一、情境串设计说明 生活中的不等式原型很多,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这些点状、分散的素材加以优化整合,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内部相关联的情境,形成情境串,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堂情境设置的杂乱无序. 基于以上思考,在我校举办的省立项课题“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研究”中期评估会期间,我在设计苏科版《数学》八(下)7.1“生活中的不等式”这节课的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学生感兴趣的“刘翔跨栏”的实际问题开始,围绕“刘翔跨栏”的主题情境,创设与刘翔有关的真实有效的情境串,使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的思维之河自然流淌.教学中,围绕情境串通过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和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比较归纳、观察发现,鼓励学生思考、探索生活中所包含的不等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说理”课堂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之一.“说理”课堂旨在通过有效的数学交流,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改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学生会“算”不会“说”的现象,落实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本文从学生会“算”不会“说”的成因、“说理”课堂的内涵与实践意义、“说理”课堂的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说理”课堂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进行生活中基本数学问题的计算,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珠心算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基于此,本文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手,针对如何通过珠心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出几项策略,与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1问题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同时,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有学者在系统研究“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链”的基本概念,给出了问题链设计的基本流程,其目的主要是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数学关键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重知识重现,轻系统梳理”、“重教师评讲,轻学生反思”、“重练习数量,轻思维提升”的问题.“读思达”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数学阅读、数学思考、数学表达的能力,让数学复习课充满促进学生不断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