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汪家硕 《数学通讯》2023,(11):16-19+41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关注,充分利用一些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加强此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建模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数学建模的课堂实践,并给出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视域,采用叙事探究和主题质性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数学建模素养的内蕴导向和培育策略,提出了数学建模素养的四维内蕴隐喻:鲜活数学经验的积淀、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数学方法论的润泽以及数学观及其学科情感的培育.建议从课程建设、教与学策略和师资优化三个方面构建建模素养培育体系.对当前中学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提出了预设性展望,将数学建模研究作为促进与深化数学建模素养培育的一种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爱民 《中学数学》2023,(18):27-28
促进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是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建模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初中生空间想象与数学运算、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促进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育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关研究并不多.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经过三年的实践与尝试,从三个层面设计了数学建模课程,提高了建模课程的实效性,发展与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相似文献   

5.
李向丽 《中学数学》2023,(9):24-25+35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统计”单元中使用大单元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的统计知识观,提升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整体把握.本文中以“统计”单元教学为例,引领学生真正投入到数学的大单元学习中去,从而有效落实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运算等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将数学建模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与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探索学科素养培养的方向,立足数学文化——高尔顿钉板,来探索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尝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相似文献   

7.
数学底层思维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以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是人们面对自然和社会中纷繁多样的现象和问题时,所展现的自发的、不依赖监督的、融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方式.作为国家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底层思维的良好载体,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建模对高中生构建数学底层思维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例给出教学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其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是重中之重.通过数学核心素养来对数学试题进行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来实现对初中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结合数学试题来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中基于知识建模图的理论对2021年数学高考题中的建模题目进行分析,探究数学建模素养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建议,致力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珣 《数学之友》2022,(3):17-19
伴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高考数学试题的考查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更广阔、更深远的要求.本文以导数试题为例,剖析所蕴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思路.在有关导数的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将数学文化融入平时教学中,把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运算、建模等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数学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潘竹树  李祎 《数学通报》2022,(10):39-43
“关键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学科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1].培养关键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素养中起着最本质、最核心作用的理性思维,形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在某一主题下融合多个关键能力的培养.笔者以“最短路径问题”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例,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孙玲 《数学之友》2020,(8):64-65
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课堂观,以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来升级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等素养.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数学概念较多,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入当代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穷级数教与学的过程,探索如何通过启发式和问题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主动探寻善于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的素养,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准确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培养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洪静 《数学之友》2023,(4):76-78
在数学解题中发现,学生常因模型意识不强、对模型理解不深而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经历数学模型的“形成—建立—求解”的全过程,以此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唐强 《数学之友》2022,(3):14-16
数学阅读题包括材料阅读和内容考察两个部分,其题目设置具有逻辑性、思维层次性和表达性,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给出了数学阅读题的三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吴炳文 《数学之友》2023,(19):11-12+16
数学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与数学有关的六大基本素养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项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相结合.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提出可尝试适当采用GGB软件、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新建构;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等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已经作为一项国家奠基工程被放在中国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并获得了教育界的共识.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数学创新思维及其培育应该成为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一项统领性和贯穿性的重要任务.数学创新思维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综合性地展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并且是衡量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作为数学素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8.
阮春兰 《中学数学》2020,(6):18-20,23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的观点.他解释说,数学的眼光就是抽象,数学的思维就是推理,数学的语言就是模型.这个观点与近几年提出的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是高度吻合的.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专家提出的数学素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下面以笔者近期开设的"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为例,谈谈我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过程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应用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也是最能体现学科综合素养的题型.笔者首先从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分析入手,然后探究数学建模与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数学建模视角下的应用题教学研究,并总结出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作为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概括能力弱,不能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建模能力有限,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