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等离子体在表面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表面技术领域中应用等离子技术的诸种现代工艺及其工作原理;讨论了等离子体在这些工艺过程中的行为作用,由其引发形成的工艺与产品的特点,以及这些工艺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该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表面稳定性,适用于汽车部件模块的铝合金材。在该铝合金材的表面上具有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等水合磷酸氢盐,作为该水合磷酸氢盐可以列举出磷酸一氢铝、磷酸二氢铝等,该水合磷酸氢盐不会对铝合金材的成形性、粘接性、化成处理性、涂装性、耐蚀性等产生不良影响,使铝合金材对于表面特性的经时变化的表面稳定性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主要论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金属材料表面强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各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日本专家研究成功一种铝制零件表面着色新技术,该项技术只需使用一种金属盐,就能将铝的阳极氧化膜层着上蓝、绿、红等任意颜色。其着色工艺过程是:首先将铝制零件在磷酸和硫酸的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在含有磷酸等的电解液中用低电流密度进行电解,最后再放入含有金属盐(可用铁、镍、钴、锡等任何  相似文献   

5.
铝材及铝制品的化学抛光处理(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承才 《轻金属》1996,(2):52-57
当前,铝材及铝制品的化学抛光工艺不下200种,其中大部分都取得了专利,但在工业生产中获得实际应有的只不过20余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磷酸-硫酸溶液、磷酸-硝酸溶液、磷酸-硝酸-醋酸溶液、硝酸-氟化物型溶液、碱性溶液等的抛光工艺。  相似文献   

6.
树脂自硬砂型对球铁件表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用对甲苯磺酸和磷酸作固化剂的树脂自硬砂型对球铁件表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对甲苯磺酸作固化剂的树脂砂型生产球铁件时,会在铸件表面出现片状石墨层;用磷酸作固化剂的树脂砂型生产球铁件时,当磷酸加入量过多或旧砂反复使用时,会在铸件表面出现磷共晶组织。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氢在表面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氧化氢在表面技术工艺中获得了越来直工广泛的应用。回顾了过氧化氢近十年余研究概况,介绍了它在电镀,化学镀铜,表面处理,印制电路几方面中的应用,提出了使用过氧化氢应注意的问题。还列出了44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传统渗碳、渗氮及表面淬火工艺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基础上,简单综述了传统工艺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应用的工艺优缺点及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新型表面形变强化、高能束流表面强化、表面冶金强化、表面复合强化及表面纳米强化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表面形变强化中的喷丸强化工艺、高能束流表面强化中的激光表面淬火与电子束表面淬火工艺及表面冶金强化中等离子喷涂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表面复合强化技术和表面纳米强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尤其是将表面复合强化技术中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与新型工艺、新型工艺与新型工艺的多种复合工艺的相互结合及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稀土在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稀土在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中应用研究的大量结果,表明在表面处理工艺中引入适量稀土元素,可起到改进工艺条件、提高材料性能、延长零部件寿命、降低能耗等作用,而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十年中,用于加热和表面处理的辉光放电工艺在许多工业领域取得了愈来愈有价值的应用,其应用范围从微电子元件的处理和光学应用到表面硬化和沉积耐磨的薄膜与涂层。虽然通常,辉光放电过程的物理细节及其所形成的涂层或表面层的微观结构不完全清楚,然而只要适当调整王艺条件就能产生用一般常规方法难于得到的各种有用组织。新近的例子有沉积高耐磨的氮化钛涂层和钛制零件的等离子氯化。本文将评述这些工艺的基本区别和应用,并指出一些进一步发展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机械零件的光饰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军 《表面技术》1998,27(2):46-47
振动光饰工艺是一项用途很广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介绍机械零件的振动光饰工艺、光饰磨削量,以及轴承、汽车、仪器、仪表、纺机、电镀等行业应用该项工艺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2.
磷酸改性处理后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磷酸改善氢氧化铝粉体热稳定性的工艺及修饰处理对粉体形貌与物相的影响,并探讨磷酸提高氢氧化铝热稳定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及磷酸浓度的加大均有利于氢氧化铝热稳定性的提高,当磷酸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与时间分别取90℃与75min时,可使氢氧化铝中结晶水的初始失去温度由192℃提高到211℃;磷酸提高氢氧化铝热稳定性的原因可能是磷酸与氢氧化铝反应所生成的耐热铝盐包覆在氢氧化铝颗粒的表面;所研究的修饰工艺没有改变粉体的三水铝石结构,但磷酸处理会使粉体颗粒长大,并且还会有大尺寸团聚粒子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电火花毛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火花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最新应用-电火花毛化技术,并具体阐述了毛化工艺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并通过实验对这一工艺方法的机理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铝材及铝制品的电解抛光处理(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萍英 《轻金属》1997,(1):58-61
对磷酸溶液对电解抛光工艺作了全面的阐述,该法是美国巴特尔纪念学院于40年代初开发的,目前在美国用的较少,但在其它国家仍广为利用,在工业生产中,此法主要有于取代工业纯铝及铝合金在阳极氧化处理前的机械光处理,当前应用磷酸型溶液电解抛光溶液的总酸浓度为50% ̄95%,抛光溶液粘度对抛光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种涂层超导体镍基带的电化学抛光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小涂层超导体镍基带表面的粗糙度。该方法包括:①以磷酸与丙三醇的体积比为95~105:0.1~0.5,配制电化学抛光液,其中,磷酸的浓度为85%;②以步骤①配制的电化学抛光液作为电解液,以涂层超导体镍基带作为阳极材料,不锈钢作为阴极材料,浸没在电化学抛光液中,接通电源,在5~10V电压,0.3~1A电流中进行抛光,时问控制在10~60min;③抛光后,将涂层超导体镍基片清洗、吹干。该工艺处理后的镍基带表面粗糙度大约为十几纳米,能够满足涂层超导体制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孟成  赵运才  张新宇  王鑫  何扬  张峻 《表面技术》2022,51(8):179-202
超声滚压表面强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表层后处理工艺,利用预置初始静压力和动态超声冲击力耦合的方式对材料表层进行往复加工,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光整效果,获得更深的表面纳米硬化层和有益的残余应力。首先介绍了超声滚压技术的加工原理和特点,然后从试验影响参数、数值模拟、性能应用、复合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超声滚压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工艺参数(静压力、超声振幅、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进给量、滚压次数和覆盖率)的择优对材料组织与性能之间的调控效果具有明显改善作用,通过对试验研究中的工艺进行数值模拟,选取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材料表面完整性。重点综述了超声滚压处理对金属材料在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等方面的改善效果,以及其他工艺辅助超声滚压技术对材料性能提升的协同调控作用,通过对超声滚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能够实现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形成、有益残余应力的转化和表面显微硬度的提升等方面的协同效果,从而改善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耐磨性、耐冲蚀性和耐腐蚀性等。最后总结了现有超声滚压表面强化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即进一步结合工程产品需求和应用领域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推动超声滚压表面强化技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离子注入技术的原理和主要特点,综述了离子注入技术改善材料性能的各个方面,列举了该工艺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摩擦堆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堆焊在常规摩擦焊中引人其他形式的运动,拓展了摩擦焊的应用范围。采用摩擦堆焊可以得到大厚度、基本无稀释、组织致密、性能可靠的堆焊层,而且堆焊效率高。该技术在刃具制造、航空材料连接上得到应用。介绍了摩擦堆焊的工艺特点,综述了其研究发展历史,并指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磷酸溶液电解抛光工艺作了全面的阐述,该法是美国巴特尔纪念学院于40年代初开发的,目前在美国用的较少,但在其他国家仍广为利用。在工业生产中,此法主要用于取代工业纯铝及铝合金在阳极氧化处理前的机械光处理。当前应用磷酸型溶液电解抛光溶液的总酸浓度为50%~95%,抛光溶液粘度对抛光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镀锌层磷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华 《表面技术》2009,38(6):65-66,96
为在镀锌层表面获得抗蚀性强、与涂层附着好的磷化膜,在镀锌层表面处理液中加入Fe^2+和Ni^2+,并加入磷酸(85%)、硝酸钠、氧化锌、氟化钠等,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一种可获得高附着力的镀锌层磷化成膜工艺,其工艺条件为:1.4g/L Zn^2+,0.6g/L Mn^2+,25g/L PO4^3-,20g/L NO3^-,1g/L F^-,成膜时间10min,温度35—4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新的镀锌层磷化工艺可在镀锌层表面形成均匀、致密、抗腐蚀性强的磷化膜,可用于取代传统的镀锌层磷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