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乙烯气相聚合Ziegler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兴  杨萱  吴杲  王海华 《石油化工》2003,32(2):116-120
研究了组分为TiCl4/MgCl2-ZnCl2-SiO2/AlR3的Ziegler负载型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并分析了催化剂的基本组成。结果表明,淤浆聚合催化活性9 7~14kg/g,气相聚合催化活性6 9~14kg/g,聚合产物堆密度0 23~0 30g/cm3,20~200目颗粒质量分数为90%~95%。乙烯与1-丁烯共聚合催化活性大大提高,丁烯质量分数为10%时,催化活性高达26kg/g,共聚产物熔点、结晶度随1-丁烯含量增加而下降,而支化度则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淤浆法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红旭  郭子方  周俊领 《石油化工》2007,36(11):1119-1122
对一种新型高活性BCE-Ⅰ催化剂进行聚合评价,对BCE-Ⅰ催化剂及其制备的聚合物进行表征。与参考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催化活性、氢调敏感性和丁烯共聚等对聚合物的密度和堆密度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烯淤浆聚合工艺条件下(氢气分压0.28MPa、乙烯分压0.45MPa、温度80℃、时间2h),BCE-Ⅰ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为50.9kg/g),BCE-Ⅰ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具有很大的堆密度(达到0.36g/cm3),明显高于参考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的堆密度(0.31g/cm3);BCE-Ⅰ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的粒径分布窄,细粉含量少,在高氢分压条件下(氢气分压0.68MPa、乙烯分压0.05MPa),140目以下细粉的质量分数约为12%,远低于参考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中140目以下细粉的含量(质量分数约为36%);同时BCE-Ⅰ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和丁烯共聚性能均优于参考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化学反应法高效载体钛催化剂 ,主催化剂制备的加料顺序为MgCl2 、n -C4H9OH、i-Bu3Al、TiCl4,然后与i-Bu3Al组成高活性催化体系。用此催化剂进行乙丙共聚 ,常温常压下催化效率可达 190kg/g以上 ,聚合反应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催化活性高 ,较钒体系提高 2 0倍以上 ;共聚反应催化效率大大高于乙烯、丙烯各自均聚的催化效率 ;丙烯在此催化体系下具有比其它催化体系更高的共聚活性。  相似文献   

4.
氯化镁/二氧化硅复合载体型Z-N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3种MgCl_2/SiO_2复合载体型Zielg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结果表明:在m(SiO_2):m(MgCl_2)=1:1时,所得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较高。该催化剂在n(Al):n(Ti)=100:1时,均聚活性可达3.72×10~3g/(g·h),且聚合速率稳定,衰减缓慢;可以生产密度为0.933~0.885 g/cm~3的聚乙烯;其氢调敏感性较好,随氢气分压的增加,聚合物M_w在(78.1~23.0)×10~4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自制镁-钛系PEC-1催化剂的乙烯均聚性能、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共聚合性能、氢调敏感性等聚合性能。结果表明,PEC-1催化剂的聚合活性优于对比催化剂;氢调敏感性较好,改变氢气分压可获得熔体流动速率可控且为0.058~3.486 g/min的聚合物;乙烯与1-己烯共聚性能显著;使用PEC-1催化剂可制备出粒径主要集中于150~300目的聚合物;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属速率衰减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茂钛化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和三异丁基铝组成催化体系 ,在 2L和 1 0L反应釜中进行苯乙烯本体间规聚合规律的研究。在苯乙烯单体转化率大于 50 %时 ,也能得到粉状的、易于后处理的高间规度 ( >96% )聚苯乙烯产物。即使在较低的铝钛比条件下 ,茂钛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也可大于 1 32kg/g,相对分子质量在 4× 1 0 5~ 1 0× 1 0 5 之间可调 ,并考察了搅拌桨型 ,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另外对三异丁基铝的加入对茂钛催化剂催化效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SiCl4、PPh3促进的MgCl2 -SiO2 -ZnCl2 为载体 ,TiCl4/Ni(acac) 2 为主催化剂的A、B型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研究了SiCl4、PPh3对乙烯气相聚合的影响 ,发现SiCl4能大幅度提高催化效率 ,PPh3使催化效率出现峰值。用DSC、IR、1 3CNMR对聚合产物进行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 ,TiCl4/Ni(acac) 2 组成的复合催化剂较单一Ti系催化剂的聚合产物熔点、结晶度、密度、相对分子质量明显降低。添加PPh3的B型催化剂获得了支化度为 3~ 5的支化聚乙烯 ,表明B型催化剂具有一定的低聚和原位共聚功能。  相似文献   

8.
专利文摘     
用于烯烃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 ,它是在有机交联剂的存在下 ,将铝氧烷负载在镁化合物上得到的。该催化剂组分与茂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后 ,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而且所得聚合物的颗粒型好 ,可以得到球形的聚合物 ,粒度分布窄。 /申请号 :CN0 0 1 2 82 6 8,公告号 :CN1 3 5 8771A ,分类号 :C0 8F4/6 0 6 ,公告日 :2 0 0 2年 7月 1 7日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  相似文献   

9.
在乙烯淤浆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中,加入了不同的给电子体,得到了孔容为0.298 mL/g,比表面积为326.6 m2/g,平均孔径为32.45×10-10m的高效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氢调敏感性和乙烯/1-丁烯共聚性能,并与催化剂BCH和催化剂RZ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二甲醚为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形态好,催化活性最高(41.1 kg/g),所制备的聚合物堆密度为0.34 g/cm3,100μm以下细粉质量分数为1.24%,低聚物质量分数为0.64%,催化剂的综合性能优于催化剂BCH和催化剂RZ。  相似文献   

10.
在SiO2载体中引入分子状态的MgCl2后再负载TiCl4,制备了高活性的用于乙烯与1-己烯淤浆共聚的双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SiO2-MgCl2。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n(TiCl4)∶n(MgCl2)=10,滴加TiCl4温度为-25℃,n(C2H5OH)∶n(MgCl2)=2.4,m(SiO2)∶m(MgCl2)=1。用激光粒度分析仪、SEM和WAX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和结晶情况进行表征的结果显示,催化剂的粒径在20~45μm之间,较均匀;且颗粒形态呈球形。当催化剂中Ti的质量分数为5.1%时,该催化剂可高效催化乙烯与1-己烯进行淤浆共聚,催化效率达1.59kg/g,乙烯-1-己烯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104g/mol,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6.3,呈宽分布。  相似文献   

11.
使用由烷基镁(MgRR′)制备的载体催化剂,研究了乙烯和1-丁烯共聚合的动力学行为和共聚单体组成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活性高于均聚。在制备载体过程中加入的电子给予体对载体的活化起着重要作用。随共聚单体中1-丁烯含量的增加共聚合活性增加,共聚物中丁烯含量增加,而结晶度、密度及熔点均降低。使用本法制备的载体催化剂,可得到来度为0.8805-0.9158g/m ̄3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用13C-NMR测定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组成及链段分布,结果表明,乙烯/1-丁烯共聚物是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Unipol聚乙烯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分子量诸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乙烯分压和催化剂加料速率两个新变量的、用于表征聚合物分子量(MI)的稳态模型:lnMI=A0+A1/T+A2ln(A3+∑ijAixj)利用工业装置上的操作数据对模型中诸参数进行估值。将该模型用于实际产品MI值的预测,计算值与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7%。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工业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双催化剂体系乙烯二聚和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Ti(OBu)_4/SiO_2-AlEt_3乙烯二聚催化剂与TiCl_4/LlgCl_2-AIEt_3乙烯聚合催化剂组成的双催化剂体系,使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并与乙烯就地共聚生成LLDPE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预二聚时间及两个催化剂投入量之比,使体系中1-丁烯浓度至少在1小时之内基本保持稳定,从而得到组成稳定的LLDPE。  相似文献   

14.
负载乙基桥二氯二茚合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影响乙基桥二氯二茚合锆负载的各种因素。试验证明载体硅胶处理和助剂甲基铝氧烷的负载是决定负载乙基桥二氯二茚合锆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负载过程中加入有机交联剂可使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载锆量提高47%~68%。当Et(Ind)2ZrCl2浸渍液浓度在10~20μmol/ml,负载6~12h时载锆量最大。载锆量为0.55%~0.60%的负载Et(Ind)2ZrCl2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多段气相法制备聚乙烯-聚丙烯-无规乙丙共聚物原位合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高效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多段气相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乙烯-聚丙烯-无规乙丙共聚物(PE-PP-EPR)原位合金。该原位合金为粒径大且分布窄、流动性好、形貌好的球形颗粒,兼具很好的抗冲强度(不小于80.4kJ/m2)和很高的弯曲模量(不小于1.1139GPa),所设计的4段聚合工艺(丙烯预聚、乙烯均聚、丙烯均聚和乙丙共聚)能在较宽的范围内调节PE-PP-EPR原位合金的组成及其分布。实验发现,PE-PP-EPR原位合金的组成及其分布受乙烯和丙烯混合气压力以及乙烯和丙烯混合气组成的影响较大。合金的机械性能与合金的组成及其分布密切相关,而合金的组成及其分布直接受聚合条件的控制,所以聚合条件对合金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钼负载型催化剂上乙烯与2-丁烯歧化制丙烯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载体负载Mo催化剂的乙烯和2-丁烯歧化制丙烯的反应性能,考察K、Mg和La等金属助剂和P、B、F和Cl等非金属助剂对Mo基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表明K、Mg和La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在较低反应温度下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Mo/Z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60~70℃、1 0MPa和乙烯/2-丁烯摩尔比1 5~3的条件下,MgMo/Z上的乙烯和2-丁烯歧化反应连续进行120h,2-丁烯转化率为60%~90%,丙烯选择性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孙敏  许学翔  纪洪波  赵伟  景振华 《石油化工》2003,32(10):873-876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MgCl2-SiO2/MAO,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乙烯均聚、乙烯和1-己烯共聚及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80℃时活性可达4.68×106g/(mol·h)。不同助催化剂对活性的影响规律为MAO>MMAO>TiBA>TEA。乙烯和1-己烯共聚时,催化活性提高,聚合温度70℃,1-己烯体积分数为8%时,活性可达3.61×106 g/(mol·h),共聚物的熔点、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和堆密度随1-己烯含量增加而下降。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时,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活性下降,共聚物的熔点、结晶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合成LLDPE的气相聚合Z-N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于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中Ti(OBu)4组分含量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随Ti(OBu)4含量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增大并出现一最大值。研究催化剂催化乙烯/1-丁烯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1-丁烯共聚性能,催化效率在1-丁烯摩尔分数为5%左右达到最大值。用DSC和13CNMR分析和表征共聚产物,发现制备的共聚产物中单体链节序列分布具有一定的嵌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