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肝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Bax、Bcl-2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肝肾细胞Bax表达较模型组下调,Bcl-2蛋白上调,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MSC+G-CSF组24h点后Bax含量,48h、72h点Bcl-2含量,24h/48h点后细胞凋亡指数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和G-CSF组各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肝脏和肾脏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M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并评分,测定Bax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血清中TNF-α、IL-6、AMY、CRP含量,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治疗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水平和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MSC+G-CSF组48、72h凋亡指数及24、48,72h Bax蛋白含量与MSC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血清TNF-α、IL-6、AMY、CRP含量24h/48h后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MSC+G-CSF组48h/72h各指标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与G-CSF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胰腺的损伤,可能与MSC的抗炎症及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张利昉  叶蔚 《浙江医学》2018,(7):772-775
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和对损伤细胞的修复功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且取材方便,是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BMSCs移植治疗慢性胰腺炎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旨在概述BMSCs在慢性胰腺炎研究中的进展及不足,证实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治疗作用,为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纯化、扩增、鉴定小鼠MSCs,用CCl4灌胃制备稳定的小鼠ALF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SCs经尾静脉移植入实验组小鼠体内,对照组小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小鼠的活动、对外界反应及存活情况,检测2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并进行病理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脏白蛋白(ALB)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培养的MSCs 75.27%处于G0-G1期,而且MSCs强表达CD44,表达率为88.71%,基
本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将MSCs移植入ALF小鼠体内后,实验组小鼠术后7 d生存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25%)(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肝细胞坏死程度及炎细胞浸润等明显轻于对照组;7 d后实验组小鼠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 d后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ALB表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骨髓MSCs移植能明显改善ALF小鼠的肝功能,提高其生存率,提示骨髓MSCs移植对小鼠ALF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 240只SAP大鼠分为对照组、SAP组、干细胞组、动员组及联合组,各组再平分为术后12、24、48、72h组。干细胞动员组用G-CSF液动员3天,干细胞组一次性静脉注射MSC液,联合组动员加注射MSC。记录大鼠的病死率,肠黏膜上皮细胞的Chiu评分,凋亡蛋白Bax、Bcl-2基因水平,细胞凋亡指数AI,比较联合治疗效果。结果各组72h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肠黏膜上皮损伤程度较轻,联合组48h后Chiu病理评分与单独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AI及Bax蛋白水平随时间延长较SAP组下调,Bcl-2蛋白水平上调,联合组与干细胞组、动员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动员组与干细胞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静脉移植与动员能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能有效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小肠黏膜的损伤,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6.
任明山 《安徽医学》2005,26(4):345-346
近年来,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已成为治疗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一种新的临床治疗策略。然而,该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却因较易发生移植-宿主病(GVHD)、供体一移植物排斥和不完全性T细胞复原而明显降低。因此,自体或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成为了优先考虑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大多数慢性肝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进入失代偿后将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供体短缺以及移植后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移植疗法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具有一定的效果。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移植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和治疗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胰腺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较好;然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多伴有胰腺的出血、坏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慢性胰腺炎多伴有胰腺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及治疗理念的不断进步,胰腺炎的治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目前仍没有一种真正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治愈此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的特性,同时还具有多向分化、定向迁移、组织修复的能力。此外,MSCs对炎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由此可见,MSCs可能对胰腺炎所致的炎性损伤同样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 缺血心肌内移植早期对心肌细胞凋亡、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 贴壁培养方法分离培养Wistar 大鼠MSC,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结扎后30min 随机分为MSC 组( 于梗死边缘分4 点心肌内注射1×106 /0.1ml 的MSC,10 只),AMI 组( 同法心肌内注射PBS 0.1ml,10 只),假手术组(SHAM 组,5 只).监测细胞移植后72h 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TUNEL 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SHAM 组相比,AMI 大鼠血流动力学恶化,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均显著降低,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1.6% 和18.9% ;MSC移植减少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32% 和51%(P 均<0.01),但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及左心室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P 均>0.05).结论 MSC 移植早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但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张慧  张瑶 《黑龙江医学》2011,35(5):338-340,34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获取大鼠骨髓,随机分为两组:细胞移植组心肌内注射MSCs,培养液组心肌内注射细胞培养液,另取正常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对3组大鼠移植前及移植后4周进行心功能测定。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细胞移植组心肌组织内可见MSCs,与培养液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肌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 MSCs移植可以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为改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和脐血间质干细胞(CMSCs)联合移植治疗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3月对269例DMD患者行自体BMSCs和CMSCs联合移植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均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10 μg/kg,2次/d,皮下注射动员骨髓干细胞4 d,于第5天行骨髓采集术,局部麻醉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00~180 ml.将采集的骨髓液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单个核细胞2.0×109,用Uitra cul Ture 培养液调节细胞数量为1×105/ml~1×106/ml,接种于75 mm2培养瓶中,24 h换液,7~10 d后收集全部细胞,总数为4.0×108/ml~1.5×109/ml.将BMSCs移植到患者四肢近端肌肉内.采集脐血80~16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CMSCs.将CMSC(1.0~4.8)×107细胞悬液,经静脉缓慢输注,每5~7 d 1次,共3次.移植后6个月对患者的肌力、步行10 m和推轮椅10 m所需时间、肌酸激酶水平、肌电图等进行观察.结果 269例患者移植后6个月时随访,218例患者(81.0%)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细胞移植后235例患者复查心肌酶谱,其中188例(80%)患者步行10 m及推轮椅10 m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肌酸激酶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下降(P<0.01).51例患者复查肌电图,32例(62.7%)患者波幅不同程度增高,运动单位增多,多相波减少.47例患者复查大腿肌肉磁共振成像,肌肉影像较移植前变化不明显.结论 BMSCs和CMSCs移植治疗DMD,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使DMD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肌力有所提高,肌酸激酶较移植前下降.移植后复查肌电图波幅不同程度增高,运动单位增多,多相波减少.MSCs移植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DMD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SAP并肾损害组(S组)、褪黑素干预组(M组)。光镜下观察胰腺、肾组织病理改变,对肾组织病理损害评分;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肌酐(Cr)、丙二醛(MDA)含量及肾细胞凋亡指数。评估褪黑素对SAP并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与脂质过氧化、肾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S组随造模时间延长病理损伤逐步加重,M组相同时间点。肾脏病理损害均较S组减轻(P〈0.05);与S组比较,M组相同时间点血清AMY、Cr、MDA含量及肾细胞凋亡指数均降低(P〈0.05);S组及M组中MDA与血清Cr、肾细胞凋亡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褪黑素对SAP相关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肾脏细胞凋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单次链脲霉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培养液,移植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至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测定大鼠血糖变化,评价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由17.58±2.46 mmol/L降至5.94±2.25 mmol/L,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不同途径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在慢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移植后细胞在肝脏组织内的存活、分布情况。方法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利用携带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P3代BMSCs,建立四氯化碳慢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不同途径移植GFP标记的BMSCs,移植后维持四氯化碳肝损伤,1月后处死大鼠,行肝脏功能相关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检测,观察肝脏局部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胶原纤维染色和荧光分布情况。结果不同途径BMSCs移植对大鼠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纤维化肝脏功能无明显改善,移植后GFP标记的BM-SCs均可向损伤肝脏迁移或停留,不同途径移植的BMSCs在肝脏内分布不同。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无明显治疗作用,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模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5 d龄SD乳鼠20只,平均分为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和对照组(DMEM组)两组,每组各10只大鼠,制备急性心急梗死模型后,观察组大鼠行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照组大鼠注射无血清DMEM,移植1个月后,观察两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LVEF分别为(73.45±9.17)%、(43.26±6.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镜下均见左室瘢痕组织形成,有新生血管生成,并出现左室重塑特征,观察组大鼠心脏改变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血管密度分别为(45.69±4.28)、(17.41±3.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观察其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无菌分离骨髓干细胞;将36只同种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细胞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分四点注射BMSCs细胞悬液,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周边注射等容积BM SCs完全培养液。通过心肌组织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血中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 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观察BM SCs移植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细胞移植组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中CK、LDH、M DA水平,提高血中SOD水平。[结论]BM SCs移植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