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表现形式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鼻咽部病理证实,并有明确颅底或颅神经受损症状的鼻咽癌患者86例。经颅底及鼻咽部轴位T1WI,T2WI和冠位、矢位T1WI扫描。47例行增强后轴、冠、矢位T1WI扫描。结果 侵犯翼突者56例,斜坡54例,卵圆孔(包括蝶骨大翼)28例,岩尖27例,枕骨1例。71例有2个以上联合病变。表现形式有:①正常颅底骨皮质无信号带中断;②骨髓内T1高信号脂肪影被肿瘤信号代替;③骨内病灶强化;④穿过颅底神经孔的条状强化影。有颅内侵犯者44例。结论 MRI是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CT和MRI在鼻咽癌局部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局部侵犯患者6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鼻咽癌侵犯颅底和鼻咽部的检出率。结果:MRI对鼻咽癌侵犯颅底的检出率(55.0%)高于CT(20.0%)(P<0.05),对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副鼻窦、咽旁间隙、头长肌、海绵窦的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CT和MRI在鼻咽癌局部侵犯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但MRI在鼻咽癌侵犯颅底和鼻咽部的检出率上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放疗前后比较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49例颅底骨质破坏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MRI的变化。结果49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颅底骨质破坏;MRI可见肿块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骨髓高信号消失及压脂增强后明显强化。经放射治疗49例患者均呈放疗后状态。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对鼻咽癌TNM分期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颅底侵犯的MRI表现特征,评价MRI检查对其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有明确颅底或颅神经受损临床症状的40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侵犯翼突(包括翼腭窝)16例,斜坡11例,卵圆孔(包括蝶骨大翼)13例,岩骨尖4例,枕骨2例。19例有2处及以上联合侵犯病变。表现形式有:正常低信号的颅底骨皮质不完整;骨髓内T1高信号脂肪影消失,被肿瘤信号代替;骨内被侵犯病灶异常强化;穿过颅底神经孔的条索状强化影。有颅内侵犯者19例。结论: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及评估MRI增强扫描在鼻咽癌放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随机选取来我院随访复查的86例鼻咽癌的患者,其中15例侵犯口咽(T2),50例侵犯翼内肌(T3),21例侵犯翼外肌(T4)。有70例患者颈部淋巴结变得肿大(其中:一侧肿大的患者有17例,两侧都肿大的患者有53例),剩余16例病患的淋巴结未呈现肿大的状态。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性的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果:选取的86例患者经放射性治疗1-6个疗程后,对他们再一次进行增强MRI扫描,(1)发现1例侵犯口咽(T2),5例侵犯翼内肌(T3),1例侵犯翼外肌(T4);(2)较以前而言,有78例患者的病灶范围缩小,放射线治疗的效果达90%,边界也变得更加清晰,侵犯的范围逐渐缩小,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也变少了;(3)与放射性治疗之前相比,有6例病患的变化不大。结论:MRI扫描可以将病灶经放射性治疗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更加清楚的显示出来,在临床上能够很好的用于评价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在放疗靶区勾划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颅底侵犯21例,均行CT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依据CT扫描图像(A组)、MRI扫描图像(B组)及CT联合MRI图像(C组)分别勾划放疗靶区。结果A组放疗靶区体积〈C组放疗靶区体积〈B组放疗靶区体积。结论CT联合MRI可准确反映出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范围及程度,可作为鼻咽癌颅底侵犯放疗靶区勾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咽Ca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21例经穿刺活检诊断的鼻咽Ca,均作MRI半扫(T1WI/T2 WI/STIR/DWI)及T1WI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肿瘤病灶均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主要起源于咽隐窝,其次是鼻咽侧壁及顶壁;大部呈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STIR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少数肿块伴坏死;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病灶多为条块状,呈浸润生长,患侧咽隐窝消失,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变形,咽旁间隙外移.部分肿块向口咽腔、鼻后孔生长.可见头长肌、翼内肌等肌群受侵,颅底斜坡、岩椎等骨质破坏,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转移.结论:鼻咽Ca的MRI影像特点鲜明,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侵犯相邻结构的MRI与CT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鼻咽癌侵犯周围结构进行MRI与CT比较分析,评价MRI相对于CT对1992福州分期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初诊鼻咽癌42例,在CT和MRI上分别评价各个解剖部位的受侵情况;并按照RTOG推荐的分区标准,将颈部分为Ⅰ-Ⅵ个区进行评判;按照1992福州分期,作CT与MRI的对比。结果MRI对于口咽、颅底骨质、海绵窦、鼻窦、颞下窝等侵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使47.6%的T期发生了改变,23.8%的N分期发生了改变,26.2%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MRI在显示鼻咽癌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能为临床准确地勾画出放疗靶区,指导合理的治疗。为了让MRI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必要尽早出台MRI的临床分期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术(MRI)增强扫描在判定鼻咽癌(NPC)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NPC患者54例,均于根治性放疗前后行鼻咽、颅底、颈部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放疗前后肿瘤病灶范围、形态及对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变化。结果:放疗后经MRI增强扫描复查,49例NPC患者原发灶范围不同程度缩小,提示根治性放疗总有效率达90.74%,此外,影像结果显示肿瘤病灶边界较之前变清,侵犯范围有所缩小,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其淋巴结直径均有所减小;剩余3例较放疗前无明显变化,2例肿瘤范围增大,颈部淋巴结退缩不明显甚至增大,并向颅底侵犯。结论:MRI增强扫描可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作出有效判定,进而有利于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MR平扫和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MR平扫与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及肿瘤外侵程度判断上的准确性,期望对单纯MR平扫与MR平扫加增强扫描在直肠癌的应用作出评价。方法 收集了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间临床诊断为直肠癌行MRI直肠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共33例。采用MR平扫与薄层增强扫描等多个序列来观察直肠癌的外侵程度与范围。并应用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对MR成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直肠癌的分期:在手术及病理诊断肿瘤限于黏膜下层以内的6例T1期肿瘤中MRI作出了准确诊断5例,1例高估为T2期,故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其中在平扫T1、T2加权像时有2例认为T2期,但3D薄层增强成像1例作出了准确判断。1例仍判断错误(假阳性)。T3期的23例中,MRI平扫T1和T2加权像时诊断正确的21例。2例假阴性低估为T2期,其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100%。而有薄层增强扫描的18例病人其诊断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T4期的病例共4例,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均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符合,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MRI总的分期准确率为90.9%。结论 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及对肿瘤外侵深度的判断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成像对斜坡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斜坡转移瘤的MRI表现,评价MRI对斜坡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oshiba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2例斜坡转移瘤患者行颅脑或颈椎T1WI,T2WI和增强扫描。结果:斜坡转移瘤MRI发现斜坡骨质信号异常,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病变范围表现为局限于斜坡、斜坡和颅底受累,合并脑转移、颈椎转移等多种形式。原发肿瘤分别为肺癌6例,鼻咽癌4例,乳癌2例。结论:MRI能够对斜坡转移瘤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准确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赵佛容  刘华英 《华西医学》1996,11(2):208-209
外科疼痛护理进展赵佛容刘华英综述华西医大附一医院外科疼痛——外科术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对机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地干扰着疾病的愈后及伤口的愈合,以及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对疼痛的进一步认识,对术后疼痛的有效处置已受到了人们...  相似文献   

14.
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20例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分别用直肠表面线圈及体线圈进行多个轴位的TSE T1、T2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价值.结果直肠表面线圈MRI对前列腺癌检查的准确性(85.0%)、敏感性(85.7%)、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2.3%)均高于体线圈MRI扫描检查.结论用直肠表面线圈MRI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前列腺图像,提高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结合体线圈,可提高对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并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例共380例,所有患者在放疗结束后进行6月至3年的随访复查并接受至少1次以上磁共振检查,常规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68例行DWI扫描。结果在复查过程中,共有32例证实为放疗后复发,复发的肿块形态不规则,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明显强化,其中19例伴有新发颅底骨质破坏,12例伴有新增淋巴结肿大。复发肿块DWI呈高或稍高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为(0.96±0.08)×10~(-3) mm~2/s;无复发者DWI大部分呈等、稍高信号,部分呈稍低信号,其ADC值为(1.31±0.16)×10~(-3) mm~2/s,二者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增强和DWI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垂体大腺瘤的MRI表现及其生长特点。材料与方法:搜集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使用GE Vectra 0.5T MR扫描机,行SE序列常规矢状位T1WI、冠状位T1WI、T2WI及质子加权成像,必要时再作轴位扫描。42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实质性肿瘤T1WI为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质子加权像为稍高或高信号。囊变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血为T1WI、T2WI均高信号。增强后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生长特点多向鞍外发展:鞍隔突破,视交叉、三脑室受压;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棉窦受累等。结论:MRI具有对不同组织有较好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的特点,可以反映肿瘤向各个方向的生长情况,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的MRI表现——附18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磁共振表现及蔓延和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观察鼻咽癌及向周围结构侵犯和转移的MRI表现及规律。结果肿瘤位于侧壁及咽隐窝区共70例,顶后壁48例,侵犯两壁以上62例。对周围结构的侵犯:咽后间隙受侵137例,头长肌受侵97例,咽旁间隙受侵110例,侵及翼腭窝31例,翼内肌83例,翼外肌19例,翼板骨质43例,后鼻孔42例,鼻腔36例,口咽48例,副鼻窦受侵:其中蝶窦30例,筛窦22例,上颌窦11例,岩骨75例,斜坡89例,蝶窦底壁33例,海绵窦受侵28例,卵圆孔35例,舌下神经管22例,破裂孔57例。淋巴结转移:咽后外侧组淋巴结转移118例,颈上深组淋巴结转移140例。结论磁共振对显示鼻咽癌的侵犯范围、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重大价值,是鼻咽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