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江苏工业学院与常州合成化工总厂推出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PU)界面粘接胶浆(PUA-11),可用于PU和EPS等轻质高分子建筑泡沫材料的粘接。该胶可微发泡,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因不含渗透溶蚀等因素,故  相似文献   

2.
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以水性聚氨酯为壳、正己烷为核的热膨胀微胶囊。通过热重仪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丁二醇对微胶囊包覆量及粒径的影响,采用静态热机械分析仪研究了丁二醇对微胶囊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丁二醇用量的增加,微胶囊中正己烷的包覆量略有降低,粒径变化不大,发泡倍率先减小后增大,发泡温度逐步增加;当w(丁二醇)=33.2%(相对于聚氨酯总物质的量而言)时,可以制得平均粒径为78.8 nm、正己烷发泡剂包覆量为13.2%(相对于聚氨酯总质量而言)且性能优良的热膨胀微胶囊;其起始发泡温度为206℃,最大发泡温度为220.1℃,发泡倍率最大为4.10倍。  相似文献   

3.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低粘度的聚醚PE600系列和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对制备中影响发泡性能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探讨。依此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已达到或超过汽车、建筑行业对全氟泡沫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HFC-245fa聚氨酯硬泡的粘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成新型聚醚多元醇 ,对交联剂和催化剂的选择等试验 ,有效地改善了HFC 2 45fa聚氨酯硬泡的粘接性能 ,满足了冰箱冰柜生产对聚氨酯硬泡粘接强度的要求。研制生产的HFC 2 45fa组合聚醚发泡特性及发泡制品的性能均达到了CFC— 11型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5.
余卫星 《国外塑料》1995,13(3):36-39,42
HCFC—22取代CFC—11用于聚氨酯塑料发泡的研究余卫星译郦华兴校前言含氯氟烃一11(CFC—11)发泡剂具有良好的性能,它能与聚氨酯原料的B组分预混,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加工、存放;在发泡过程中,CFC—11合适的沸点使聚合物在最佳时刻发泡;在聚...  相似文献   

6.
颜财彬  傅和青  陈焕钦 《化工学报》2012,63(7):2258-2265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了一系列固含量为50%的水性聚氨酯(WPU),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拉力试验机等仪器进行表征,研究了HDI/IPDI摩尔比对WPU的乳液性能和胶膜结晶性能、力学性能、耐水性能,以及基材EVA/PVC粘接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摩尔比的HDI/IPDI和粘接时间与WPU胶黏剂对EVA/PVC粘接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HDI/IPDI摩尔比增加,水性聚氨酯的乳液性能、软硬段的结晶性都得到提高,而胶膜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则先减小后增大。所有WPU胶膜都有很好耐水性,胶膜吸水率都在5.0%(质量)以下。粘接实验结果表明,WPU胶黏剂对EVA/PVC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24 h后可对基材产生界面破坏,随着HDI/IPDI摩尔比增加,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增大。当HDI/IPDI=7∶1时,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发泡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泡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MPU胶)是通过空气中潮气或水而固化的一种胶粘剂。其特点是单组分、无溶剂、使用工艺简单、贮存运输方便、性能优异,固化后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又具有与塑料相近的高强度、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耐油、耐水、耐化学腐蚀、耐冲击、耐臭氧、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特点与防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氨酯防水材料——涂料、灌浆材料、密封材料以及保温防水材料以其高弹性、耐磨性、粘接性、耐低温性、耐溶剂性、耐老化性及可发泡等优良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聚氨酯的发展与应用,然后详细介绍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特点与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由靖江市特种粘合剂厂研究所研制开发的MPU-201型聚氨酯胶粘剂是单组份聚氨酯胶。具有性能优越,施工方便,固化后胶层发泡,不溶,耐高低温等特点,其综合性能优于同类型进口胶和双组分胶。主要用于防火门中金属  相似文献   

10.
HCFC—141b发泡聚氨酯硬泡的性能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在聚氨酯硬泡发泡剂替代中,HCFC-141b与CFC-11发泡体系在与基材的粘接性,组合料的粘度,泡沫制品的热导性,尺寸稳定性,脆性等性能上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改进措施。比较了改进后HCFC-141b发泡泡沫与传统CFC-11发泡泡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PU-1胶     
聚氨酯PU-1胶是一种以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含有活泼的异氰酸酯基团物质为固化剂(乙组分)的新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本品不但耐老化,耐油、耐盐水,防震优良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本品具有性能可调性,粘合强度大,粘接范围厂等优点,已被厂泛用于PU、PVC、ABS、热缩性弹性体,尼龙,皮革,橡胶,泡沫塑料,木材,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粘接。由大连币化工研究所研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夹层结构的特点,通过对聚氨酯泡沫的各主要组分及发泡工艺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夹层结构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实验结果表明,该泡沫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普通硬质聚氨酯泡沫所没有的良好界面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胶粘剂在苯板夹心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聚氨酯胶粘剂在彩钢板/聚苯乙烯夹心板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双组分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夹心板的工艺。对胶粘剂配制中原料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采用由聚醚、水、催化剂等配成的混合物为A组分,多异氰酸酯作为B组分,制成的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固化速度快、成本低、实用效果好等优点,滴胶和抹胶的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可满足夹心板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高能改性双基推进剂药柱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胶黏剂对药柱粘接的适应性、不同粘接界面形状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及不同粘接形式的药柱的内弹道性能。结果显示,聚氨酯胶黏剂(J-1)和环氧胶黏剂(H-1)能够适应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粘接要求。粘接界面对燃速影响很小,粘接药柱的p-t曲线特征与原药柱基本一致,粘接工艺是制造推进剂药柱的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德国BASF公司开发出商品名为“Infinergy”的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它主要用作通用低密度发泡聚苯乙烯(EPS)或发泡聚丙烯(EPP)与具有优良弹性体的高密度聚氨酯发泡体的中间材料使用。该产品吸水率低,24h浸入水中体积增长不到2%。  相似文献   

16.
1概述多年来,由于冰箱、空调、家具、玩具、室内装饰等行业的发展,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飞速增长,各地的泡沫生产厂家大量涌现。为了能生产出性能稳定、品质优良的泡沫产品,在发泡过程中常常采用手工调整泡沫配方,科研工作中也常用到手工发泡。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手工发泡控制器《SJ-Ⅰ》型定时器,也许会有帮助。不同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对所用泡沫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各种性能的泡沫所用原料的配方千差万别、各式各样。配方的选择有很多重要的依据,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准确掌握发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时间。聚氨酯发泡整个…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发泡性能评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传统的聚氨酯硬泡发泡性能评价方法和装置进行了比较,并设计了一套制作和操作方便、评价精度较高的实验室发泡泡沫流动性能和脱模性能的评价模具。该装置可用于聚合MDI、组合聚醚及助剂等原料发泡性能的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翁汉元 《聚氨酯工业》1994,(3):18-21,47
前言在胶粘剂(本文亦包括密封剂、粘合剂)主体树脂分子结构中存在,或在粘接过程中能形成多个氨酯键(-NHCOO-)的胶粘剂通称为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因主体树脂分子中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和活性反应基团,对多种基材(如金属、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玻璃等)有良好的粘接性;其合成原料种类和树脂结构、组成、配胶助剂变化繁多,从分子设计出发可合成性能变化范围极大的一系列多种类型的胶粘剂,可满足不同基材和使用条件的要求;加之其又有极佳的低温和超低温柔韧性并能室温固化等优良性能,因此应用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广泛…  相似文献   

19.
谭京生 《中国胶粘剂》2005,14(12):39-39
由靖江市特种粘合剂厂研究所研制开发的MPU-20型聚氨酯胶粘剂是属单组分聚氨酯胶。具有性能优越、施工方便,固化后胶层发泡、不溶不熔、耐高低温等特点,其综合性能优于同类型进口胶和双组分胶。用途广泛,用于防火门生产中金属-金属,金属-纸面石膏板,硅酸钙板;金属-岩棉、玻纤棉、硅酸铝纤维毡;金属-三合板,中密度板,三聚氰胺板等粘接。  相似文献   

20.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模塑成型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初步探索了模具温度、原料温度、催化剂用量、发泡剂用量、匀泡剂用量、异氰酸酯指数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模塑成型时发泡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当密度不同时,发泡剂对发泡压力的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得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模型成型发泡压力(y)、泡沫塑料模腔内发泡密度(x‘)和发泡剂的用量(x)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为y=(1.2181x‘-0.0991)x 0.2975x‘-0.0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