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经消化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分为A组(再出血,n=76)和B组(未出血,n=22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上消化道出血史、性别、年龄、血小板、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单一内镜治疗、入院时休克、HGB90 g/L、Ⅰa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恶性肿瘤出血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内镜治疗、HGB90 g/L、Ⅰa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恶性肿瘤出血均是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支持治疗不足、喷射样出血、血色素水平低、缺少后续PPIs、恶性肿瘤出血,临床上应当密切观察、加强防护,早期实施手术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2.
3.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败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顺宝  邵玉东  肖天利 《医学综述》2013,19(8):1499-1500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将通江县人民医院以及西南医院收治的71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最终成败情况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统计各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组间比较表明两组患者在年龄、既往消化道出血史、内镜下喷射样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直径、休克、乙酰水杨酸、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出血部位、既往出血史、伴随疾病严重程度、血小板数量>10×109/L、休克以及喷射性出血是引起内镜止血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出血部位在胃小弯侧壁及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既往出血史、伴随严重疾病、血小板数量≤10×109/L、休克、喷射性出血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失败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4.
谢巧玉  林霖 《吉林医学》2013,34(6):1008-1009
目的:探讨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可能发生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是否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出血组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NSAIDs药物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服用NSAIDs药物为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服用NSAIDs药物为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再次出血。  相似文献   

5.
许勤  王志红  石振旺  胡乃中 《安徽医学》2014,(11):1500-1502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IB)临床危险因素,提高对病情转归预见性。方法收集NVUGIB患者临床资料,进行Rockall评分和Blatchford评分,随访患者出院30天内再出血及死亡的转归。结果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贲门粘膜撕裂症是NVUGIB的前四位病因。再出血率6.8%,病死率9.6%。死亡组与生存组的年龄、出血量、基础疾病、呕血、心动过速和Rockall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出血量、基础疾病、呕血、心动过速和Rockall分值是NVUGIB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导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Rockall、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预测患者再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1 417例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分为好转组和再出血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表现、病前合并疾病、发病后并发症、内镜诊断与治疗、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差异以及Rockall、Blatchford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发病年龄、心率、休克指数、尿素氮水平,是否合并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肿瘤播散,以及是否并发休克、贫血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ockall及Blatchford评分均有预测再出血的价值(P<0.05);多因素分析则显示高休克指数、合并肝衰或肝疾病及高Rockall评分是影响ANVUGIB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 结论 在ANVUGIB患者中,高休克指数和合并肝衰或肝疾病者具有更高的再出血风险,Rockall评分系统具有预测再出血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诊治的1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经内镜治疗后是否再出血分为两组,再出血组(T组)和未再出血组(O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血红蛋白浓度、出血量、血小板计数、是否发生休克、血尿素氮浓度、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等临床资料,探究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出现再出血(T组),发生率为20%,120例(80%)患者没有发生再出血(O组);T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出血量、血小板数、休克发生率、血尿素氮、内镜活动性出血率较O组均出现明显的升高或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将休克、活动性出血及血红蛋白含量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活动性出血及血红蛋白含量能够独立地影响患者内镜治疗再出血,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内镜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1例经胃镜检查证实出血原因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内镜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61例患者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PC使用方便,疗效明显且安全,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刘红云  张德龙 《医学综述》2008,14(7):1052-1053
内镜下介入治疗是指经内镜直接注射止血药物或采用其他手段进行急诊止血,常用的方法有局部喷洒、注射药物、热凝固止血、冷冻止血和内镜金属钛夹止血等。本文综述了内镜下介入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操作方法、常用药物及临床最新进展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注射止血25例,钛夹止血25例,注射联合钛夹止血26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再次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过内镜止血治疗后,注射联合钛夹止血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再次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注射止血组和钛夹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止血组和钛夹止血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 ANVUGIB)患者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并接受内镜治疗的ANVUGIB患者共223例,按首次内镜治疗成功与否把患者分为内镜治疗失败组和治疗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状况、临床情况、化验检查、内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药物治疗等各变量上的差异。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内镜治疗成功与否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内镜治疗失败的患者占19.3%(43/223),两组间比较显示年龄、既往消化道出血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休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开始内镜治疗时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变直径、内镜下喷射样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消化道出血史(OR 2.809,95%CI 1.207~6.539)、休克(OR 3.058, 95%CI 1.295~7.221)、PLT<100×109/L(OR 0.067,95%CI 0.009~0.497)、出血病变直径≥2.0 cm(OR 7.111,95%CI 1.628~31.069)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OR 10.390, 95%CI 2.835~38.080)为ANVUGIB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伴随疾病数量>1(OR 9.580,95%CI 1.383~66.390)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OR 9.971,95%CI 1.820~54.621)是初次内镜治疗失败后需手术治疗或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休克、血小板数量低、出血病变较大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表现的ANVUGIB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失败的风险较高,伴随疾病数量>1和内镜下喷射样出血表现的ANVUGIB患者内镜治疗失败后需手术治疗或死亡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emergencies encountered by general physicians. Once haemodynamic stability has been achieved, therapeutic endoscopy is vital in control and arrest of bleeding. Various methods are available and the evidence is reviewed as to the most optimal approach. Clin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iming of endoscopy,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dictors of failure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a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current available eviden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内镜止血治疗的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喷洒药物、机械止血、热凝及联合止血,且所有患者均完成Rockall再出血风险评估,分析内镜止血治疗ANVUGIB的可行性.结果:①86例患者首次内镜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4.19%,再出血率为13.95%;②低危组肾上腺素注射止血、联合止血成功率为100.00%;中危组机械止血、热凝止血成功率为100.00%;高危组联合止血成功率较高,为91.67%;③Forrest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止血成功率较高,病变直径≥2cm患者内镜止血成功率降低,机械止血及热凝止血再出血率为0,联合止血再出血率高(16.67%),其次为喷洒药物止血(14.29%).结论:对ANVUGIB患者作内镜下止血处理,微创,且止血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神经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eng K  Wu G  Cheng NN  Yao CJ  Zhou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8):3387-3391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子,以指导神经外科临床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建立《神经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量表》,采用时间段取样法抽取15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史,根据量表内容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最后有效病例1430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数为75例,发生率为5.24%。分析结果表明神经外科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男性6.64%(54/813),女性3.40%(21/617);50岁以上患者的发生率达9.88%(41/415),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达17.5%(14/80,术前GCS7~10)和20.9%(14/67,术前GCS3~6),以及20.25%(16/79,术后第1天GCS7~10)和23.75%(19/80,术后第1天GCS3~6)。择期手术中第四脑室肿瘤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5.79%(3/19),急诊手术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消化道出血高达46.43%(13/28)。随着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症数的增加,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50岁;男性;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病变位于脑干及第四脑室;高血压脑出血;脑内及脑室内出血的颅脑外伤;术后出现肺炎、脑水肿、颅高压、颅内感染等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输血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14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且未进行输血者;观察Ⅰ组患者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且输悬浮红细胞者;观察Ⅱ组患者在观察Ⅰ组基础上输入血浆。比较治疗后48 h,3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将96例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患者,按照输入悬浮红细胞的量1U、2U及3U不同分为输血一组、输血二组和输血三组,每组各32例。分析给予患者输悬浮红细胞量与再出血量的关系。结果:治疗48 h后,观察Ⅰ组患者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和观察Ⅱ组(均P<0.05)。输血三组患者的再出血量均高于输血一组和输血二组(P<0.05),且输入悬浮红细胞量与再出血量存在正相关(r=0.42,P<0.05)。结论:在给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时,单纯补充悬浮红细胞引起继续出血的几率很高,且输悬浮红细胞的量越多,继续出血量越多;而同时输血浆可以给予患者补充凝血因子,可使继续出血几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9.35%;呼吸道感染最为突出(66.67%);重度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77.78%);并发症多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并发症少者(P〈0.01);发生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出血量大、病情重、合并症多、医源性因素等是造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379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原因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5年379例非静脉曲张良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结果消化性溃疡出血是非静脉曲张良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黏膜下血管病变、食管病变及上消化道癌也是引起该类出血的原因之一。早期内镜检查提高出血责任病灶检出的阳性率,绝大多数良性上消化道小量渗血均可以通过内镜下局部注射及局部电凝法止血,确认为小动脉或小静脉出血时,止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1)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首,急性胃黏膜病变次之,胃黏膜下血管病变、上消化道癌、食管病变的上消化出血均可表现为大量呕血。(2)无内镜诊疗禁忌症者,应及时内镜探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确定引起出血的责任病灶;(3)对于不同情况的上消化道出血应区别对待,使用不同的内镜止血方法,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4)内镜止血后复发出血选择性内镜复查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