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识魏荣元 1976年,我还是个刚走出校门的17岁的毛头小伙子,来到密云县高岭公社农机修造厂当了一名工人。厂里的宿舍正在修建,我和几个新工人就住在村里孙大爷家的三间正房里。孙大爷老两口对人非常热情,尤其是对我这个离家20里地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具有貌似冲淡实则深情的风格 ,但他们的风格又是同中有异。这与内因和外因都有关系。他们的风格显示了继承与突破的创新 ,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以一颗“执拗”的“乡下人”的心表示着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汪曾祺则是跨越时代的富于灵性的作家,在乡土小说方面卓有建树。沈、汪两位作家乡土小说的创作取向及其技巧乃同中之异,而从人生哲学看,汪曾祺从感情上接受了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沈从文则更多地体现在忧国意识和维护文学的独立性方面。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高徒汪曾祺,其小说创作传承了沈从文小说的诸多风范,并在传承中有所创新与突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从沈从文的视角,探究汪曾祺小说创作在小说结构体式、社会批判力、小说语言等方面存在的缺失,深化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童 《老友》2012,(5):52-52
锦溪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隅,与古镇周庄相邻。她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可谓名副其实的水乡。她有南宋孝宗对陈妃的缱绻柔情,也有古窑场昔日的辉名远扬,更有长廊人家的荷塘月色,还有传颂了千百年的渔舟晚唱…… ※五保湖畔话传奇——游走“古莲景区”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汪曾祺这对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举足轻重的作家,他们大大发展了抒情小说这种文体。从结构散文化、语言诗化、恬淡静谧的叙述方式、不选取重大题材等方面分析了这类文体的特色,阐释了两人不同风格的内在、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文本细读方法,分析沈从文、汪曾祺、凌叔华文学作品中的文人画画境追求与其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其具体表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描摹,精神气质上体现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追求;空间并置与留自的叙事手法,黑、白、灰淡雅的水墨着色,传神的人物刻画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对文人画绘画技法的借鉴;空灵静谧的画面感在美学追求上体现文人画的审美追求等。对文人画的精神与技法上的借鉴,使作家的小说呈现出别样的美学风格,开拓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焦溪古镇作为众多江南古镇中的一个,是目前常州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之一,但也面临着衰落的局面。如何恢复、保护和更新古镇原本的历史风貌,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章分析了焦溪的历史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历史建筑、古镇景观、古镇格局三方面入手,按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规划思路进行保护与规划,为古镇的研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沈从文与汪曾祺,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的经典名作《边城》和《受戒》都是传统文化之水蕴育而成。两人的文学创作在"水"上契合,他们的人生道路的交叉,困境中的互相扶持,精神旨趣的贴近,使得湘西之水和高邮的运河之水合流,一派汪洋中,诞生了二十  相似文献   

10.
1973年秋天,我从工厂调入河南大学汽车队,即与学报结下了文字缘。当时全国正在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河南大学成立了大批判组,是教授、干部、工人三结合组成,申志诚任组长,办公地点在校内二号楼学报的编辑部。60年代中期,我在北京部队时曾为军报的通讯员,河南大学大批判组就吸收我为组员。1974年春天,我每天去二号楼上班,并任学报编辑委员。那时主管学报编辑部的是刘绍孟先生,社会科学版由刘彦钊、张如法、周观武负责组稿,自然科学版由司锡明老师一人负责,朱铅身老师负责办公室的事务。学报采用并刊登的稿件,并不付稿酬,作者全都是…  相似文献   

11.
《边城》和《受戒》作为沈从文和汪曾祺的代表作,其蕴含的文化理想有明显的共同点,也有难能可贵的异质性.从时代背景、人生矛盾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对《边城》和《受戒》的文化理想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蕴藏的审美价值和沈从文与汪曾祺之间的诗学联系及差异.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全集·书信>共收录<致胡适>35封,主要涉及教学,新文学运动发展,求助,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爱情婚姻等5个方面的内容.解读梳理这些书信,可以对沈从文和胡适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胡适之于沈从文,是亦师亦友的人物.在沈从文的文学人生中,与胡适相识相知的一番经历,对他影响极大.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的思想,始终为沈从文所心悦诚服.在创作上,沈从文是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沈从文和汪曾祺同是京派团体中的一员,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和描写人性。沈从文自称乡下人,以其独特的抒情笔调和文化视角构建起一个充满魅力的湘西世界,依托乡村,描写人性,建造希腊小庙,寻找那里永恒不变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汪曾祺师从沈从文,致力于发掘自然、美好、健康、和谐的人性,关注现实生活和世俗百态,发掘向善的人性。与他们二人不同,李健吾则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入剖析人性,揭示人的善与恶、内心矛盾等,凸显人性的普遍与复杂。  相似文献   

14.
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镇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特殊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其具体表现形式种类繁多且各所蕴藏的内涵也极为丰富。本文从古镇概念入手,提出了古镇文化概念的具体界定以及针对古镇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式,在分析古镇旅游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条件,进而着重对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乡土的人、孤独的人、民族家国的人三个角度分别探究了沈从文这个作家独特的性格特点与艺术品性。  相似文献   

16.
坚持“纯正的文学趣味”,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与政治化,强调文学的独立品格,是沈从文进行文学批评时遵循的基本文艺思想与美学原则。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观念与准则,如作品应“匀称”和“和谐”,作家应讲求创作的“技巧”与独创性等。而在批评方法与风格上,则表现为典型的印象式批评,他不是从作家的生平与外部环境入手,而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就文章本身加以分析与点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反对千篇一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体现出的批评观与批评个性,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洛带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洛带古镇是最近几年四川省正在崛起的几处古镇旅游景区之一,其浓郁的客家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目光。怎样判断洛带古镇旅游现状,如何进一步开发洛带古镇旅游,已经成为摆在决策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详细分析了现存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奇特的作家,他曾经长期受到冷落。但随着读者思想观念的改变,他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本文结合作家的文学观念,对其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的深刻关系在于他的湘西背景、对湘西文化的独特认知、强烈的地域意识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全方位展示;沈从文从表现湘西文化到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具有师承关系的沈从文、汪曾祺显示出与其他乡土作家不同的视野,他们展示的是诗意、空灵的乡土世界,抒写着自然风俗与人性美好的纯净牧歌。但他们亦有着各自的不同,沈从文的乡土书写充盈着的是坚硬厚重的悲凉,在远离尘嚣之中,持守孤绝;而汪曾祺包融着平和温润的乐观精神,有着世俗温情的圆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