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场均匀化对2091Al-Li合金时效过程中第二相析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2091Al-Li合金的电场均匀化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电场加速了Al-Li合金的均匀化,提高了合金元素的固溶程度,诱发了T1相的均匀形核,提高了合金的屈服强度;对联合均匀化处理的样品进行应变时效处理后,析出相均匀弥散分布,合金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热扫描(DSC)分析,研究了在2090铝锂合金固溶过程中施加的电场对合金析出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了电场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固溶电场使δ′相和T1相析出的峰值温度略有降低,使析出曲线提前,并使T1相的析出焓变有所减小,而对δ′相的析出焓变基本无影响;同时,固溶电场增大δ′相和T1相的前期析出速率,但减小它们的后期析出速率;固溶电场还降低了δ′相和T1相的析出激活能。作者认为,固溶电场通过对合金中空位的作用,提高了空位的浓度及合金元素的固溶程度,从而降低这两相的析出激活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含0.12%~0.15%Ce的2090合金铸锭扩散退火工艺参数对合金元素在晶粒内部的分布、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及强化相的分布与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090-Ce合金铸锭,采用350℃×10h+500℃×16b的均匀化处理,可使板材最终固溶时效后的强度提高;采用450℃×10h+500℃×10h+520℃×6h的均匀化处理,可使板材最终固溶时效后的断裂韧度及伸长率提高。第一段和第三段均匀化温度越高,合金板材的强度越低。第一段均匀化温度越高或第二段均匀化时间越长,组织中的β′相越粗大。扩散退火工艺对2090-Ce合金板材固溶时效后的强化相δ′及T1的形态与分布能产生间接的影响。降低第一段的均匀化温度,可使组织中获得细小的δ′/β′复合相,但使T1相分布和尺寸不均匀;较高的第一段均匀化温度和较长的第二段均匀化时间可使δ′/β′复合相中的δ′包复层分解成细小的颗粒状,并使T1相粗化;较高的第三段均匀化温度除使T1根粗化外,并促使其沿晶析出,同时使δ′相减少。  相似文献   

4.
Sc对Al-Li-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Sc对Al—Li—Cu—Mg—Zr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δ′(Al3Li)和S′(Al2CuMg)仍为含Sc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Sc细化了合金的晶粒,降低了δ′颗粒的长大速度,促进S′相的析出和均匀弥散分布,还使合金析出Al3Sc颗粒和Al3Li/Al3Sc复合析出相颗粒,这两种颗粒都有益于合金的性能。因此,加入Sc后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塑性配合。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固溶温度与时间对GH4169合金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固溶温度下合金的拉伸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GH4169合金在低于1020℃固溶,残留δ相阻碍晶粒长大,固溶保温时间越短,晶粒不均匀因子增加越明显。当固溶温度高于1020℃,δ相充分溶解,不同保温时间下的晶粒不均匀因子都显著降低。随晶粒尺寸的增加,GH4269合金拉伸性能降低,但冲击韧性随固溶温度增加而增加。这主要是晶界上δ相的回溶,避免了裂纹沿晶界扩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快速凝固工艺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合金,并对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尺寸大多在5~20μm范围内。经热挤压后合金组织中的晶粒呈“砖块”状或“竹节”状形貌特征,晶界上破碎的氧化物很少。时效析出不规则形状的δ′相粒子和球壳状β′δ′复合沉淀相。δ′粒子的粗化速度较快,δ′粒子间距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不明显。喷射沉积AlLi合金短时间时效(190℃,10h)即可达到峰时效状态,此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σb=534MPa,σ0.2=480MPa,延伸率为10%)。与粉末冶金AlLi合金相比,材料的塑性明显改善而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7.
形变热处理对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2091型Al-L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8%变形+双级时效可以使合金获得良好的强塑性配合。合金中主要强化相δ(Al3Li)适宜的粒度、析出相S’(Al2CuMg)分散沉淀、晶界上平衡相析出量的减少以及δ'无沉淀析出带(PFZ)的窄化,是合金强塑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Mg-5Zn-3Al-0.2Mn铸造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砂型铸造Mg-5Zn-3Al-0.2Mn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现其主要相组成为δ-Mg基体相和τ(Mg12(Al,Zn)49)化合物相,τ相以半连续网状骨骼形态沿δ相的晶界分布。实验合金中加入少量Sr,Ti,B元素后,合金组织细化,τ相形态转变为断续的短条状或粒状,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在本实验条件下,当炉前加入0.06%Ti、0.012%B、0.1%Sr时,合金的组织形态得到显著改善,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最佳。不同温度下对Mg-5Zn-3Al-0.2Mn合金进行的固溶处理实验发现,在335℃固溶17h淬火后,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塑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343℃固溶17h淬火后,合金组织完全转变为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较好,巩为245MPa,δ为12%。  相似文献   

9.
采用材料分析模拟软件(JMatPro)、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Ni48Cr21Cu2Mo合金棒材随不同制度固溶处理后组织性能的演化规律。平衡相图计算结果显示,温度超过990 ℃时,合金基体组织基本已为γ相,在870~1008 ℃存在Laves相,870 ℃以下析出δ、γ′和σ相。合金显微组织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不断长大、颗粒相逐步回溶,经1010 ℃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最均匀且其中颗粒相已基本回溶。时效后,合金中析出γ′相和γ″相,晶界出现粒状δ、σ复合相。经1010 ℃×1 h固溶并在718 ℃×8 h+622 ℃×8 h时效处理后的Ni48Cr21Cu2Mo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ZA53镁合金的砂型铸造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发现砂型铸造镁合金ZA53的主要相组成为δ-Mg基体相和τ[Mg32(Al,Zn)49]化合物相,τ相以半连续网状沿δ相晶界分布。对ZA53合金进行的固溶处理试验发现,在335℃固溶17h淬火后,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和塑性得到大幅提高。在343℃固溶17h淬火后,合金组织完全转变为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较好,σb=245MPa,伸长率为12%,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由混合型断口转变为韧性断口。  相似文献   

11.
固溶处理对Al-Zn-In-Sn-Mg阳极组织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510℃对Al-5Zn-0.05In-0.1Sn-1Mg阳极分别进行4h、10h固溶处理,测定了它们的基本电化学性能.采用电子探针(EPMA)和能谱分析,考察了主要析出相形貌和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固溶处理使铝合金阳极沿晶界分布的复合金属化合物有Sn掺入,并使之球化;固溶处理增大了铝合金阳极晶界腐蚀甚至使晶粒脱落,使铝合金阳极电流效率下降;锡在晶界析出促进了铝合金阳极的晶界腐蚀.  相似文献   

12.
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和取向分布函数计算分析了95%冷轧奥氏体不锈钢板γ相在900℃加热时的转变和α相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γ相再结晶被定向形核过程所控制,并因此在特定的冷轧亚稳{112}<111>、{100}<001>和{110}<001>取向上生成织构。α相体积分数的变化与γ相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另外还探讨了调整工艺参数,控制织构生成以消除板材制耳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耐液态锌腐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种材料的耐液态锌腐蚀性能,筛选出实用性较好的改性FeB金属间化合物,带有这种Fe-B化合物层的热电偶套管在工业上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硅对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对中低碳和中碳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为14%~18%时,钢中的贝氏体组织是由残余奥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所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冷却后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高硅中低碳钢和中碳钢的断裂韧度分别达到119MPa·m1/2和73MPa·m1/2,显著高于硅含量低的钢。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排气净化催化材料,包括钯、NOx存储还原型催化材料、CuZSM5沸石以及贵金属开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材料科学工作者在开发研究这种功能材料中肩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表面微晶化处理对Fe3Al在1000℃空气中氧化动力学及氧化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微晶化使氧化物形核率极大提高,形成了薄而致密的微晶氧化膜,缩短了过渡氧化时间,促进了合金中Al的选择氧化,改善了氧化膜的塑性和粘附性,显著提高了Fe3Al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低碳钢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区TiN颗粒粗化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wTi/wN>342时,wTi/wN提高、温度升高以及持续时间延长均会导致TiN颗粒粗化。通过计算发现:部分TiN颗粒的溶解较快,TiN颗粒粗化过程主要受未溶TiN界面前沿钛原子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8.
根据钢制厚壁管类工件淬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包含变物性、形状因素、过冷沸腾换热边界条件和相组成变化的热传导控制方程组。用有限元法求解厚壁管类工件水淬时瞬态温度分布和瞬态相组成分布。与实测相应厚壁管特性点的瞬态温度对比,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2~1996年共发表论文247篇,附引文2202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文献群内存在的数量规律,定量描述了《金属热处理学报》论文的作者合作度、高产作者及作者系统分布、报道时差及引文数量等,揭示了金属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地对论文及引文数量进行评价,探讨了文献交流的规律及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弥散随机形核、各向同性长大为前提 ,利用体视学原理处理晶粒碰撞 ,导出用积分方程和微分 积分方程表述的固态相变动力学方程。在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均为常数的情况下 ,这两个方程的数值解与n =4的JMAK方程几乎完全吻合。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早期形核地点饱和以及变速长大条件下的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固态相变动力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