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评价清洗消毒通风管道对改善集中空调卫生质量的效果。[方法]2008~2011年,对广州市城区公共场所使用中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和评价。[结果]检测2年内清洗消毒过通风管道的集中空调32处,2年内未清洗消毒过的集中空调31处。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真菌总数,未清洗消毒的分别为0.163±0.011mg/m3、409±184CFU/m3,清洗消毒的分别为0.075±0.03mg/m3、118±15CFU/m3(P<0.01);细菌总数,未清洗消毒的为637±82CFU/m3,清洗消毒的为548±67CFU/m3(P>0.05)。送风管道中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未清洗消毒的分别为2.38±0.20g/m2、187±159CFU/cm2、26±13CFU/cm2,清洗消毒过的分别为0.40±0.03g/m2、13±4CFU/cm2、15±5CFU/cm2(P<0.01)。所有样品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结论]2年1次清洗消毒对改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和管道的卫生状况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消洗消毒效果。方法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2006年)对天津市46家公共场所102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前后相关卫生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清洗消毒前后比较,管道积尘量中位数由41.8g/m2降至0.4g/m2,合格率由17.3%(13/60)提高到100%(62/62);积尘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中位数分别由14、10cfu/cm2降至1和0cfu/cm2,合格率分别由92.4%(171/185)、82.2%(152/185)提高到99.4%(165/166)、100%(166/166);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分别由756、382cfu/m3下降为229、120cfu/m3,合格率分别由33.3%(81/243)、62.1%(151/243)提高到79.8%(292/366)、87.7%(242/276)。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由0.060mg/m3上升至0.068mg/m3,合格率由74.2%(13/60)提高到90.2%(46/51)。结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对改善其送风和管道卫生状况有明显的效果,使用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均应定期清洗消毒以保证集中空调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某超市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情况, 并对清洗前后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12)对上海市某超市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前及清洗后3个月的送风口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 主风管和分支风管内部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积尘量以及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明确污染关键控制点; 并对清洗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评价空调清洗的卫生学效果。
结果 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中清洗前送风中的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25~Q75)分别为1.21(0.37~1.56) mg/m3、198.0(10.0~454.0) CFU/cm3、98.0(22.0~171.0) CFU/cm3, 平均积尘量(32.2 ±13.2) g/m2; 主风管内部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25~Q75)分别为7.0(3.0~16.0) CFU/cm2、20.0(1.0~44.0) CFU/cm2, 平均积尘量(141.3 ±37.8) g/m2; 支风管内部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25~Q75)分别为6.0(1.0~10.0) CFU/cm2、14.0(2.0~37.0) CFU/cm2, 平均积尘量(78.3 ±10.5) g/m2。清洗后3个月, 各指标结果均较之前下降, 其中送风PM10, 送风口细菌总数, 送风口、主风管、支风管内部真菌总数、积尘量均较清洗前减少,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清洗前后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未检出。
结论 集中式空调送风PM10, 送风口、主风管、支风管以及冷却水和冷凝水均是该超市集中式空调污染的关键控制点, 定期清洗后可明显改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4.
蔡见远  杨海兵  董万群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99-2400
目的比较昆山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前后卫生状况,了解其清洗消毒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昆山地区10家有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前后卫生学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清洗消毒效果。结果空调清洗后,通风管道积尘量和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显著降低。中央空调送风细菌总数与管道积尘中细菌总数呈显著正相关,送风中真菌总数与PM10、送风细菌总数、管道积尘细菌总数、管道积尘真菌总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集中空调清洗消毒后,积尘量降低明显,但细菌和真菌等指标改善仍不理想,对集中空调的消毒管理仍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06)的要求,于2006—2007年对天津市5家公共场所的15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前后相关卫生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积尘量、积尘中细菌总数、积尘中真菌总数、送风中细菌总数、送风中真菌总数、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中位数分别由清洗消毒前的60.67g/m2、40cfu/m2、14cfu/m2、1074cfu/m3、304cfu/m3、0.09mg/m3下降为0.26g/m2、0cfu/m2、0.2cfu/m2、219cfu/m3、121cfu/m3、0.07mg/m3,合格率分别由之前的20%(3/15),87.8%(36/41),82.9%(34/41),18.3%(11/60),66.7%(40/60),65.7%(23/35)提高为100%(15/15),100%(41/41),100%(41/41),91.7%(55/60),96.7%(58/60),100%(35/35)。送风中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清洗消毒前合格率分别为100%(39/39),80%(4/5),100%(5/5),清洗消毒后合格率均达100%。结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对改善其卫生质量有明显的效果,使用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及其他单位均应定期清洗消毒以保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地铁2号线运营前后空调系统卫生状况的本底资料。比较西安市地铁2号线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地铁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地铁运营前后对西安市地铁2号线17个站点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监测,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采样、检测、评价。检测项目包括空调送风及风管内表面的菌落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真菌总数及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结果地铁运营前后,风管内表面积尘量中位数分别为6.11 g/m2,0.78 g/m2,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4 cfu/cm2,2 cfu/cm2。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130cfu/cm2,4 cfu/cm2。地铁运营前后,空调送风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110 cfu/m3、63.5 cfu/m3,送风中真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410 cfu/m3、900 cfu/m3。地铁运营前后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的合格率分别为93.33%、99.18%,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100.00%,99.18%,真菌总数分别为46.06%,99.59%,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未检出。运营前后积尘量、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铁运营前后空调送风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6.97%、9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60.61%,2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未检出。结论地铁2号线运营1年后,空调系统风管内表面的卫生状况尚可,但是空调送风存在一定程度的真菌污染,建议地铁管理部门加强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漳州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及污染情况,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对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冷却塔冷却水和冷凝水中的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结果风管内表面积尘量0.11~90.51g/m2,合格率84.0%;细菌总数〈1~2.4×103CFU/cm2,合格率80.0%;真菌总数〈1~1.3×104 CFU/cm2,合格率62.0%;空调系统冷却水、冷凝水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结论漳州市星级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应定期清洗消毒,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掌握无锡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和清洗情况,进一步完善刚刚起步的清洗消毒.X-作,2010年对39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清洗消毒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清洗公司提供清洗方案等相关资料综合评价其清洗效果。结果清洗前39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细菌总数总合格率为87.61%,真菌总数总合格率为66.81%。清洗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均上升至100%。清洗后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小于1.0g/m2。结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效果对空调系统运行和室内环境改善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厦门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9年随机抽取该市105家具有集中空调的大型公共场所,按照GB/T 18204.5—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和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有关规定对场所的集中空调开展卫生监测。结果 共检测105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合格率为88.28%。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2.10%。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76.61%、76.61%和100.00%,风管内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99.16%、91.46%和85.63%;送风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于风管内微生物指标,不同年度风管内积尘、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体卫生状况尚可,β-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的风险较低,送风细菌和送风真菌的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集中空调的监督管理、监测评价和定期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安市地铁1号线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营前和运营后对地铁1号线19个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口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合格率(96.11%、100.0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测值中位数(0.89 g/m^2、1.27 g/m^2)、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检测值中位数(2 CFU/cm^2、1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口PM10合格率(97.35%、54.25%),细菌总数合格率(94.05%、99.10%),真菌总数合格率(65.95%、90.09%),送风口PM10检测值中位数(0.097 mg/m^3、0.242 mg/m^3),真菌总数检测值中位数(370 CFU/cm^3、230 CFU/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营前后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结论西安市地铁1号线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卫生管理并定期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