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井是以渗流理论为基础,以各种试井设备、测试仪器仪表为手段,对油、气井动静态进行监测,通过获取的试井数据来解释和分析油气层各物性参数及油、气、水井生产能力的技术,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试井施工技术的要求就需要不断提高,而现场拧卸仪器的工具又对仪器串的拆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的卡箍式扳手操作工序繁杂,夹持力过小,卡箍与仪器外壳打滑,费力又损伤仪器,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设计了一种无扁方试井井下仪器拆装钳的新型工具。本工具构思新颖,结构合理,受力状态稳定、强度高,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操作简便,在川渝油气田试井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河油田套管变型井防砂工艺施工中安装LH-70型防砂井口,充填结束后需拆卸井口上提管柱倒扣丢手,在倒扣过程中井口处于无控状态,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解决充填后带压丢手、循环充填、带压反洗井等问题;经引进滑动井口后,现场应用10井次,均实现了带压倒扣工序,即砾石充填结束后,直接带井口上提管柱完成倒扣作业,避免因油管高压引起的无法倒扣、砂卡管柱等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马仙地区油气井测试工艺研究与应用这一项目中,综合测试队在下井工具串及井口防喷装置等多个方面着手,对环空井测试工艺进行了改进,使得施工作业更安全,有效减少了下井仪器遇缠、遇卡现象的发生。通过在马仙地区试井测试资料解释方面等,证明了《马仙地区油气井测试工艺研究与应用》这一项目,在环空井测试工艺及油气井试井资料解释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稠油开发(生产、注汽)过程中,稠油井无胶皮阀门控制机构,井口盘根盒与光杆接触缝隙处受蒸汽高温、高压的影响,经常发生井口刺漏跑油现象,严重的直接造成井喷,不仅影响油田安全生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为此,新疆油田公司应用新型稠油热采井口密封及防喷装置,形成井口三级盘根、注胶软密封与防喷柱塞进入防喷管实现金属硬密封双保险,经过现场运用达到对稠油井口刺漏和井喷有效控制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疑难井或水平井测井过程中,由于井内情况往往会出现测井仪器在井内被卡的现象,如果强行上提会造成测井仪器落井摔坏和测井数据的丢失,所以在此类情况下会采取先压井,然后通过反穿芯打捞法提出井内仪器,从而防止了测井资料的丢失,但在反穿芯打捞作业过程中井内有可能发生溢流现象,本文从这个现象研究,从而研究出一套发生溢流后既能有效的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又能不剁断测井电缆的工具,使反穿芯打捞电缆作业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滩海人工岛H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现高含硫化氢,试油气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大港油田人工岛高含硫化氢井试油气防护难点分析,从施工前井场及设备准备、设备工具防护、人员培训、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硫化氢防护措施研究。该井试油气过程中检验天然气硫化氢含量高达14万ppm,获得了日产天然气41万方的高产,无一次硫化氢中毒险情,成功完成了该井试油气任务。  相似文献   

7.
抽汲生产井下入配产管柱后,抽油管占据了油管的空间,阻塞了测井仪器的通道,使得这类井无法进行正常的测井、测试。本文试图研究一种新型的井下管柱工具及仪器,用试井的施工工艺进行测井,从使得生产井能够正常、定期录取产层含水变化的资料。由于试井测试工具有良好的集流作用,所以要用试井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QK17-2S-1D井在进行第三趟测井井壁取心时,发生电缆扭断,取心仪器落井;打捞成功后,继续取心,取心仪器又一次被卡落井事故。本文通过对该井测井仪器落井事故案例分析,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做好测井事故的处理及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抽油机井设备进行调整、更换和一些井下工作必须先摘掉抽油机负荷,摘负荷后才能进行其后工作。在摘负荷过程中需要停井4次,增加了反复起井造成抽油杆断脱的几率,并且严重影响生产时率。并且摘负荷后需要拆卸悬绳器上方卡子,拆卸方卡子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站在井口上方,操作人员无手服位置,并且此操作属于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制设计了多功能坐卡,旨在弥补此操作不足,提高生产时率,预防操作隐患。  相似文献   

10.
B10井是一口高产气井,生产油管井口附近腐蚀断裂,导致2780.46 m油管落井,实际鱼顶较计算鱼顶深1 232.84 m,井下油管断裂成多段相互挤压在一起形成多重落鱼造成卡钻,再加上井下油管腐蚀、变形,鱼顶紧贴套管壁,打捞难度非常大。打捞过程中新增落井的工具通过原始鱼顶,增加了井下复杂。针对该种井下复杂情况,采用了多种工具,立足于分段倒扣解卡打捞,最终获得成功,对气井修井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普光气田储层厚度大、高压高产,试气过程存在井底压力变化与工作制度改变不同步、井口压力与井底压力变化趋势不一致等异常现象,资料解释难度较大。本文基于普光302-2井测试资料,在综合分析试气资料异常原因基础上,进行了合理解释和矫正,落实了产能。该井复杂资料的成功分析,为普光、大湾后续放喷求产、试气资料分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巨厚高压高产气田确定产能,建立合理工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油田使用的高压注水泵和注水井井口阀门、开关存在操作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停泵和停井时间长、高压注水泵运转时率低、原油产量损失、注水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研制新型注水井井口阀门开关工具。该技术主要是改变了以前只能使用传统工具管钳和F型扳手进行阀门开关操作的方法,使用新型阀门开关工具省时、省力、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注水泵和注水井井口阀门的开关操作,达到了操作时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96储气库注采井的投产运行,优质、高效、安全地做好文96储气库注采井的动态监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储气库井属高压注采井采气树选用压力等级为35MPa以上的井口装置,距地面高度达到3m以上,井口操作人员站在注采井单侧阀上活动空间狭小,而且还得举升安装拆卸几十斤重的井口防喷装置及仪器、配重组合,稍有不慎便有人员高空坠落的危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工作效率过低,结合文96储气库监测现状,围绕储气库发展需求,研制了适用于文96储气库注采井测试的井口操作平台,应用到现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单井智能监控系统是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结合当前油气田生产自动化需求及数据采集的大趋势下引进的一套油气田智能化监控系统。井口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系统传送至集气站。站内管理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实现电子巡井、远程开关井等操作,大大降低了生产一线的劳动强度,为降低生产安全隐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阿塞拜疆Karabagil油田的k5802井固井技术难点入手,针对该井实钻情况配制使用超高密度前置液及水泥奖体系,并在注水泥过程采取放喷管线节流使环空加压及替完水泥浆后采取环空蹩压平衡高压油气水层等固井工艺措施。以优质的服务和施工质量完成了该井的固井施工任务,对超高压复杂井固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试井是了解储层内部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井口测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本文通过井口井底测压数据对比,分析井口测压数据质量及其对解释结果的影响,得出井口测压数据在折算至中深过程中受压力梯度影响,其结果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但在试井解释及了解地层状况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泵送桥塞射孔技术作为页岩气水平井完井的关键配套技术之一,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桥塞座封失败、泵送过程中井下遇阻、桥塞座封后井下遇卡、上提过程中阻流管内电缆遇卡、桥塞座封后未丢手、泵送过程中射孔枪串落井等工程问题。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事故案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制定了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井口控制盘是油气生产设施对油、气、水井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设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油、气井正常生产时设施的值班人员可以通过井口控制盘实时监控各井的状态。在生产设施或生产井本身发生异常情况时能按照既定逻辑动作井上和井下安全阀实施关井停泵,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油气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保证完成井口控制盘日常维保的前提下,设施维保人员通过张贴区间标识,制作专用泄压工具,不停井在线标定等措施实现井口控制盘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陈达 《当代化工》2016,(5):1058-1061
钢丝作业多应用于气井作业中,井内气体压力过大会导致钢丝工具下行时被气流倒托至井口防喷盒,给钢丝作业带来困难。结合钢丝作业操作过程,研究气体动力学及阻力分析,模拟钢丝工具在井内下行过程,得到仪器周围环空速度、压力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井口压力下钢丝工具受到的气体阻力,进而拟合出压力与仪器下行阻力数学关系式,在解决仪器下行问题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节约人力物力,最大程度的利于现场作业。  相似文献   

20.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试井作为评价油气藏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不稳定试井资料解释低渗透储层的特点,通常不能很好的反应油藏边界处的特点,而利用反褶积试井方法进行试井,不仅可以知道油藏自开发以来的压力变化曲线,同时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叠加处理,从而获得更全面的油藏信息,指导油气开发的正常进行。反褶积试井方法是在不稳定试井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型试井方式,是对不稳定试井的一个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