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McCoy—Ellison 公司推出了一种专门为玻璃纤维、工业用纱线和粗旦纱线而研制的新型纱线张力装置。这种磁力纱线张力装置,不是利用机械摩擦来产生张力,而是利用一个受中心机构控制的可调电磁场分六个区域对纱线施加张力。  相似文献   

2.
第一项新技术——纱线张力控制装置此种纱线张力控制装置是为编织氨纶丝加装的专用装置,加装在横机上解决了横机机头反向运动时氨纶丝张力松弛不匀造成的衣片两边缘成形不良和不能加工添纱氨纶丝衣片问题,并提高了产品的保形性,使编织的产品正品率从40%提高至90%以上,保证了生产羊毛衫等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的纱线试验方法,要求纱线的预张力为0.1~0.5厘牛/特克斯,而现在使用的纱线断裂试验仪并不符合这一要求。苏联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种纱线张力试验新装置。装置包括保持纱线预张力的简易电气套件、被动夹和有动力传动的活动夹及纱线喂入钳口和记录装置。对任何支数和任何原料的纱线,其预张力的调整时间均不超过1分半钟。使用纱线预张力装置可提高试验精确度,减少试验次数。这种旨在使纱线获得预张力的装置可用于现有的任何一种断裂测试仪。该装置的技术特性是:  相似文献   

4.
簇绒地毯织机纱线张力是影响提花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本文研究了步进电机输入对簇绒提花装置区间绕过纱线张力的动态变化情况。首先建立提花装置的步进电机的负载模型,并分析其角频率输入对输出电磁转矩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米纳科夫定理的原理,建立纱线段绕过提花罗拉前后纱线动态张力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步进电机的输入与提花装置绕纱的输出动态张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在选定提花罗拉半径r、中心距 、纱线包角 等初始条件下,利用迭代-欧拉法分析其数值变化情况,得出角频率输入与纱线张力输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探究不同包角对纱线动态张力的影响机制,为不同绒高的簇绒地毯甚至满幅簇绒提花地毯的制造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补偿纱线张力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年以前 ,在纱线张力控制部门开始了一次小的革命。卡尔·迈耶纺机制造公司展出了一个补偿张力控制器 ,该装置通过绕在陶瓷导纱器上的纱线产生张力 ,这样 ,始终保持纱线有张力 ,而与卷装张力无关。新的控制器是在一篇专业文献中宣布的 ,用词是“毫不夸大 ,它可能正是未来的纱线张力控制器”,这一展望同时得到实现。补偿纱线张力控制器 ,缩写为 KFD。纱线张力控制器被介绍到许多纱线加工公司 ,以至在短时间内就销售了多达 50 0 0 0 0个。其他系统中的筒子架也常安装有这种纱线张力控制器。现在大约已出售了 50 0万个补偿纱线张力控制器。…  相似文献   

6.
盘式张力装置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式张力装置广泛应用于普通络筒机上,它是影响纱线质量和卷绕成型的关键零件.文章研究了盘式张力装置的特性,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盘式张力装置的设计参数与纱线张力的关系,为设计盘式张力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纱线张力测试装置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图象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构成的,用于非接触测量纱线张力的测试装置;并论述了该装置的核心器件固态图象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纱线张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的大小和均匀性与织造生产效率及棉布实物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纱准备各工序中,影响张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整经张力的正确配置与有效控制,是保证纱线质量,确保全幅张力均匀的一个关键。经过张力装置后纱线张力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理想状态的经纱张力,通过改变张力弹簧的规格及其安装密度,对织造过程中的纱线动态张力进行测试,探讨不同补偿作用下的经纱张力波动规律,进而研究补偿装置的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张力补偿装置的使用可补偿纱线张力波动,并且随着补偿装置弹性系数的增大,纱线动态张力的峰值增大;纱线张力波动过大会导致断纱,影响生产效率;弹性系数并非越小越合适,较小的纱线张力会导致纱线张力波动加剧,易产生垫纱困难,导致布面产生漏针等疵点,理想补偿装置的弹性系数应当存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影响络筒毛羽增长的主要机械部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纱线经过自动络筒机几个主要机械部件处的运动形态,通过i-SPEED Viewer软件观察经过各机械部件后纱线毛羽增加的数量,分析络筒机上筒纱毛羽产生的主要部位.结果表明:经过络筒,纱线有害毛羽数大量增加,其中张力装置和槽筒装置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认为应对张力装置和槽简装置进行进一步研究,更有效地减少络筒毛羽的增加,以达到有针对性地控制毛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