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秦皮薄层鉴别的展开系统进行改进。方法:改进了原标准的展开系统,采用硅胶G板,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7∶0.5∶0.5)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的展开系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可替代原标准用于秦皮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10)
目的优选膝可保方中白芍和秦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有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10倍,煎煮3次,每次1 h,芍药苷的提取率为90.52%,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总提取率为80.17%。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膝可保方中的白芍和秦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大鼠口服给予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各60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UPLC法测定血浆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含量,3P8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0.164,0.0643 h;C_(max)分别为4.778,3.576μg·m L~(-1);AUC_(0-4)分别为5.360,5.682μg·m L~(-1)·h;AUC_(0-∞)分别为7.449,11.691μg·m L~(-1)·h;CL/F(s)分别为7.938,11.055 mg·kg~(-1)·h·μg~(-1)·m L;二者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建立了大鼠血浆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UPLC检测方法,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秦皮配方颗粒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秦皮配方颗粒中清热、抗炎有效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 (以下简称甲素、乙素 )的HPL 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 C1 8化学键合硅胶柱为固定相 ,甲醇 -水 -冰醋酸 (31∶ 6 9∶ 0 .4 )为流动相 ,UV检测波长为 335 nm。结果 甲素、乙素保留时间分别为 2 .92 min和 5 .32 min,经鉴定甲素、乙素均为单一物质色谱峰 ;甲素、乙素的标准曲线分别在 1.12 8~ 5 .6 4 0 μg(r=0 .9999)和 0 .0 814 4~ 0 .4 0 72 μg(r=0 .9998)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 ,甲素、乙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5 .2 1± 3.31) %和 (96 .84± 2 .77) %。结论 方法准确 ,快速 ,简便 ,重现性好 ,可用于秦皮配方颗粒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选择以表面活性剂Genapol X-080作为萃取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液固比、盐浓度、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Genapol X-080的质量浓度为0.18 g·m L-1,液固比定为100∶1,盐浓度1.5 mol·L-1,平衡温度60℃,平衡时间35 min。结论:浊点萃取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样品处理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96.0%,RSD分别为2.3%,2.1%。利用此方法成功测定了秦皮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秦皮乙素和秦皮甲素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以期阐明这2种药物在体内作用的化学基础。方法:单次灌胃给药秦皮乙素和秦皮甲素后收集48 h内大鼠尿液,经固相萃取法处理,采用HPLC-MS~n检测代谢产物,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2%甲酸(12∶88),流速1.0 m L·min~(-1),进样量5μL,柱温35℃,检测波长339 nm;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化方式,正离子扫描模式,喷雾电压3.0 k V,碰撞气流量0.16 m L·min~(-1),洗脱溶剂温度350℃,离子源温度450℃。结果:从大鼠尿液中发现并初步鉴定了5个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主要为秦皮乙素的水解产物、还原产物、甲基化产物及硫酸化产物。结论:推测秦皮甲素在体内先水解为秦皮乙素,再进行水解、还原、甲基化及硫酸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地理种源秦皮的树皮及叶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使用Novapak C18柱,检测波长348nm,外标法。结果: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的r值分别为0.9992,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9.2%,RSD分别为2.24%,2.15%。因地理种源不同而造成的秦皮质量差异明显存在,陕西产秦皮质量上乘。结论:本法操作快速、简便、易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好,适用于秦皮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9):1238-124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秦皮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苷的HPLC法,为秦皮的质量评价提供定量方法基础。方法:色谱柱:Betasil-C18(250mm×4.6mm,5μm,LOT:13697),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3∶87),检测波长:334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苷分别在0.3090~3.0900μg、0.1275~1.2750μg、0.0276~0.2760μg、0.0540~0.5400μg(r=0.999)呈线性关系。结论: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色谱峰分离度好。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秦皮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季申  王柯 《中成药》1997,19(10):40-4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秦皮中泰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检测波长348nm.浓度在16μg/ml~1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4,加样回收率秦皮甲素99.1±1.5%(n=5),秦皮乙素99.8±2.5%(n=5)。本方法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8%和6.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五原则”指导下,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可测性和有效性角度分析预测秦皮潜在的Q-Marker。方法 建立15批秦皮饮片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预测秦皮饮片的Q-Marker,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建立了15批秦皮饮片指纹图谱,在21个共有峰中指认出4号峰为秦皮苷、6号峰秦皮乙素、7号峰秦皮素、9号峰秦皮甲素,HCA、PCA和PLS-DA结果大体相符,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潜在的21个活性成分、129个核心靶点、159条关键通路,整合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共同辨识出可测性、有效性、特有性原则的潜在Q-Marker为秦皮苷、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甲素,四者含量依次为0.93%~2...  相似文献   

11.
张琦  张新申  代勇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6):1269-1271
 目的 考察秦皮香豆素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提取与电泳行为,建立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秦皮苷、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快速定量方法。 方法 采用 50 mmol·L-1 硼砂溶液为运行缓冲溶液,熔融石英毛细管有效长度 45 cm ( 75 μm × 53.5 cm ),以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内标,操作电压 18kV ,柱温 25 ℃,于 210 nm 波长处测定。 结果 在优化的电泳条件下, 3 种秦皮香豆素在 10 min 内完全分离。秦皮苷、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6.0 ~ 96 mg·L-1<> r =0.999 7 , <> n =5 ), 7 ~ 112 mg·L-1<> r =0.999 6 , <> n =5 )和 4.7 ~ 75.2 mg·L-1<> r =0.999 4 , <> n =5 );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1.74% , l00.92% 和 102.44% ,相应的 RSD 分别为 2.18% , 1 . 97% , 2.66%(<>n=9) 。 结论 本实验为秦皮苷、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同时定量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秦皮提取物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建立秦皮提取物总香豆素和4种主要香豆素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以秦皮甲素为对照品,在334 nm测定秦皮提取物总香豆素的含量;采用HPLC,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334 nm测定秦皮提取物中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秦皮素4种主要香豆素成分的含量。结果秦皮甲素的质量浓度在5.76~23.04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8%);4种香豆素成分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秦皮素的质量分别在0.055 0~3.850 0μg(r=0.999 7)、0.053 9~3.773 0μg(r=0.999 8)、0.060 0~0.660 0μg(r=0.999 9)、0.056 2~0.618 2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97%(RSD=1.26%)、100.80%(RSD=2.22%)、99.04%(RSD=2.47%)、98.77%(RSD=1.94%)。结论 2种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秦皮提取物总香豆素和主要香豆素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秦皮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秦皮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为秦皮配方颗粒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以Zorbzx Eclipse XDB C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甲醇-0.4%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秦皮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以秦皮甲素为参照,确定了15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并指认出1号峰为秦皮甲素、2号峰为秦皮乙素、3号峰为秦皮苷、4号峰为秦皮素,对照指纹图谱色谱峰丰富,相似性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秦皮配方颗粒的快速鉴别、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秦皮配方颗粒中7种成分(秦皮甲素、毛柳苷、秦皮乙素、丁香苷、秦皮苷、秦皮素和东莨菪内酯)的方法,比较不同厂家及批次秦皮配方颗粒中7种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秦皮配方颗粒的科学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 min,5%~10%A;1~10 min,10%~12%A),流速0.4 m L·min~(-1),进样量2μL,柱温38℃,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色谱峰纯度结果表明方法专属性良好。秦皮甲素、毛柳苷、秦皮乙素、丁香苷、秦皮苷、秦皮素和东莨菪内酯分别在各自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RSD 2.0%),99.5%(RSD2.1%),99.9%(RSD 1.5%),99.7%(RSD 2.2%),99.4%(RSD 1.4%),100.8%(RSD 1.8%),99.4%(RSD 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秦皮配方颗粒中7种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分析时间明显缩短,并对秦皮配方颗粒中除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之外的多种成分首次进行了定量测定,不同厂家及批次的秦皮配方颗粒主要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八味秦皮丸(秦皮、针铁矿、草莓、多刺绿绒蒿、寒水石、美丽风毛菊、朱砂、麝香)质量标准中的定量测定项.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27∶73);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344.4 nm.采用气象色谱法测定麝香酮,色谱柱为HP-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99.99%);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比为40∶1;程序升温150℃开始以10℃/min速度升温至170℃保持4 min,然后以15℃/min速度升温至230℃保持5 min.结果 秦皮甲素、秦皮乙素进样量分别在0.200~2.502μg、0.120~1.5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1%、100.38%,RSD分别为0.65%、0.87%(n=6);麝香酮进样量在15.20~15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0.74%(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八味秦皮丸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麝香酮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不同品种秦皮药材中香豆素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皮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典(2005年版)规定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 szaboana Lingelsh.、宿柱白蜡树F.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的功能[1]。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秦皮具有抗菌、消炎、镇静、利尿、镇咳、祛痰和平喘等作用[2]。本研究从苦枥白蜡树皮中分离到5种香豆素成分,分别为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苷、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以往研究曾采用HPLC对部分品种药材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秦皮苷进行含量测定[3]。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HPLC对药典收载的4个品种秦皮药材中5种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用5个成分共同标定秦皮药材的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可靠。为建立秦皮药材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秦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用于秦皮提取工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以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并建立网络模型,再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多目标寻优,获得秦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9 ℃、乙醇体积分数50%、液固比7、提取时间94 min,网络在此条件下的预测值为秦皮甲素提取量为9617 mg·g-1,秦皮乙素提取量为2195 mg·g-1,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仅为-116%和-514%,具有较好的网络预测性。结论: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可用于秦皮提取工艺的多目标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肠炎康胶囊中清热、抗炎有效成分秦皮甲素、奏皮乙素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phenomenex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磷酸(8:92)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336 nm.结果:秦皮甲素进样量在0.08-0.8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86%;秦皮乙素进样量在0.03296-0.3296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83%.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肠炎康胶囊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及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秦皮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方法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不同工艺的秦皮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高效液相测定2种秦皮 饮片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秦皮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大鼠足肿胀度,改善各项炎症指 标,但以一体化加工秦皮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一体化加工秦皮饮片中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 秦皮素等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秦皮饮片,这四种香豆素类成分在一体化秦皮饮片 的总量约为传统秦皮饮片水提物的1.5倍。结论:秦皮饮片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在抗炎功效上作用相似,且 具有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测多评法测定秦皮药材与饮片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利用一个对照品同步测定中药中多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以中药秦皮为研究对象,以药材中典型成分秦皮甲索(aesculin)为参照物,建立该成分与秦皮乙素(asculetin)、秦皮苷(fraxin)和秦皮素(fraxetin)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测定秦皮甲素,用校正因子计算秦皮中其他3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进行评价,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秦皮香豆素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在中药秦皮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中得到验证,可为后续《中国药典》的品种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