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黎日保  施芬城 《吉林医学》2014,(12):2563-25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胆红素日下降平均值为(30.5±15.6)μmol/L,平均黄疸消退时间为(6.57±2.45)d,观察组的胆红素日下降平均值为(42.1±10.6)μmol/L,平均黄疸消退时间为(5.03±1.9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增强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病程,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5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比观察两组病例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情况,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34.35±40.6)umol/L,观察组为(254.26±48.5)umol/L,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96.1±8.5)umol/L,观察组为(84.7±8.6)umol/L,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5.8±1.4)d,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4.4±1.3)d,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文贵  张凡艳  陆国梁  方国秀 《重庆医学》2013,42(17):2016-20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微生态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儿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愈出院的40例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予以光疗加微生态疗法(口服益生菌)、充分喂养;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光疗为主)。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平均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3.50±1.24)d,对照组(5.50±1.34)d,P<0.01;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4.50±1.43)d,对照组(7.20±1.45)d,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疗法(口服益生菌)、充分喂养能有效促进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胆红素降低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值为(48.9±18.2)μmol/L;对照组患儿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值为(37.9±16.5)μmol/L;两组胆红素下降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3.8±2.2)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5.6±2.6)d;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5.43±30.28)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0.34±28.32)mol/L(P0.01)。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为(4.55±2.51)d,明显比对照组(6.76±2.86)d短(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协助通便及抚触在早期母乳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出生的新生儿按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组均为指导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观察组在24 h内协助排便,同时予以抚触.采用t检验比较2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效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60例中经皮胆红素平均峰值为(13.16±2.73) mg/dl,黄疸消退时间为(10.16±3.12)d,4例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转儿科治疗;观察组62例中经皮胆红素峰值为(11.24±3.07) mg/dl,黄疸消退时间为(7.46±2.76)d,1例转儿科治疗;观察组黄疸峰值较对照组低,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协助通便及抚触在早期母乳性黄疸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黄疸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平均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含量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黄时间为(5.3±1.2)d,血清胆红素含量为(102.3±8.9)μmol/L,对照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为(9.0±1.4)d,血清胆红素含量为(180.1±10.5)μmol/L,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儿的退黄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72 h内ABO组97例(93.27%),G6PD组47例(92.16%)出现黄疸并达峰值;ABO组黄疸出现时间为(1.28±0.78)d,明显短于G6PD组的(1.83±1.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分别为(326.54±91.05)μmol/L和(360.23±128.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黄疸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5.58±1.24)d和(5.94±1.6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3例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其中ABO组2例,G6PD组1例.结论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是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较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早,黄疸程度及消退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活菌制剂与思密达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把160例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活菌制剂与思密达,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和血清TBIL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4.25±2.37) d和(6.54±2.46) d.治疗组血清TBIL降低(115.97±38.71) μmol/L,对照组降低(71.17±24.38) μmol/L.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TBIL降低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活菌制剂与思密达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黄疸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使用蓝光照射治疗,同时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式,分析总结优质护理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影响。结果观察组90例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61例(67.78%),显效17例(18.89%),有效11例(12.22%),90例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9%,患儿黄疸消退时间10-92h,平均(34.9±6.7)h,无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90例黄疸患儿经蓝光照射治疗后,痊愈44例(48.89%),显效11例(12.22%),有效17例(18.89%),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患儿黄疸消退时间13-97 h,平均(41.1±8.3)h,10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5.56%。结论加强对实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能提高光疗的效果,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好的促进黄疸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90例患儿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研究组给予蓝光治疗+茵栀黄颗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客观指标情况(治疗前胆红素浓度、治疗后胆红素浓度、胆红素下降幅度情况、平均退黄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浓度为(73.4±12.1)μmol/L、胆红素下降幅度为(224.6±26.3)μmol/L、平均退黄时间为(4.1±1.2)d,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退黄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较佳,既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退黄时间,又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朝辉 《当代医学》2016,(13):151-152
目的 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治疗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光照疗法外加控制感染、酶诱导剂、维生素C等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黄疸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血中胆红素浓度水平及2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4.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8.3±2.1)d;观察组治疗后血中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优于其他常规的方法治疗,建议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干预组(给予清洁灌肠)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排便次数分别为(5.4±1.6)次/d与(3.0±1.4)次/d;胆红素每天下降值分别为(32.5±10.6)umol/l与(24.1±8.6)umol/l,胆红素下降至102.6umol/l以下的天为分别为(5.4±3.4)天与(7.7±4.1)天.以上结果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增加清洁灌肠,可以缩短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减少肠肝循环.从而缩短光疗时间,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儿经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痊愈4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患儿黄疸消退时间12~96 h,平均(39.9±9.8)h;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4.8%。结论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且安全性高,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思密达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方案中加用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黄疸消退天数为4~6d,平均5d.对照组黄疸消退天数6~8d,平均7d.治疗组比对照组黄疸消退天数提前2d,二组均未发生核黄疸.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案中加用思密达口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快黄疸消退速度,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妈咪爱,比较疗程和治疗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日平均下降值.结果: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到正常值,观察组需要(5.13±2.13)d,对照组需要(7.12±4.63)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程短,疗效满意,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例,应用蓝光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患儿治疗一周的临床效果,治疗期间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70/72),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观察组无效率为2.78%(2/72),低于对照组的16.67%(11/66),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血清胆红素下降值为(30.28±4.17)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4.45±3.46)μmol/L,P<0.05;观察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06±2.48)d和(13.10±2.45)d,低于对照组的(13.37±3.11)d和(15.68±2.12)d,P<0.05;2组患儿在每日腹泻≥5次、每日呕吐≥5次、皮疹和体质量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缩短患儿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周西笛  刘远玲 《大家健康》2013,(13):111-112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与妈咪爱序贯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A组、蒙脱石散+妈咪爱同时治疗的B组、蒙脱石散+妈咪爱序贯治疗的C组,比较分析3组患儿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和黄疸退尽时间。结果治疗后每日胆红素平均下降数值方面:C组为(69.33±22.51)umol/L,B组为(49.02±20.32)umol/L,A组为(38.89±18.46)umol/L,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黄疸退尽平均时间方面:C组为(4.01±1.86)d,B组为(5.09±2.12)d,A组为(6.18±2.57)d,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先用蒙脱石散吸除胆红素等有害物质,再用妈咪爱恢复肠道功能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较好的用药顺序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保温、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治疗.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 mL,每日3次,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高于对照组82.5%;黄疸消退时间(5.2±1.5)d,短于对照组(7.6±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早期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采取早期抚触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为(7.1±2.8)h,黄疸消退时间为(6.3±1.3)d,同对照组患儿的排便时间为(9.4±3.0)h、黄疸消退时间为(9.4±1.8)d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生理性黄疸患儿施行早期抚触护理,可显著缩短患儿首次排便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