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信息     
▲大连市轻化工研究所利用廉价的石蜡裂解联产的低碳烯烃分离出的α—辛烯和α—庚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香料茉莉吡喃和花香喃。茉莉吡喃属于茉莉香型,带有青、鲜香韵兼有甜韵。香气纯正、扩散力强,可以在花香型香精中使用;花香喃是一种花香型兼果香的新型合成香料。▲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进的橡胶密封条自动流水生产线,最近在江苏省淮阴市橡胶制品一广试车成功,已正式投产。橡胶密封条用于汽车、轮船、火车、建筑物门窗作嵌条,连接钢架  相似文献   

2.
p,p′-二异辛基二苯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苯胺和异辛烯为原料,三氯化铝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烷基化亲电取代反应合成具有油溶性、耐高温的液态抗氧剂p,p′-二异辛基二苯胺。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异辛烯与二苯胺的摩尔比为4,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以二苯胺计)为45%,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80~85°C,所得产物的收率可达80%。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烯-辛烯(POE)为原料,添加自制的复合抗静电剂、自制复合发泡剂、交联剂和改性剂等多种助剂,经过密炼、开炼、硫化、发泡等工艺制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和配比,将硫化、发泡和抗静电技术共用,可以获得新型POE抗静电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催化剂存在下,利用正辛烯与三乙氧基氢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滴加方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正辛烯和三乙氧基氢硅烷以1.05:1的量之比投料,采用滴加三乙氧基氢硅烷的方式反应,反应...  相似文献   

5.
鲁顺保  江绍玫  钱勇 《化学试剂》2007,29(10):617-618,620
以二环[2.2.2]-7-辛烯-2,3,5,6-均四羧酸酐与苯胺为原料,合成出中间产物N,N′-二苯基-2,3,5,6-二酰亚胺基-二环[2.2.2]-7-辛烯,再用高锰酸钾氧化得到标题化合物,两步反应的产率分别为75.60%和84.37%。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13C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乙酰丙酮铬、甲基铝氧烷(MAO)、配体三元催化体系中,以乙烯为原料在高压下齐聚生成1-辛烯.主要考察N原子上取代基不同的PNP配体对催化荆活性及1-辛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环取代基为3.5-二甲基的配体效果较为理想,其活性达到4990kg/(mol·h).对1-辛烯选择性为72.31%。PNP配体中苯环取代基上间、对位给电子基团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和1-辛烯选择性.而空间位阻较大的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则不利于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1-己烯和1-辛烯是制备高性能聚烯烃产品的重要共聚单体,近年来,PNP型铬系乙烯选择性三聚/四聚催化体系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针对实验研究报道的系列氮上取代PNP型铬系催化剂,采用二维定量构效关系(QSPR)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建立了该催化体系1-己烯、1-辛烯选择性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中同时采用了启发式方法和最佳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考察了自定义描述符和铬金属活性中心价态(包括一价和二价)对线性回归模型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基于DFT的自定义描述符的引入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的相关性和稳定性;基于一价Cr的活性中心模型更适合关联乙烯三聚选择性,二价Cr的活性中心模型更适合关联乙烯四聚选择性;PNP-Cr骨架几何结构尤其是较小的PNP角度是获得较高1-己烯和1-辛烯选择性的关键。最后,根据最佳线性回归模型对新型PNP配体进行了预测,发现了9种新的PNP配体结构可能具有更高的1-辛烯或1-己烯/1-辛烯共选择性,为进一步的实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传统乙烯齐聚生产1-辛烯工艺,分析了乙烯四聚反应制1-辛烯机理,叙述了乙烯四聚制1-辛烯铬系催化体系中配体、助催化剂和促进剂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认为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PNP配体上N原子取代和助催化剂及促进剂的筛选等方面,国内急需解决聚乙烯共聚单体1-己烯和1-辛烯的工业化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弹性体系材料的最新应用进展,采用藏属催化剂合成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是一咎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可用注射,挤出,吹塑等常用加工方法成型,又可用过氧化物进行化学交联,用橡胶加工方法制成弹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铜锌系辛烯醛气相加氢制辛醇催化剂,对催化剂的中和沉淀方式、中和温度、中和时间和助剂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催化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正加法进行中和,控制中和温度为T3,中和时间控制在30~40 min,加入助剂,助剂含量b。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高性能辛烯醛气相加氢制辛醇催化剂,其辛烯醛转化率99.98%,辛醇选择性99.90%;耐热后辛烯醛转化率99.97%,辛醇选择性99.98%,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受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也在不断改进技术和方法,加强了对新型仪器的研发和应用,从而适应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在分析化学中,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分析化学中的基本知识,所有化学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该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粘接》2021,47(8)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传统密封胶的拉伸强度、抗弯曲性能和材料硬度,研究脱乳酸乙酯新型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方法:以乳酸乙酯为交联剂,利用制备的原料、试剂和仪器,通过计算物料、合成乳酸乙酯、制备有机硅密封胶预聚体等步骤,制备脱乳酸乙酯新型有机硅密封胶试件。在制备的密封胶试件上施加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应力,从拉伸、抗弯曲和硬度3个方面分析制备密封胶的力学性能。结果:与传统密封胶相比,脱乳酸乙酯新型有机硅密封胶的硬度较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0.777MPa和331.9%,弯曲量降低至368mm。结论:脱乳酸乙酯新型有机硅密封胶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提高,弯曲量降低,能够有效提高拉伸强度、抗弯曲性能以及材料硬度。  相似文献   

13.
以Ti Cl4/Al(Et)2Cl为催化剂研究了α-烯烃共聚制备聚α-烯烃合成油的合成条件。原料为α-辛烯和α-癸烯,并分别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比较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的优劣性。主要从影响α-烯烃合成油性能的各种不同因素进行考察,其中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原料配比等。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合成基础油来说,本体聚合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不如溶液聚合的理想。Ti Cl4/Al(Et)2Cl为催化剂,α-辛烯和α-癸烯为原料制备聚α-烯烃合成油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3.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5h。所得聚合物收率为80.2%,粘度指数为170.61。  相似文献   

14.
焦哲 《广东化工》2014,41(20):159+161
仪器分析实验是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仪器有限,课时短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微课是最近流行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是记录老师围绕某个学科当中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视频课程。如果把微课的优势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结合,那必能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理解,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文章阐述了将微课引入到仪器分析实验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将微课引入仪器分析实验的方法,论述了微课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应用前景,为整个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乙烯齐聚法因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等优点成为线性α-烯烃的主流方法,但该方法受限于乙烯原料,且已被世界石油巨头所垄断。本文介绍了从生物化学品出发制备线性α-烯烃的物质来源和可行的技术路线,简述了可用于生产线性α-烯烃的物质来源,包括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等,分析了可行的催化转化技术路线,如内烯烃及不饱和脂肪酸交叉歧化、脂肪族羧酸催化脱羧、生物内酯和不饱和酸转化、不饱和脂肪酸两步法、甲基辛基醚分解、脂肪醇脱水、混合线性辛烯和/或线性辛醇制1-辛烯工艺等国内外新技术,指出利用生物化学品生产α-烯烃已经成为生物质转化中一个积极的方向,开发高效的催化剂及其工艺是该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以马来酸酐和甘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甘氨酸基马来酰氨酸,讨论了反应条件对N-甘氨酸基马来酰氨酸的影响,并利用了核磁共振仪、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乙烯四聚催化体系双膦胺配体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英男  薛秋梅  毛国梁  姜涛 《化工进展》2011,30(5):1003-1007
简述了乙烯四聚反应制备1-辛烯催化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乙烯四聚制1-辛烯催化体系中配体的结构和电子性是影响催化体系的活性和目的产物1-辛烯的选择性的主要因素.PNP配体中N取代基和P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给电子效应都会对催化体系的活性和1-辛烯选择性产生影响.分析了由于取代基空间体积的增大和电负性的增强均使乙烯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T703型石墨是哈尔滨电碳研究所多年精心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石墨材料。精选国内最佳原料,采用独创的工艺路线和科学的处理方法,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等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丁辛醇装置辛烯醛加氢单元工艺技术特点,通过对辛烯醛加氢催化剂国内外情况对比分析,采用了辛烯醛液相加氢国产催化剂应用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证明辛烯醛液相加氢催化剂国产化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ShellOil公司日前透露一种直链α -烯烃提纯工艺。该工艺有 3个主要步骤 :( 1)蒽与来自α -烯烃工艺的混合馏分反应生成相应的Diels Alder加成物 ;( 2 )加成物分离 ;( 3)加成物分解获得纯的直链α -烯烃和蒽 ;后者再循环使用。为了说明此工艺的有效性 ,开发者给出许多实例 ,这里叙述一个例子。在高压釜中 ,蒽( 0 0 54mol)与烯烃原料 ( 0 0 2 12mol)结合在一起 ,此烯烃原料由 72 %辛烯 - 1、8% 2 甲基庚烯 1、9 6%反式辛烯 4、10 4 %反式辛烯 2组成。然后在搅拌情况下加热到 2 55℃。再冷却至室温以后 ,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