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鞣花酸作用于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探索了鞣花酸对这两种藻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同期生长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藻细胞数和OD值比较以及抑制率计算t、检验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最大抑制率都在85%以上,但对铜绿微囊藻抑藻效果更显著.鞣花酸浓度为0.9 mmol/L时,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0.6mmol/L时就对铜绿微囊藻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这些结果可为水华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丝状绿藻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丝状绿藻种植水添加到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培养液中,测定其生物量的变化. 结果发现丝状绿藻团集纲毛藻和鞘藻种植水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表现为一定的低浓度(≤10 %)时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5 %)时具有抑制作用,其中纲毛藻最高浓度处理组(第7 d)的栅藻生物量只有对照的1/6,抑制率为74 %.试验指出2种丝状绿藻所有种植水浓度处理组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微囊藻的浓度阈值均明显低于栅藻(P<0.05). 比较发现纲毛藻种植水对栅藻和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均强于鞘藻(P<0.05).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不但会影响藻类的种群密度,而且会影响藻类的群落结构。为了探讨亚硝酸盐对湖泊藻类种群竞争的影响,采用批量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的生长和竞争,并通过竞争抑制参数对相互的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两种藻之间存在着竞争抑制作用,四尾栅藻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使得四尾栅藻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加快了铜绿微囊藻的衰退。分析原因,是在高浓度亚硝酸盐(20mg/L、30mg/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受到的伤害更大和铜绿微囊藻与四尾栅藻的相互化感作用增强这两方面协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命表实验,研究了不同斜生栅藻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斜生栅藻浓度较高(105,106cells/m L)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存活和繁殖有抑制作用,对照组轮虫的rm、R0均显著高于铜绿微囊藻组中的值(p0.01);当斜生栅藻浓度较低(104cells/m L)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一斜生栅藻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存活和繁殖及生活史特征参数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而减弱.说明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作用受其他可食性绿藻食物浓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轮虫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对部分淡水藻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2001年12月31日排放的渗沥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细胞大小的影响。渗沥液影响藻类细胞的大小。渗沥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作用大于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未处理的渗沥液比处理后的渗沥液对藻类影响作用大。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500lx,光暗比为14h∶10h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微量元素铁对3种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小环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他营养盐富足时,培养液中的微量元素铁对3种水华藻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培养中期,较高的铁浓度对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培养20d后,当培养液中的铁浓度分别低至0.19~0.24、0.22~0.47和0.15~0.16mg·L~(-1)时,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小环藻细胞增殖缓慢.因此,有效调节微量元素铁的浓度也会影响到自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 ind.(200 mL)-1和0.213 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最大值(77.3 ind.)出现在1×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cells/mL和2×106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cells/mL和4×105cells/mL).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在水流条件下四尾栅藻与微囊藻竞争时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在室内无菌条件下,通过有机玻璃环形槽模拟不同水体流速下四尾栅藻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通过竞争抑制参数对相互间的竞争关系、微囊藻生物量和最大比增长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动水体中四尾栅与微囊藻之间的相互竞争表明,微囊藻对水流的适应性降低,在单独培养条件下最适宜的流速为35cm/s,混合培养条件下则为5cm/s,而对四尾栅藻的影响较小;混合培养下微囊藻的对数生长时间较单独培养下延长;在流速为0~25cm/s时四尾栅藻促进微囊藻的生长、比增长速率增加,当流速为35cm/s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比增长速率降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微囊藻对四尾栅藻生长产生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质量浓度对鳗池优势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4种鳗池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N、P质量浓度对4种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最适生长的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50~350mg/L和0.005~5mg/L,小球藻的最适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5~250mg/L和75~100mg/L,四尾栅藻的最佳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5~150mg/L和50~100mg/L.从实验结果来看,蓝藻和绿藻对N、P的需求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经过含500mg/1A1培养液的胁迫培养,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中筛选到一个耐酸铝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纯系。对所筛选的耐酸铝斜生栅藻的生长条件研究表明,本实验室改良的1:5Steinterg(简称StT)培养液比较适合其生长;其较适光照强度是3000±200Lux;它能耐受100~500mg/1以上Al。  相似文献   

11.
黄花水龙克藻效应的研究及其野外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接种蓝藻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引种栽培了0.5、1.0、2.0、4.08、.0 kg/m35个不同初始生物量的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Ohwi),经过草藻共培处理,结果为:在微囊藻初始密度为每毫升200万个及16 d的模拟工程实施期内,黄花水龙对水体叶绿素a及蓝藻消除率存在着正相关的量效关系,且水龙克藻作用的引种量效为1.0~4.0 kg/m3;其达到最佳克藻效果的时间与生物量成反比关系.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随着水龙初始生物量的增加,TP、TN、COD及SS等水质指标呈极显著下降.结论为黄花水龙能够通过与蓝藻竞争光照及N、P等营养元素而达到克藻效果.通过实验证实了黄花水龙可作为蓝藻水华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物种,并已在太湖入湖河道野外试验中取得良好的克藻效果,为黄花水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化研究水动力对鄱阳湖撮箕湖水体中蓝藻生长的影响,该文采用灭菌撮箕湖原水在光照培养箱中控温、控光的无菌条件下,使用自制有机玻璃环形槽进行水体流速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撮箕湖原水培养液中微囊藻的生长随水流速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水流速度为45 cm·s-1时最有利于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最大比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3.
铜绿微囊藻营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铜绿微囊藻是中国湖泊,水库及其他水域生太系统发生,形成富营养化危害的主要藻类。营养盐磷含量及不同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效应的实验结果表明,氮含量20mg.L^-^1条件下,该藻的内禀增长率和生物量随培养液中磷浓度0;0.0018;0.018;0.18和1.8mg.L^-^1的升而增加。同时,实验也揭示了细胞内和细胞外高浓度磷营养盐的促进机理。这些结果较好地说明洋河水库的铜绿微囊藻种群从早春到晚秋持续  相似文献   

14.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紫外线照射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及光合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经紫外线照射后藻溶液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紫外线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大而提高,而光合活性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在藻浓度为35×108个.L-1条件下,91.8mJ.cm-2的紫外线剂量即可对其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紫外线照射时间10min是抑制藻类生长的最佳时间;藻的浓度对紫外线灭活藻有一定影响,紫外线对高浓度藻灭活效果明显;紫外线照射对藻液的UV254影响较小,但藻液的DOC(溶解性有机碳)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Cyanobacterial blooms have become a serious pollution problem,in particular,for water resources.Microcystis aeruginosa(M.aeruginosa)is most common toxic cyanobacterial bloom in fresh waters.In this paper,Sn O_2-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ion exchange method and applied to remove M.aeruginosa with the assistance of UV-light.The structure of the resulting composite was identified by XRD,IR and TEM.It was determined that some Sn O_2nanoparticle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interlayer of montmorillonite and some were dispersed on the surface of montmorillonite.M.aeruginosa removal efficiency was judged by the rate of 95%after treatment with 0.3 g/L Sn O_2-montmorillonite for 1 h.Sn O_2-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 absorbed M.aeruginosa and promoted M.aeruginosa lysis by damaging cell wall and membrane.The cellular contents,including protein and chlorophyll a,were then degrad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UV-light,which inhibi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M.aeruginosa.In fact,Sn O_2-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 removed M.aeruginosa by combination of adsorption flocculation and UV-induced catalytic degradation.Sn O_2-montmorillonite shows promise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aterial for the removal of algae and the cyanobacteria bloom.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污染水体中双酚A光降解效率,采用铜绿微囊藻进行强化,研究该藻强化光降解去除水中双酚A的效能和动力学规律,并讨论了藻质量浓度、pH值及光源等因素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藻类质量浓度相对较大时,光降解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提高反应液中藻类质量浓度可提高双酚A的降解率;pH值对光降解速率有显著影响,当pH值为5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光源对反应速率也存在影响,光源采用紫外灯时,光降解反应速率是同条件下高压汞灯作为光源时的9倍,其原因是后者不能使反应液中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