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和CRP的影响。方法:用高果糖饮食饲养SD大鼠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成功后大鼠随机分模型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观察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MCP-1和CRP含量。结果:高果糖饮食可成功诱导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糖等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MCP-1和CRP含量明显升高(P 0. 01)。用麝香保心丸干预后,大鼠血清MCP-1和CRP含量有所下降(P 0. 01)。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抑制代谢综合征引起的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主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用高果糖饮食饲养SD大鼠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干预组,用Masson染色血管胶原沉积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MCP-1受体表达。结果:高果糖饮食可成功诱导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糖等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模型,Mas-son染色可见MS组大鼠主动脉有明显胶原沉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MCP-1含量明显增加,主动脉MCP-1受体表达亦同步上调。用麝香保心丸干预后,MCP-1表达下调,同时,血管胶原沉积有所减轻。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管重构,可能与下调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蛭素抗痛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次黄嘌呤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炎症模型,观察水蛭素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及其诱导炎症的影响;利用氧嗪酸钾诱导小鼠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水蛭素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尿素氮水平及血清、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肾脏的病理学改变、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葡萄糖转运体9(GLUT9)表达的影响。结果水蛭素可显著降低次黄嘌呤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显著抑制由尿酸钠引起的大鼠足跖急性肿胀;可显著降低由氧嗪酸钾引起的慢性高尿酸小鼠血清高尿酸水平,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抑制GLUT9的表达,减轻肾脏病理学损伤。结论水蛭素具有显著的抗高尿酸血症及抗痛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肾脏作用及调节GLUT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普洱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含5%氧嗪酸钾饲料喂饲小鼠形成高尿酸血症模型,从2wk开始给予普洱茶提取物,连续灌胃7d,7d后测定给普洱茶提取物血清尿酸。结果:普洱茶提取物给药7d,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洱茶提取物对氧嗪酸钾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痛风动物模型对异落新妇苷(IA)抗痛风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MSU)建立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踝关节肿胀变化及炎症相关因子测定,评价异落新妇苷抗痛风性关节炎活性;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通过血尿酸(U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测定,评价异落新妇苷抗高尿酸血症活性。结果异落新妇苷治疗显著降低了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5.7%以上,同时炎症因子IL-1β、IL-8、MCP-1、IFN-γ显著降低(P 0.05),并能有效的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同时异落新妇苷治疗显著降低了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UA 25.8%以上和XOD活性12.9%以上。结论异落新妇苷可以通过降低炎症水平实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抑制,并通过抑制XOD活性,降低血UA水平实现抗高尿酸血症活性。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76-180
目的:通过对小鼠梯度给药,探讨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急性模型的用药剂量,并对不同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比较,为高尿酸血症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氧嗪酸钾,诱导体内尿酸蓄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小鼠进行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尿酸值,得到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氧嗪酸钾合适剂量;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小鼠给药后肝脏黄嘌呤氧化/脱氢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依据文献显示的大鼠和树鼩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氧嗪酸钾用量和肝脏黄嘌呤氧化/脱氢酶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三种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小鼠腹腔注射600 mg/kg的氧嗪酸钾在给药后1~2 h时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急性高尿酸血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1.5h后,小鼠黄嘌呤氧化酶/脱氢酶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2.14倍。综合本实验结果和文献分析显示氧嗪酸钾致三种动物高尿酸血症的用药剂量不同,其中树鼩所需最小。结论: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均能诱导出大鼠、小鼠和树鼩急性高尿酸模型,但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提示树鼩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高尿酸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与证候相结合的高尿酸血症脾虚证大鼠模型。方法:一是模型建立方法:应用氧嗪酸钾+高嘌呤肥甘厚味饲料喂养+小笼环境制备高尿酸血症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脾虚证组、高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脾虚证病证结合组4组各10只;二是模型评价方法:以血清尿酸水平评价高尿酸血症"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外观行为评分、血清D-木糖水平和力竭游泳时间评价脾虚证"证候"模型的建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大鼠血清尿酸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大鼠外观行为评分明显增加,血清D-木糖水平和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下降。结论:应用氧嗪酸钾+高嘌呤肥甘厚味饲料喂养+小笼环境制备的SD大鼠模型符合高尿酸血症及脾虚证的病证特征,应为一种较实用的研究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作用机制的动物模型,值得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3)
目的:评价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对氧嗪酸钾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使用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大鼠血清中尿酸含量110μmol/L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别嘌醇阳性对照组及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肝脏和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OD)、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检查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和血清中XOD、ADA活性,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东革阿里乙醇总提物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氧嗪酸钾(OA)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研究矢志方对不同病程高尿酸血症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160只SD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矢志方组、别嘌醇组,每组40只,以750 mg·kg-1·d-1OA氧嗪酸钾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矢志方或者别嘌醇作为干预药物,实验第3、5、7、11周末各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组织病理结构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麝香保心丸抑制AMI后心室重构的机理。方法:通过结扎模型大鼠冠脉左前降支,造成AMI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等剂量组、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2周后,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WI,并取梗死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测定大鼠血浆及梗死组织中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麝香保心丸与辛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LVWI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VESP、LV±dp/dtmax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增加(P<0.01),血浆与组织IL-6与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的LVESP、LV±dp/dtmax显著增加(P<0.05或P<0.01),LVEDP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浆与组织IL-6与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抑制模型大鼠AMI后胶原纤维的增生,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这可能是其抑制模型大鼠AMI后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枸杞提取物对氧嗪酸钾联合酵母膏致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Uric Acid,UA)代谢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的影响。方法:KM小鼠予枸杞提取物(10、5、2.5 g/kg)预防给药1周,后边造模边给药3周,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UA、XOD活性、TNF-α及IL-1β水平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枸杞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UA水平、XOD活性、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萎缩情况有明显好转。结论:枸杞提取物对氧嗪酸钾联合酵母膏建立的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有一定疗效且高剂量与别嘌醇作用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接受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入麝香保心丸治疗,以14 d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等心功能参数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水平及血清血管新生指标、炎性反应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LVEF、S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VEGF、bFG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NF-α、PCT、IL-1β、IL-6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在溶栓治疗同时加入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优化机体心功能,具体机制可能与麝香保心丸促血管新生、抗炎等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麝香保心丸。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F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hs-CRP表达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抑制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梗死组织炎性因子含量的作用,探讨其改善AMI后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结扎模型大鼠冠脉左前降支造成AMI模型,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14 mg.kg-1.d-1)、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28 mg.kg-1.d-1)及辛伐他汀组(2 mg.kg-1.d-1)。均连续ig 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梗死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增加(P<0.01),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LVESP,LV±dp/dtmax显著增加(P<0.05或P<0.01),LVEDP显著下降(P<0.05或P<0.01),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模型大鼠AMI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减少梗死组织中炎性因子的释放,这可能是其改善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资生肾气丸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及大鼠滑膜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资生肾气丸防治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痛风舒对照组、西药秋水仙碱对照组及资生肾气丸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滑膜Caspase-1含量。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IL-1β、Caspase-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秋水仙碱对照组、资生肾气丸复方低、中、高剂量组IL-1β和Caspase-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组与痛风舒对照组比较,IL-1β、Caspase-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资生肾气丸可影响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1β和Caspase-1表达,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志亮  顾宁  赵庆峰  瞿媛  黄成明 《中医杂志》2012,53(10):867-869,873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选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等剂量组、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各9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每天0.2mg/100g.麝香保心丸等剂量、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麝香保心丸每天1.4mg/100g、2.4mg/100g,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 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增加(P<0.01),血浆IL-6与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等剂量、大剂量组的LVESP、LV+ dp/dtmax、LV-dp/dtmax显著增加(P<0.05),LVEDP显著下降(P<0.01),血浆IL-6与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改善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减少血浆中炎性因子的释放,这可能是其改善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稳定持续、简便易行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不同药物与不同浓度进行实验,检测模型动物血清尿酸值。[结果]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差异,但模型不稳定,重复性差,个体差异较大。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模型组尿酸值与空白组比较无差异。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模型稳定,个体差异小。[结论]采用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抑制炎性反应对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对80只SD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降支进行结扎以建立AMI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辛伐他汀组、麝香保心丸等剂量组,给药2周后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大鼠血浆和梗死心肌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麝香保心丸等剂量和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细胞被胶原纤维取代的部分明显减少;麝香保心丸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VESP、LV+dp/dtmax、LV-dp/dtmax有显著增加,而LVEDP显著下降,血浆和梗死心肌中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血流动力,能显著抑制梗死心肌中炎性因子的释放,这可能与其改善心室重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28-13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HMP)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随机选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将其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22.5 mg/kg组、麝香保心丸45 mg/kg组、麝香保心丸90 mg/kg组、替米沙坦10mg/kg组。喂养8周后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大鼠心功能参数的影响;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的含量;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情况,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TGF-β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测定Smad3、Smad7mRNA表达情况。结果:麝香保心丸45 mg/kg剂量组能够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功能,降低血清TGF-β1的浓度,改善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减少大鼠心肌组织TGF-β1、Smad3mRNA的表达,上调Smad7mRNA的表达水平;麝香保心丸90 mg/kg剂量组较麝香保心丸45 mg/kg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佳明显,但麝香保心丸22.5 mg/kg剂量组无明显抑制心肌纤维化作用。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过度激活来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姚建军 《新中医》2019,51(5):113-1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20%,对照组72.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均较治疗前缩短(P 0.05);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 0.05),LVSD、LVDD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半乳糖凝集素-3 (Gal-3)、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Gal-3、BN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