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山东产忍冬花、茎、叶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分别提取忍冬花、茎、叶的挥发油,利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和比较;用70%乙醇分别提取忍冬花、茎、叶,提取液回收溶剂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DPPH比色法对各萃取物、萃取后的水相部位及挥发油分别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结果:从忍冬花、茎、叶中共分离鉴定了49种成分,三者共有成分11种,分别占各自挥发油含量的60.66%,77.98%和80.38%,含量最高的均为棕榈酸。忍冬花、茎、叶的不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各样品间存在一定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依次是正丁醇萃取物、水相、挥发油、石油醚萃取物;花的清除能力最强,茎和叶次之。结论:忍冬花、茎、叶中挥发油成分具有较高相似性;三者挥发油及不同极性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石斛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不同种石斛及金钗石斛、马鞭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 不同种石斛茎中多糖含量为:球花石斛18.96 %,马鞭石斛24.89 %,金钗石斛20.49 %,报春石斛15.83 %,肿节石斛8.27 %,叠鞘石斛16.32 %,鼓槌石斛15.33 %,美花石斛28.28 %,兜唇石斛9.26 %;4种石斛不同药用部位多糖的含量:金钗石斛根15.36 %,茎20.49 %,叶22.30 %;马鞭石斛根17.56%,茎24.89 %,叶20.88 %;叠鞘石斛根9.48 %,茎16.32 %,叶17.42 %;鼓槌石斛根10.06 %,茎15.33 %,叶19.81 %.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各种石斛及其根茎叶中多糖含量均比较高,从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可以全草入药;美花石斛、球花石斛、报春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肿节石斛茎在进行药效研究的提前下,确认是否可以替代当前<中国药典>品种入药.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与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伪品含糖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铁皮石斛及常见伪品中多糖和甘露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中甘露糖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分析表明,各个不同的石斛药材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糖含量最高的是齿瓣石斛,含量为44.43%;其次是报春石斛,含量为41.08%;含量最低的为细茎石斛,含量20.23%。甘露糖含量中,钩状石斛居首位,含量为34.17%;其次是齿瓣石斛,含量为32.96%;含量最低的为细茎石斛,含量为17.60%。结论: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均能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因此,传统以多糖和甘露糖为指标评价石斛质量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云南产石斛进行研究。方法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试了11个品种83株石斛样品的红外光谱,并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对比分析光谱信息差异,用相关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进行品种差异和鉴别分析。结果光谱信息显示,石斛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多糖物质;铁皮石斛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相对较小,其他多糖物质成分及含量相对较多。测试石斛品种的相关性较高,红外光谱的相关系数均在0.980以上,二阶导数光谱的相关系数在0.751~0.980之间。用二阶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类正确率达87.9%;系统聚类显示重唇石斛、罗河石斛与钩状石斛,长苏石斛与金钗石斛,滇桂石斛与流苏石斛的物质组分更相近。结论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品种石斛的物质组分差异,鉴别不同品种的石斛,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常规与菌根栽培铁皮石斛茎、叶中的矿物元素含量水平变化,为铁皮石斛茎、叶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依据。对来自江苏、福建、上海、浙江4个地点的7个铁皮石斛样品,分别进行常规栽培、菌根栽培,通过ICP-MS检测茎、叶中17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分析常规栽培、菌根栽培铁皮石斛的污染元素降低、其他矿物元素增加的显著程度,并利用目标风险指数(THQ)方法对茎中的铅(Pb)、镉(Cd)、汞(Hg)、砷(As)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茎、叶中污染元素含量均较低,菌根栽培后污染物含量有所降低。铁皮石斛茎及叶中钾(K)、钙(Ca)、镁(Mg)、磷(P)含量较高,菌根栽培对其他元素含量提高有一定作用,但呈现不规律性。通过计算THQ发现,常规与菌根栽培的铁皮石斛茎食用安全性风险较低,且菌根栽培后食用安全性风险更低。该研究提示菌根培养对于铁皮石斛茎、叶中的元素含量水平有一定影响,今后应当深入研究铁皮石斛培养基质和加工工艺对其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矿物元素含量增加或降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8)
目的:分析比较赤胫散根、茎、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分别提取赤胫散根、茎、叶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从赤胫散3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6种成分,共有成分20种。其中根、茎、叶分别鉴定出30、47和42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8.51%、82.89%、58.71%。根、茎、叶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酞酸二丁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46.31%、30.92%、20.32%。结论:赤胫散根、茎、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赤胫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药用成分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确定铁皮石斛的适宜采收期,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一个生长周期内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多糖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个生长周期内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石斛碱的含量。结果铁皮石斛茎部分的多糖含量高于叶部分;而在叶与茎部分均未检出石斛碱。结论通过采收期的比较来看,4月底至6月中旬多糖含量相对较高,故将其定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利用GC-MS技术从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1个和51个低极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为斯巴醇(根18.49%,茎26.18%)、棕榈酸(根14.24%,茎12.79%)、芳姜黄酮(根6.95%,茎8.88%)、油酸(根8.39%,茎5.71%)和己酸(根4.39%,茎7.78%)等;体外MTT法测试表明两面针根和茎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均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表明两面针根和茎低极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相似,其体外细胞毒活性也相似,可为两面针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扩大药用部位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10)
目的建立GC-MS法比较铁皮石斛试管苗不同部位中挥发油的成分。方法正己烷-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铁皮石斛试管苗根、茎和叶中的挥发油,再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和含有量。结果共鉴定出54种化学成分,其中根中16种、茎中45种、叶中10种,而且均以有机酸(亚油酸、棕榈酸等)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4.40%、53.48%和96.04%。其中,根中依次为酯类(12.48%)、萜烯类(4.31%)、烷烃类(4.13%)和醇类(2.41%),其他占12.18%;茎中依次为醇类(20.66%)、萜烯类(12.27%)、酯类(6.07%)和烷烃类(2.26%),其他占5.25%;叶中其他类成分仅占6.02%。结论根和茎有9种共有成分,根和叶有7种共有成分,茎和叶有5种共有成分,但根、茎和叶仅有4种共有成分。而且,茎中存在多种根、叶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和烯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5,(12)
目的分析仿野生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组培快繁)铁皮石斛茎、根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铁皮石斛茎、根和叶液氮研磨成粉,气质联用(GC-MS)仪分析提取液中的成分和其相对含有量。结果铁皮石斛中共鉴定出90种挥发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酯类、萜烯类、酮类、烷烃与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中,仿野生鉴定出72种,茎中24种、根中29种、叶中19种;组培快繁鉴定出68种,茎中23种、根中29种、叶中16种。其共有成分在茎中有11种,根中有10种,叶中有5种。此外,萘在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含有量都较高。结论仿野生与组培快繁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来自福建连城(LC)、浙江(ZJ)、厦门(XM)、厦门集美(JM)、云南(YN)5种不同来源铁皮石斛茎含水量、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测定新鲜铁皮石斛茎含水量;采用比色法对不同来源铁皮石斛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来源新鲜铁皮石斛茎含水量都在70%以上,以云南产地的含水量最高(84.26%,RSD 0.13%);福建连城、浙江、厦门、厦门集美、云南5种不同来源铁皮石斛茎的总黄酮含量分别是0.401%、0.474%、0.442%、0.449%和0.501%;福建连城、厦门集美、厦门、浙江、云南的多糖含量分别是26.56%、29.27%、28.56%、15.46%、17.43%。结论 5种不同来源铁皮石斛茎含水量、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9,(5)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中花、茎、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灰毡毛忍冬花、茎、叶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GC-MS-DS技术分析检测鉴定其成分组成。结果:分析鉴定出灰毡毛忍冬花、茎、叶挥发油中的34、29、58种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分别为:花16个、茎12个、叶14个。结论:灰毡毛忍冬花、茎、叶的挥发油成分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GC-MS法检测铁皮石斛茎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茎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己烷蒸馏法从铁皮石斛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铁皮石斛茎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亚油酸甲酯(5.852%)、二十五烷(10.132%)、22,23-二氢豆甾醇(11.093%)和己二酸二辛酯(21.115%)等。结论:铁皮石斛茎的挥发性成分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烷烃、酸、烯烃、酯、甾醇、二萜、蒽醌等类化学成分。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铁皮石斛茎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花山小橘叶、茎中挥发油成分,对比二者成分差异,为小花山小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小花山小橘叶、茎的挥发油成分,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花山小橘叶的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28%;从其茎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0.57%。结论:小花山小橘叶、茎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但二者均以石竹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差异。结果: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异,4 年生石斛中石斛碱含量高于3 年生,不同部位中石斛碱含量为:茎上段跃茎中段跃茎下段。结论: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主要成分含量比较分析,为确定石斛采收期及对不同部位石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桂芬  吕圭源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1):1536-1540
目的:对铁皮石斛根、茎、叶和花中黄酮碳苷类成分及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为扩大铁皮石斛的药用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LC和HPLC及与对照品对照,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黄酮类成分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对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铁皮石斛茎、叶和花中含有种类相同的黄酮二糖碳苷类成分,并采用对照品指认了共有的8个色谱峰;但各黄酮碳苷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和花中黄酮碳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茎,叶和花HPLC色谱图相似度较高;根中黄酮类成分较少。茎中含有柚皮素,而根、叶和花均不含该成分。铁皮石斛茎和叶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茎。结论:以黄酮碳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铁皮石斛叶和花代替茎入药有一定可能性。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金钗石斛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及在农业育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广泛收集了道地产区合江-赤水一带的金钗石斛栽培品系,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品质指标显著关联的农艺性状,根据关联性状筛选亲本品系和自交F_1代材料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96份金钗石斛各品系间,可溶性多糖含量与石斛碱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与茎、叶等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石斛碱含量与茎宽厚比(最大横切面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石斛碱含量与茎宽厚比之间的正相关性(R20.9);根据茎宽厚比这一特征性状筛选出2个差异显著的品系JC-10和JC-35 (P0.05),其分别自花授粉获得的F1代植株也显示茎宽厚比越大,石斛碱含量越高(P0.01)。以上实验结果均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金钗石斛的茎越扁,其石斛碱含量相对越高。因此,在金钗石斛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一特征性状筛选石斛碱等品质指标突出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洋金花叶石油醚萃取部位小极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洋金花干燥叶用95%乙醇冷浸,得到的浸膏经水分散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部分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得到二氯甲烷的洗脱流分即为小极性成分。通过GC-MS技术对此小极性成分进行分析,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洋金花叶石油醚部位共鉴定出了23个成分。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洋金花叶石油醚部位小极性成分分析,将为洋金花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GC-MS分析臭常山根、茎及叶中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运用GC-MS分析臭常山根、茎及叶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并比较其成分种类的异同与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分别提取臭常山根、茎及叶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臭常山根、茎及叶中分离出85个峰,共鉴定了83个化合物。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甲基-5,6-二乙烯基-1-环己烯(80.70%)和3-甲基-3,4-二乙烯基-1-环己烯(7.59%),茎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蒎烯(36.12%)、苄基异腈(14.46%)、苯乙基异氰(12.57%)、甲基辛基酮(4.59%),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2-己烯醛(21.11%)、Diktaminin(19.00%)、桧烯(10.79%)及氧化石竹烯(6.25%)。结论:臭常山根、茎及叶所含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共有成分11个(分别占根、茎、叶挥发性成分的93.15%,51.82%和20.33%),为进一步研究和运用臭常山根、茎及叶入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对宿主组培苗生长与代谢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初筛所得7株活树附生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对宿主生长及代谢成分的影响,该研究观察测量了接菌与未接菌铁皮石斛组培苗形态特征与农艺性状,采用苯酚-硫酸法与热浸法测定组培苗茎总多糖含量与浸出物含量,柱前衍生HPLC分析茎多糖中单糖组成,HPLC分析茎醇溶性成分。研究表明,供试7个菌株可改变铁皮石斛组培苗茎节变紫进程,并影响茎糖类及醇溶性成分组成及含量积累,除DO34外均能促进组培苗生长与提高多糖含量,除DO12外均能促进甘露糖含量积累,DO18,DO19,DO120可促进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积累,综合生长及代谢成分多项指标筛选出DO14,DO18,DO19与DO120 4个优良菌株,为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与微生物工程研究提供了菌种材料与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