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对20个大骨节病病区县进行儿童右手X线检查、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含硒量检测.结果 儿童临床检出率平均为1.02%;X线检出率平均为2.12%(0~13.16%),其中10.00%及以上的病区村有13个.成人临床检出率平均为27.02%(3.34%~53.08%),其中Ⅰ度16.73%、Ⅱ度7.79%、Ⅲ度2.49%.儿童发硒水平平均为(0.289±0.079)mg/kg,粮食硒水平平均为(0.023±0.021)mg/kg.结论 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控制或基本控制范围,但局部地区尚处于较高新发病水平,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环境因素对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大骨节病的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内分别选择了6个项目调查点和20个省级自设监测点.临床检查7~12岁儿童2568例,右手X线拍片1788例.采集项目点粮样600份和发样300份,测定粮硒、发硒及食粮(180份)T-2毒素水平,调查相关因素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全省23个病区县(区)26个调查点中,大骨节病临床Ⅰ度以上患者无检出,X线总检出率为1.29%;儿童发硒为(0.37±0.07)mg/kg,粮食硒(0.049±0.016)mg/kg,粮食T-2毒素(3.82±4.38)μg/kg.结论 陕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的明显升高、饮食结构的明显改善、粮食卫生学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是病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深化防治措施落实和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2002年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全省34个点大骨节病病情,了解大骨节病流行状况并指导防治.方法对每个监测点进行临床普查,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及X线手片检查,对硒盐、发硒进行含量检测.结果全民临床普查26925人,检出Ⅰ度以上2 438人,以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为主.7~12岁儿童临床检查3 375人,检出Ⅰ度以上患者77人;X线拍片2 060人,检出阳性改变237人,平均X线检出率为11.5%.结论 2002年甘肃大部分地区病情稳定,但部分地区病情仍较活跃.儿童发硒高的病区病情控制较好,硒盐含量低、发硒低的病区病情较重;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尽快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防治研究提供资料. 方法 对38个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及拍右手X线片;各监测县每季度检测盐硒含量;隔年检测儿童发硒. 结果 2003,2004年临床检查7~12岁儿童数分别为3 678人和4 031人,I°以上检出率分别为1.09%,1.19%;拍X线手片分别为2 162张和2 205张,总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48%;检测硒盐577份和856份,硒盐合格率分别为80.95%与98.00%.2004年检测33个点儿童发硒246份, 硒含量在0.117~0.38 μg/g.结论 甘肃省儿童临床患病率和X线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局部病区病情仍有波动.加强补硒措施是控制大骨节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陕西省儿童及成人大骨节病病情现状,评估防治效果,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大骨节病历史资料,2008年在陕西省选择8个市10个病区县的10个重病村,对全部7~12岁儿童进行临床检查,拍摄右手X线片;选择10个市37个病区县的65个重病村,对≥16岁人群进行临床检查;在旬邑县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选择1个病区村补硒,在项目实施前、项目干预6个月,每个病区村检测30户家庭的硒碘盐含硒量,每村对30名7~12岁儿童检测发硒.结果 共对862名儿童进行临床检查,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例.X线检查862人,检出1例干骺端阳性病例,检出率为0.12%(1/862);65个病区村16岁以上成人共有35 638名,检查30 599人,受检率为85.86%(30 599/35 638).共检出大骨节病病例5108例,总检出率为16.69%(5108/30 599),其中I度检出率为9.73%(2977/30 599),Ⅱ度检出率为5.40%(1652/30 599),Ⅲ度检出率为1.57%(479/30 599),36~60岁患者占患者总数的65.7%(3355/5108).旬邑县在项目实施前、项目干预6个月,硒碘盐含硒量分别为(5.43±3.19)、(7.74±1.81)mg/kg,儿童头发含硒量分别为(0.3933±0.0930)、(0.3613±0.0997)mg/kg.结论 陕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稳定下降,成人大骨节病病情严峻,应积极开展成人大骨节病治疗工作,并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藏藏族自治区(简称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评估西藏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于2007、2008年,在西藏那曲、山南、林芝、日喀则地区中的26县,按东、南、西、北、中的方法选取乡(镇)、村作为基线调查点进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大骨节病调查方案,对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对4~ 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右手正位X线检查。病区划分按照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GB 16395-1996》执行,轻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1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10%;中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在10%~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在10% ~ 30%;重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30%。结果 在26个县共调查了108乡,临床检查成人14 686人,检出Ⅰ度以上(含Ⅰ度)病例663人,患病率为4.51%,无Ⅲ度病例检出。儿童拍右手正位X线片5769张,检出大骨节病阳性片102张,检出率为1.77%;儿童发病主要在干骺端,占89.2%(91/102)。有10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也为0;有1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3.66(7/191);有12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3% ~ 7.54%,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0 ~ 7.76%,其中有5个县检出率为0;有3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69%~13.88%,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在5.31%~7.76%。结论 根据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在调查的26县中有10县为大骨节病非病区、13县为轻病区、3县为中病区。至此,西藏大骨节病分布于全区7地(市)52县,病情流行分布较广,形势仍然严峻,需继续加强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008年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儿童内、外环境含硒量及主食粮T-2毒素污染水平.方法 对阿坝州11个县48个监测点进行7~13岁儿童右手X线拍片,根据X线检出结果以及历史病情选择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作为调查现场.对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中7~13岁儿童进行调查采样,测定尿硒、发硒、水硒、粮硒及主食粮中T-2毒素水平.结果 共拍X线片2145张,其中阳性66张,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3.08%(66/2145).选择马尔康县、金川县[X线检出率分别为10.98%(29/264)、8.52%(19/223)]和壤塘县[历史重病区,X线检出率为0.75%(3/400)]3个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为调查现场.3个县7~13岁儿童尿硒水平[(10.41±4.67)、(10.11±3.65)、(8.42±2.68)μg/g 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1,P>0.05).马尔康县儿童发硒[(0.18±0.04)mg/kg]低于金川县[(0.21±0.04)mg/kg,P<0.05],金川县水硒[(0.225±0.124)μg/L}低于马尔康县和壤塘县[(0.320±0.092)、(0.339±0.105)μg/L,P均<0.05],金川县粮硒(0.0033 mg/kg)低于马尔康县和壤塘县(0.0258、0.0137 mg/kg,Z值分别为-6.146、-3.042,P均<0.017).3个县粮食粉末中T-2毒素水平(19.60、17.95、26.25 n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23,P>0.05):马尔康县粮食颗粒中T-2毒素水平(10.72 ng/g)高于金川县和壤塘县(3.74、3.30 ng/g,Z值分别为-6.315、-4.407,P均<0.017);粮食粉末中T-2毒素水平均高于粮食颗粒(Z值分别为-6.690、-5.493、-3.676.P均<0.05).结论 阿坝州3个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7~13岁儿童内、外环境硒营养状态以及家庭主食粮T-2毒素水平与当地大骨节病病情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2006年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新发病区调查,了解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范围,流行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对兴海县唐乃亥乡,子科滩镇,桑当乡及曲什安乡共6个村的7~13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X线拍片,并采集发样,粮样,土样,水样.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在4个调查点的6个村共临床检查7~13岁少年儿童373人,检出大骨节病45例,检出率为12.06%.X线拍片347人,X线阳性75例,阳性检出率为21.61%.子科滩镇泉曲村含硒量最低,发硒为(77.70±42.04)μg/kg,粮硒为(7.44±6.93)μg/kg,曲什安乡才乃亥村含硒量最高,发硒为(103.88±58.57)μg/kg,粮硒为(29.58±24.11)μg/kg.结论 兴海县4个调查点为大骨节病新病区.调查点大骨节病病情严重,致病因子活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变化,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分析1997-2006年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青海省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和X线检出率,比较2003年与2006年儿童发硒和家中粮食硒水平.结果 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在0~20.31%,X线检出率在25.86%~47.97%.2003年儿童发硒为(130.01±48.80)μg/kg,家中粮硒为(41.3±14.9)μg/kg;2006年儿童发硒为(93.71±39.68)μg/kg,家中粮食硒为(8.15±3.44)μg/kg.两年间发硒、粮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0.94,P<0.01).结论 兴海监测点大骨节病病情活跃,病区居民食用自产粮以及粮食收割、储藏、加工不科学与大骨节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陕西省旬邑县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采用补硒及主食粮干燥措施预防大骨节病的效果。方法 在病区采用补硒及主食粮干燥措施,并分别在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的2014年和2016年对病区儿童拍右手X线片,采集头发、小麦和水样,以西安市健康体检儿童为非病区对照,采用双道原子荧光和ELISA法等测定硒和T-2毒素含量及粮食含水率。结果 2014年旬邑县7~12岁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9.9%,为大骨节病轻病区,小麦硒含量为7.03±5.94 ng/g,发硒含量为0.24±0.07μg/g,水硒含量为0.51±0.27 ng/mL。非病区对照小麦硒含量为22.43±6.38 ng/g,发硒含量为0.62±0.13μg/g,水硒含量为0.75±0.11 ng/mL。病区小麦T-2毒素含量为206μg/g,小麦含水率为16%。结果表明,旬邑县7~12岁儿童发硒含量显著低于西安地区儿童,小麦硒含量显著低于西安地区,采用补硒及主食粮干燥后,2016年预防组儿童发硒含量显著增加,粮食T-2毒素含量为96 ng/g,含水率为12%,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旬邑县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处于低硒状态,大骨节病X线...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大骨节病现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大骨病病情现况,指导防治,2000年对26个病区县进行了病情调查。临床抽查14290人,检出患1649人,患病率11.49%;7-12岁儿童临床检查3939人,检出I度以上患儿43人,患病率1.09%;拍儿童手片2802张,检出X线阳性改变178人,平均X线检出率为6.35%。X线检出率大于10%的有6个县,其中3个县在20%以上,20个县X线检出率在10%以下或检出为零。对病区水、土、粮、儿童发硒含量进行了测试,水、土、粮样品硒含量均低,儿童发硒含量在150-300ng/g之间,较补硒防治前含量升高,认为病情下降与经济发展和采取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掌握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环境和人体硒水平。方法选择大骨节病病区贵德、兴海、同德和班玛县作为调查点,采集居民饮用水、土壤、居民户自产主食粮样及8~12岁儿童枕部发样,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粮样及发样的硒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水溶性)及居民饮用水的硒含量。结果贵德、兴海、同德和班玛4个县的外环境饮用水硒含量均〈10.00μg/L;土硒(水溶性)和粮硒含量,分别为([1.61±0.83)(、26.51±19.20)]μg/kg;共检测各县2007、2008和2009年8~12岁儿童发样748份,发硒含量分别为([139.64±75.67)(、126.46±50.59)(、166.10±81.19)]μg/kg,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2009年儿童发硒含量均高于2008及2007年儿童发硒的含量(P〈0.05);发硒含量按年龄分布2009年各年龄段间发硒经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均高于2008年各年龄段发硒含量(P〈0.05);发硒含量按地区分布2009年贵德和兴海县8~12岁儿童发硒含量均高于2008和2007年贵德和兴海县儿童发硒的含量(P〈0.05)。结论大骨节病病区环境和人体均处于低硒水平,适时补硒、换粮可以有效地防治大骨节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云南省克山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2008年云南省克山病病情,为克山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克山病病区抽取6个县(市)的18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调查点的居民.收集各调查点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资料,对调查对象进行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的临床检查,并描记心电图;可疑克山病者拍摄2 m后前位胸部正位X线片,按<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确诊克山病病例.每个调查点采集10份主食粮食样品及10份男性儿童枕后头发样品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2008年全省6个县(市)18个调查点共调查9818人,共检出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34例,总检出率为0.35%(34/9818),其中检出潜在型克山病32例,检出率为0.33%(32/9818),检出慢型克山病2例,检出率为0.02%(2/9818);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未检出.在检出的34例克山病现患病例中,5~14岁占67.65%(23/34).18个调查点中,共描记心电图9818份,心电图有异常改变的有677份,异常率为6.90%(677/9818);共拍摄X线胸片56例,心胸比例≤0.50者占83.93%(47/56),0.51~0.55者占8.93%(5/56),0.56~0.60者占7.14%(4/56).18个调查点采集大米、头发样品各180份,大米样品含硒量最低的为永胜县[(0.006±0.001)mg/kg],最高的为通海县[(0.027±0.009)mg/kg],平均为(0.013±0.010)mg/kg;发硒最低的为永胜县[(0.145±0.043)mg/kg],最高的为通海县[(0.297±0.062)mg/kg],平均为(0.252±0.078)mg/kg.结论 云南省克山病检出率较低,但检出病例集中在5~14岁年龄段,说明克山病致病因子仍然活跃.调查点外环境粮食及居民发硒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以及各地差异比较大,有必要在克山病重病区开展补硒预防克山病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东省青州市大骨节病的病情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2007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青州市2个镇的3个村,对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选择4个镇的10个村,对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成人临床检查结果按照临床分度和年龄进行统计;临床和X线诊断执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结果 临床检查7~12岁儿童共260名,未检出I度及以上大骨节病患儿;X线摄片检查198名,X线阳性率为0.临床检查16岁以上成人共7099人,检出I度及以上患者502例,检出率为7.07%(502/7099),患者主要分布在36岁以上人群,占检出者的99.00%(497/502).结论 青州市的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基本控制,而成人的大骨节病病情仍然严重,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对成人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2007年山东省克山病病情现状,了解内、外环境硒营养水平,为防治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选择20个病村,每村受检率不低于85%,对所选择的人群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行X线胸部后前位摄片,采集被调查者的头发和食用的小麦、玉米、地瓜干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共调查病区居民2613人,检出克山病91例,总检出率为3.48%.其中潜在型克山病82例,占90.1%(82/91),检出率为3.14%(82/2613);慢型克山病9例,占9.9%(9/91),检出率为0.34%(9/2613),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检出.检出异常心电图368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4.08%(368/2613).对113例可疑心脏异常者进行X线胸部摄片检查,心脏增大者57例,检出率50.44%(57/113).采集头发217份,小麦228份、玉米214份、瓜干190份,测得含硒量依次为(0.406±0.090)、(0.026±0.009)、(0.023±0.010)、(0.024±0.006)mg/kg.结论 目前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病区居民发硒接近硒适宜地区水平,粮食含硒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硒对体外培养大骨节病软骨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硒对体外培养大骨节病(KBD)患者和正常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索补硒防治KBD的作用,并为硒对正常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大骨节病临床诊断标准>(GB 16003-1995),选择Ⅱ度和Ⅲ度KBD患者5例和非病区正常人意外事故者5例的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分离、培养.KBD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硒(0、0.0125、0.0250、0.0500、0.1000、0.2500、0.5000、1.0000 mg/L)进行干预,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第6天时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率(0.086±0.025、0.077±0.012、0.073±0.027、0.071±0.017、0.058±0.028、0.052±0.028和0.046±0.037)比0 mg/L组(0.138±0.026)明显降低(P均<0.05);0.1000~1.0000 mg/L剂量组的平均细胞增殖率为负值(-0.001±0.001、-0.003±0.000、-0.003±0.001和-0.004±0.001),显著低于0 mg/L组(0.025±0.003,P均<0.05);KBD组,与0 mg/L组(0.115±0.011)比较,0.2500 mg/L剂量组促进细胞增殖(0.128±0.037,P<0.05),1.0000 mg/L剂量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0.071±0.019,P<0.05).对照组0.0500~1.0000mg/L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18.88±0.02)%、(17.58±0.01)%、(17.09±0.04)%、(56.00±0.02)%、(57.85±0.03)%]比0 mg/L组[(13.51±0.01)%]增高(P均<0.05);KBD组,与0 mg/L组[(25.84±0.02)%]比较,0.0250~0.2500 mg/L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13.69±0.02)%、(15.96±0.03)%、(16.68±0.03)%、(16.67±0.02)%]降低,0.5000、1.0000 mg/L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59.58±0.03)%、(73.48±0.04)%]明显增高(P均<0.05).KBD组0.0500~0.2500 mg/L剂量组的Fas表达[(41.2±1.5)%、(40.3±2.0)%、(50.2±2.5)%]低于同剂量硒干预的对照组[(52.4±1.0)%、(67.2±4.0)%、(75.1±5.0)%,P均<0.05],0.0500、0.1000 mg/L剂量组的Caspase-3表达[(40.8±1.1)%、(45.1±2.1)%]低于同剂量硒干预的对照组[(68.0±3.0)%、(70.6±3.5)%,P均<0.05].结论 适宜的补硒剂量(0.1000~0.2500 mg/L)具有促进KBD软骨细胞生长的作用,降低细胞凋亡率,但补硒剂量>0.5000 mg/L时具有损伤作用;促进KBD软骨细胞生长的硒剂量并非也能促进正常人活体软骨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KBD)病区儿童血清中丙二醛(MDA)及抗氧化酶的变化,探讨体内氧自由基损伤与KBD的关系.方法 在青海省兴海县KBD病区唐乃亥乡小学、下鹿圈村小学以及曲什安乡小学选择7~ 12岁的KBD患儿64名作为KBD组,46名健康儿童作为内对照组,在非病区陕西省长安区南樊小学选择59名健康儿童作为外对照组.分别采集其枕部发样和清晨空腹外周血,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每组中各抽取20例发样及血样,应用2,3-二告氨基萘(DAN)荧光法测定发硒和血硒水平;通过生化方法检测样本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MDA水平.结果 KBD组发硒[(67.64±17.28)μg/L]、血硒[(36.27±13.29)μg/L]和GSH-Px活力[ (59.53±25.23)kU/L]明显低于内对照组[(153.32±24.31)、(63.06±13.66) μg/L,(91.88±22.99)kU/L]和外对照组[ (242.35±38.56)、(98.93±17.18)μg/L,( 122.68±41.74)kU/L],且内对照组明显低于外对照组(P均< 0.05);KBD组和内对照组SOD活力[(55.80±8.14)、(57.45±6.96)kU/L]、CAT活力[(16.45±5.61)、( 15.63±9.18)kU/L]和T-AOC水平[(19.80±6.64)、(21.71±8.82)kU/L]均高于外对照组[(42.79±8.10)、(6.05±2.71)、(13.56±5.38)kU/L,P均<0.05];KBD组MDA水平[(4.64±1.11 )μmol/L]高于内对照组[(3.31±1.22) μmol/L]和外对照组[(3.43±1.29) μmol/L,P均<0.05].结论 KBD存在氧化应激损伤,抗氧化酶在KBD病区儿童血清中升高是一种代偿性反应,体内氧自由基损伤与KBD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