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胃底贲门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Roux-en-Y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空时间、饮食量、饮食次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空肠 P 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胃底贲门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全胃切除空肠 P 袢代胃术,对照组行近侧胃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排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每天饮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3年随访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 P 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具有显著疗效,手术用时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3年生存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Roux-en-Y吻合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空时间、每次饮食量及每天饮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汪鑫 《中国实用医药》2012,(34):115-116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胃底贲门癌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和对照组(标准Roux-en-Y吻合术)各31例,比较组别间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月的排空及饮食情况。结果组别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月,研究组的排空时间及饮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肠P袢代胃术通过科学、合理的重建消化道,恢复和强化患者正常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术后饮食的恢复,从而减少常见术后并发症,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85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予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对照组行标准Roux-en-Y吻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生存率以、不良反应及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生存情况、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及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6.
武洪友  苑峰斌  张跃 《河北医药》2013,35(12):1813-1814
目的研究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和标准Roux-en-Y吻合术在胃底贲门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究胃底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手术治疗的胃底贲门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A组在胃大部切除后采用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B组采用标准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病死率、排空时间、饮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个月的排空时间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饮食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胃底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10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近侧胃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比较两组胃底贲门癌治疗效果;手术操作、住院康复指标;胃排空时间、每天进食次数、每次进食量;0.5年、1年和3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胃底贲门癌治疗效果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手术操作、住院康复指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胃排空时间长于对照组,每天进食次数、每次进食量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0.5年、1年相近,P> 0.05;研究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和传统手术相似,但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进食量和进食次数,提高3年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无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饮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远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改善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疗的胃底贲门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近侧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五年生存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具有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治疗胃底贲门癌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毕维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50-3051
目的 比较改良袢式空肠代胃术与P型空肠代胃术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胃癌患者依据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袢式空肠代胃术;对照组21例采取P型空肠代胃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空时间[(61±23)min]较对照组[(37±19)min]长(t=3.03,P<0.05),每次饮食量[(308±44) ml]较对照组[(262±34) ml]高(t=2.55,P<0.05),每天饮食次数[(4.2±1.2)次]较对照组[(5.7±2.3)次]少(t=2.4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2.9%)(x2=5.71,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采用改良袢式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相对于P型空肠代胃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未使手术过程复杂化.  相似文献   

12.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宇  王景钧  黄帆 《安徽医药》2007,11(10):926-92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76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法、Lahey Braun吻合法、P型空肠袢代胃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对其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饮食状况和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种术式手术死亡率、术后1年的营养状况、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P型空肠袢代胃术后均能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优于Lahey Braun吻合,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也较少。结论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P型空肠袢代胃术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ahey+Braun吻合法和P型空肠袢代胃法行全胃切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ahey+Braun吻合法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总蛋白和血红蛋白量降低,进食次数、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病次数均明显高于P型空肠袢代胃法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型空肠袢代胃法作为应用广泛的贮袋式手术方式,可以提高和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陈风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318-331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P袢空肠代胃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行全胃切除P袢空肠代胃术的16例病人施行临床护理。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均恢复良好。结论:全胃切除P袢空肠代胃术后护理措施得当,有利于病人顺利康复,能大大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50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分别采用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P形袢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P形袢空肠代胃术两种术式的术后消化道症状分别为:腹泻(11.8%与12.1%)、倾倒综合征(3.9%与3.3%)和反流性食管炎(5.9%与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形袢空肠代胃术组术后并发症(13.0%)稍高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1±0.3)h,较P形袢空肠代胃术组(3.7±0.2)h明显缩短(t=3.35,P<0.05).结论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P形袢空肠代胃术均为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但前者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6.
王道勤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565-2566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分析38例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病人术中手术操作要点,观察重建手术花费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平均耗时50.7min;术后并发症6例,发生率15.7%(6/38)。对照组Roux-en-Y重建代胃术47例,重建手术平均耗时47.9min;随访4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14例,发生率31.1%(14/45)。两组并发症比较P〈O.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空肠代胃术式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Roux-en-Y方式重建消化道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研究情况。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符合实验条件的胃底贲门癌进行全胃切除Roux-en-Y方式重建消化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以往进行近端胃切除的胃底贲门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活质量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优势;两组在术后并发生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Roux-enY方式重建消化道治疗胃底贲门癌具有术后生活质量高、存活率高的显著优势,并在手术操作上具有利于临床普及,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胃癌治疗中实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P型Roux-en-Y空肠间置代胃术,实验组患者予以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得到显著性改善,对比参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应用在胃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广泛借鉴与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ρ型空肠代胃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全胃切除后ρ型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的胃恶性肿瘤患者,观察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代胃的储存及排空功能和生存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及倾倒综合症。术后3月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稳定并恢复正常。但术后一年生存率57.5%(8/14),二年生存率28.6%(2/7)。结论ρ型空肠代胃手术安全易掌握,术后并发症低,营养状况良好值得临床运用,但对生存率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腹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我院确诊的106例贲门胃底癌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腹全胃切除组56例,经腹近端胃切除组50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经腹全胃切除组与经腹近端胃切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P<0.05),术后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全胃切除组与经腹近端胃切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生存率无明显的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