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在肿瘤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如何诱导产生大量的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杀伤活性的细胞,我们用可溶性卵巢癌抗原和抗CD3单克隆抗体共同诱导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IL-2的培养液中培养增殖,我们称这种细胞为肿瘤抗原共同激活的杀伤细胞(TAK细胞)。培养5—6天时,  相似文献   

2.
用盐析法提取胃癌可溶性抗原(TSA),并用抗CD3单抗和IL-2共同刺激正常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10天后,经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表明其免疫效应细胞以CD8T细胞为主,其细胞增殖速度、增殖水平与CD3AK和LAK相比明显升高,且对其抗原来源的胃癌细胞具有极强的杀伤活性(98.5%),高于CD3AK(82.1%)和LAK(62.0%)。  相似文献   

3.
用盐析法提取胃癌可溶性抗原(TSA),并用抗CD3单抗和IL-2共同刺激正常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10天后,经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表明其免疫效应细胞以CD8T细胞为主,其细胞增殖速度、增殖水平与CD3AK和LAK相比明显升高,且对其抗原来源的胃癌细胞具有极强的杀伤活性(98.5%),高于CD3AK(82.1%)和LAK(62.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的抗急性白血病的特异性CTL作用。方法采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致敏体外培养的DC,并通过MTT法测定CTL活性。结果利用反复冻融法可获取可溶性蛋白抗原;在效应细胞:靶细胞为20∶1时,可溶性蛋白抗原组CTL活性达(38.83%±5.42%),不同效靶比对CTL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可溶性蛋白抗原可诱导产生一定程度的抗白血病特异性CTL,为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治疗提供了1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分离出T淋巴细胞识别的小鼠和人的肿瘤排斥抗原的第一个编码基因.其它此类基因可望在不远的将来鉴定出来.本文将简要地概述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在此基础上新的肿瘤特异免疫疗法产生的可能性.虽然作者的研究限于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识别的抗原,但这并不意味着由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肿瘤排斥仅有的或最有效的机制.事实上,作者已经遇到了几例在几乎缺乏CTL情况下,非常强烈的肿瘤排斥现象.但CTL克隆已充分证明是有效的和可靠的用遗传学方法分析研究肿瘤排斥抗原的工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抗人卵巢癌-抗人CD3(BHL—I)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cBsAb)体外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r)法检测BHL-I体外介导PBL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过程中效应细胞PBL对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B)mR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和人干扰素-γ(h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BHL-I体外介导PBL对SKOV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显著高于对MCF-7细胞的作用(P〈0.01),并且在效靶比为12.5:1、作用时间为36h、BHL-I浓度为25μg/ml时,PB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最为显著;BHL—I体外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中,PBL表达perforin、GrBmRNA及混合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TNF—α和hIFN-γ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并且白介素2(IL-2)的存在有利于这些因子的表达。结论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并且IL-2能增强BHL—I介导PBL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患者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从卵巢上皮性癌(OE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肿瘤相关淋巴细胞(TAL)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扩增的γδT细胞对同种异体和自体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同时对αβΤ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也作了比较。方法:用抗体固相法扩增γδ/αβTIL,γδ/αβTAL及外周血γδ/αβT细胞;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或组织块培养法扩增原代OEC细胞,并进行鉴定;用MTT法测定γδ/αβT及外周血γδ/αβT细胞对同种异体/自体OEC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体外扩增出的γδ/αβTIL,γδ/αβTAL及外周血γδ/αβT细胞对同种异体/自体OEC细胞均具有较强且水平相近的细胞毒活性;扩增到70%细胞纯度所需时间为:外用血γδΤ细胞(14d),γδTAL(21d)和γδTIL(28d)。结论:γδTAL有望成为OEC过继细胞治疗的简便获得而有效的候选细胞。关  相似文献   

9.
程琪  朱长焜  叶枫  陈怀增  谢幸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2):113-115,119
目的探讨卵巢癌冻融抗原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体外杀伤卵巢癌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效应。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离纯化正常人外周血CD3^ 细胞,体外以SKOV3卵巢癌细胞中提取的可溶性肿瘤抗原加以刺激。溴标法检测肿瘤抗原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MTT法测定肿瘤抗原诱导的CTL体外杀伤卵巢癌细胞的能力;利用绒毛膜癌细胞抗原对比观察肿瘤抗原诱导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结果卵巢癌细胞抗原有很强的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在24h时促进作用最强。SKOV3抗原诱导的CTL在体外对SKOV3细胞的杀伤率为68.38%,显著高于它对JAR绒毛膜癌细胞的杀伤率(18.31%);而JAR细胞抗原诱导的CTL对JAR和SKOV3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1.02%和14.79%,有显著的抗原特异性(P=0.0001)。结论卵巢癌细胞冻融抗原诱导的CTL在体外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抗原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作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喉鳞癌抗原诱导的TAK细胞的杀瘤机理。结果表明:TAK细胞除直接杀伤靶细胞外,还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间接杀伤靶细胞。电镜观察表明,靶细胞的死亡形式有两种:溶解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抗原等诱导杀瘤性免疫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和研制肿瘤疫苗的新方法,用卵巢癌细胞(COC1)提取可溶性抗原成份,将其与葡萄球菌超抗原共同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置于含IL2的培养基中培养,待产生杀瘤性免疫效应细胞后,对这种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并与TAK,CD3AK,L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培养到第10d时,实验组效应细胞,TAK细胞,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为40.2倍,41.7倍,32.4倍和21.5倍;对卵巢癌COC1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81.2%,82.5%,54.3%和56.7%。实验组效应细胞对4种卵巢癌细胞COC1,COC2,SKOV3和A2780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83.1%,51.4%,37.6%和49.7%。结果表明,用TSA和超抗原共同诱导产生的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快,细胞毒活性高,对来源于抗原的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该实验方法和结果为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和研制肿瘤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CA-Hb3抗原是人大肠癌细胞膜糖蛋白的肿瘤相关抗原,该抗原特异性地存在于大肠癌组织中.实验选择了3个大肠癌病例,经ELL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皆含有CA-Hb3抗原,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肿瘤细胞上的CA-Hb3抗原微弱.分离PBL及肿瘤细胞,以肿瘤细胞在体外诱导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经细胞毒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未能获得明显的CTL杀伤活性.然后,按冻-融,超声方法,制备包裹外源性CA-Hb3抗原的阳离子脂质体,将肿瘤细胞与包裹脂质体共育,在脂质体的介导下,CA-Hb3抗原被导人肿瘤细胞的胞浆内(金标记电镜证实)、导入CA-Hb3抗原2h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显示有2个病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PHA、抗CD_3单抗、IL-2体外诱导正常人脾细胞增殖,并探讨了在不同条件的诱导下脾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抗肿瘤效应,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抗CD_3单抗、PHA不仅可增强IL-2诱导脾细胞的增殖作用,且两者合用有协同增强效应.PHA、抗CD_3单抗还可增强体外扩增细胞CD_4和Tas受体的表达.LAK细胞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提示,PHA有直接和间接增强LA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作用,抗CD_3单抗则可通过增加细胞增殖作用,间接地增强LA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引言诱导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应答 ,而应用于开展白血病患者的特异性过继性免疫治疗 ,清除微小残留病变一直是众多研究人员的研究目标。本研究应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 (MLTC)和LDH方法分析CML细胞诱导自体和异体T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活性作用 ,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基础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收集经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和细胞遗传学确诊初发未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1例和 1例正常人外周血 ,分别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 ,利用MACS磁珠分选仪和CD3单抗阳性分选CD3+细胞(总T细胞 ) ,并收集CML患者CD3- 细胞 (主要为CML细胞 )。1.2 T细胞液体培养1.2 .1 刺激细胞 经磁珠分选CML患者外周血的CD3- 细胞 (CML细胞 ) ,经丝裂霉素C (mito mycinC ,MMC ,5 0 μg/mL)处理后 ,用做诱导T细胞特异性扩增的刺激细胞。1.2 .2 T细胞培养 T细胞培养分CML自体T细胞和异基因T细胞两类 ,每类分 3组 ,分别为外周血T细胞 +CML细胞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ML细胞组和外周血T细胞单独培养组 ,单个核细胞和CD3+细胞 (终浓度...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CA-Hb3抗原体外可诱导特异性CTL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例大肠癌患者的瘤细胞诱导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TL反应中,有2例诱导成功,其肿瘤细胞CA-Hb_3抗原的表达呈强阳性;另3例无诱导作用,其肿瘤细胞CA-Hb_3的表达呈弱阳性.借助脂质体将CA-Hb_3导入3例弱阳性的肿瘤细胞内,免疫组化证实有2例瘤细胞的CA-Hb_3的表达转呈强阳性,该瘤细胞能诱导出CTL反应.阻断细胞内HLA-Ⅰ类分子与CA-Hb_3结合及在细胞膜上的表达皆能抑制CTL的杀伤反应.结果表明用大肠癌CA-Hb-3抗原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所诱导的CTL具有抗原特异性及MHC-Ⅰ类分子限制.  相似文献   

17.
Groh  V  Li  YQ  牛家峰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2):160-160
树突状细胞(DC)能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DC疫苗开发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是肿瘤抗原的来源和负载方式。Groh等以MHC—I链相关蛋白A(MICA)这一几乎稳定表达于所有肿瘤细胞的表面分子,作为体外抗体调理肿瘤细胞的靶分子,观察用经抗-MICA单抗调理的肿瘤细胞负载DC是否能有效促进肿瘤抗原的递呈与特异性T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18.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卵巢癌免疫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①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后,获得单核细胞(Mo).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诱导分化,培养7天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②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天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天,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及上清对人卵巢癌细胞株3AO、人胚肾细胞株293T(对照细胞)、人肝癌细胞株HCCC-9810的细胞毒作用.[结果]①脐血来源单核细胞(Mo)在GM-CSF和IL-4作用下,7天后可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DC特异性抗原CDla、CD80(B7-1)、CD86(B7-2)、HLA-DR、CD83.②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不同浓度CTL及上清对卵巢癌细胞3AO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脐血中单核细胞可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针对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受体[TCB/CD3复合物]与肿瘤相关抗原的双功能抗体能有效地介导CTL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为此,我们通过细胞融合法经流式细胞仪[FACS]无菌分选建立了抗HBx/抗CD3二次杂交瘤,应用该二次杂交瘤所分泌的双特性单克隆抗体[BsAb]介导CTL在LTNM4裸鼠人肝癌模型进行了实验性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肺癌肿瘤可溶性抗原(TSA)和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联合修饰致敏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肺癌的免疫效应。方法 3mol/L氯化钾提取法获得人肺癌细胞GLC 82的可溶性抗原;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DC,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型;以肺癌TSA和SEA联合修饰致敏的DC、单纯肺癌抗原致敏的DC和未经抗原修饰的DC分别与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同孵育,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作为效应细胞分别称为TSA-SEA-DCL、TSA-DCL、DCL),直接活细胞计数法观察增殖倍数;MTT法检测不同DC∶T淋巴细胞比例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GLC-82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诱导出高表达CD1a、CD80、HLA-DR的DC,光镜下具有典型的DC特性;联合抗原修饰后的DC具有较强的免疫刺激活性,少量致敏DC即可强烈激发T细胞的增殖;TSA-SEA-DCL对靶细胞GLC-82的杀伤率明显高于TSA-DCL及DCL;联合抗原修饰的DC以1∶100与T淋巴细胞共孵后的杀伤肿瘤细胞效应最强。结论 经肺癌TSA和SEA联合修饰致敏的DC可强烈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肺癌TSA联合超抗原SEA诱导的DC疫苗对肺癌细胞有高效杀伤作用,经肺癌TSA与超抗原SEA联合修饰DC的活性明显强于单用肺癌T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