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学说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把握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本质,创立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这是我党在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是全国各族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新特色、新内涵、新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我的理解,当前应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上统一认识。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小平最担心的就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发生动摇。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之后,小平对这个问题比较集中地强调了两次。一次是动乱暴乱以后,小平强调:不能因为发生了这场风波,就动摇了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根据本国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崭新的历史课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现代建设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四大前后,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刊特邀请了我省部份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撰写了体会文章,现摘要刊登如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极为丰富,在指导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征途中,也将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本刊将着力了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欢迎大家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正式出版了。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此,本刊在编发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荣事达杯理论征文的优秀论文特刊时,特编发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为我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指明了一条走向成功和更大胜利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理论作为“话语权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把艺术的聚焦瞄准中国巨变中的时代现实和主旋律,坚定不移地走文艺民族化之路.那些在文艺领域中的“崇洋媚外”的行为.“躲避崇高”的论调等,都是应予摈弃的.  相似文献   

6.
<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马列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建设究竟怎么搞,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实践和探索。十一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而要搞好党的建设,有效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既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是党的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既有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又有搞好新的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四化建设和各项任务的正确指针,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在这里专从经济方面阐述一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 本来,各国的国情不同,每个国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都有自己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思克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以下引文,只注页码)这里所讲的“历史经验”,主要是指我们党自八大以来直到十二大这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底蕴郝建国科学理论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主体对一定客体事物及其规律反映的结果,同时,它又体现着主体需要的指向,表明主体对客体所做的价值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一、正本清源,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重放真理光辉要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这个问题”。①邓小平同志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非凡胆略和勇气,对哪些是真社会主义,哪些是假社会主义,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1.抛弃本本主义和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僵化思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创立唯物史观,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上,恩格斯…  相似文献   

12.
<正>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反复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和方针政策问题。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一、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3月,他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72页,以下只注页码),抓住了时代的主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国解决这样的理论问题,既是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在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域的新贡献。 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表示,他们不愿意作具体的阐述,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解决。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理论变为现实业已六十余载。在苏联、各  相似文献   

15.
十四大作为我们党、我们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突出的标志是: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其影响和作用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象我们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么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飞跃。它的历史贡献,跟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一样重大。  相似文献   

16.
全省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是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召开的,是十分及时的。这对于我们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促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推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我代表省委向入选论文作者表示祝贺!下面谈几点意见。、一、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全面准确地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长期坚待的建设方针。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人口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系密切 ,人口政策是一项战略性决策 ,人口问题实质是教育问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深刻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是自觉学习、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桑结加同志在这次研讨会上的讲话,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并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思路和措施,因此这一讲话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搞好全省的理论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性。这次研讨会通过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理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专题研讨,使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能够有比较高的起点和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研讨会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基础扎实,准备充分。1996年初就将举办研讨会列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