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肺癌前病变、肺癌中FHIT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FHIT基因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候选抑癌基因,位于3p14.2,跨越FRA3B易脆点,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人类肿瘤中均存在异常表达。本研究旨在观察FHIT基因在人肺癌前病变、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HIT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98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包括161例肺癌、51例肺癌前病变、30例正常肺组织、23例肺良性病变和33例肺癌转移淋巴结)中FHI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无失表达,癌前病变组织和肺癌组织中失表达率分别为54.9%(28/51)和59.0%(95/161),肺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失表达率为78.8%(26/33);肺癌前病变、肺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FHIT蛋白失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01)。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患者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O.05)。FHIT蛋白失表达组肺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组(P〈0.01)。吸烟组患者FHIT基因失表达率69.1%显著高于无吸烟组49.5%(P〈0.01)。结论FHIT蛋白失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吸烟导致FHIT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诱发肺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拥军  尹邦良 《肿瘤防治杂志》2007,14(24):1875-1878
目的:探讨FHIT和HE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联合表达对判断NSCLC预后和转归的价值。方法:SP法检测90例NSCLC标本中FHIT和HER2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FHIT蛋白失表达率53.75%(43/80)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1/10),其失表达率与吸烟(P=0.000)、组织学类型(P=0.004)、淋巴结转移(P=0.002)、pTNM分期(P=0.028)及3年无瘤生存率(P=0.047)存在相关性。HER2蛋白的过表达率62.50%(50/80)却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0(0/10),其过表达率则与淋巴结转移与否(P=0.030)、pTNM分期(P=0.018)及3年无瘤生存率(P=0.028)存在相关性。FHIT蛋白的失表达与HER2蛋白过度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FHIT基因蛋白的失表达和HER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NSCL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肺癌中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中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基因产物Fhit蛋白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肺癌标本(非小细胞肺癌NSCLC 52例,小细胞肺癌SCLC 40例)中Fhit蛋白表达状况,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与分类、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癌组织Fhit蛋白表达缺失率为62.0%(57/92),而正常肺组织仅为4.3%(4/92),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0)。NSCLC癌组织Fhit蛋白表达强度较正常肺组织高者有4例(7.7%),较正常组织低者28例(53.8%),其中24例为阴性(46.2%);与正常组织基本相等者20例(38.5%)。Fhit蛋白抽失者在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I级癌25.0%(2/8),Ⅱ级癌42.3%(11/26),Ⅲ级癌83.3%(15/18),I-Ⅱ级癌(28.3%,13/34)与Ⅲ级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3)。Fhit蛋白缺失者在伴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分布为70.8%(17/24),而在未伴淋巴结转移病例中为39.3%(11/28),其差异有显著性(P=0.029)。Fhit蛋白缺失者在组织学分类中的分布为鳞癌68.6%(24/35),腺癌23.5%(4/17),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3)。SCLC癌组织Fhit蛋白表达缺失者有33例(82.5%),与正常肺组织基本相等者7例(17.5%)。结论:Fhit蛋白表达状况可能与NSCLC组织学分级和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SCLC的发生和演化有关,提示Fhit表达降低可能对肺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类、p53表达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0例肺癌及25例良性病变的肺组织标本分别进行FHIT、p53蛋白检测。结果 ①良性病变肺组织FHIT异常表达率为16%,而肺癌组织中FHIT异常表达率为85.5%。肺癌组织与良性病变肺组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分化程度不同肺癌组织,FHIT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FHIT基因表达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P〈0.01);组织学分类不同的肺癌组织,FHIT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53阴性表达组和阳性表达组,FHI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异常表达率为53.6%,FHIT异常表达率为85.4%,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53异常表达与FHIT异常表达共同检出率为93.6%。结论 ①FHIT蛋白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更有效分子标记物,p53蛋白与FHIT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检出率;②FHIT蛋白影响肺肿瘤细胞的分化方向,为临床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失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Fhit失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非小细胞肺癌(含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10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hit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细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质。在102例肺癌组织中有31例(30.4%)Fhi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而在相邻的正常肺组织中100%染色阳性。35例细支气管不典型增生区中7例(20%)阳性。而且Fhit失表达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及患者的吸烟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及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区表达下降或无表达,尤其在鳞癌和吸烟病例中阳性率低,因此Fhit失表达可能与肺癌早期发生及环境致癌物致癌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杨志慧  刘惠敏  何金  王良哲  孙静  陈兵 《肿瘤》2007,27(11):902-906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FHIT蛋白表达及基因异常甲基化,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n=60)中FHIT蛋白表达和基因异常甲基化情况,并对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60例患者随访调查。结果:FHIT蛋白在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76.7%vs50.0%,P〈0.05);FHIT基因异常甲基化在癌组织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8.3%vs35.0%,P〈0.001);FHIT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在FHIT蛋白阴性患者中高于阳性表达者(83.3%vs53.5%,P〈0.05);FHIT蛋白表达及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均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FHIT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FHIT蛋白是影响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肺癌中FHIT基因异常甲基化频繁发生,FHI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FHIT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FHIT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侧40例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情况,以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FHIT蛋白表达阴性率在肺癌为65.00%(26/40),FHIT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中鳞癌为38.46%(5/13),腺癌为77.78%(21/27),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FHIT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性别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FHIT在肺癌中失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FHIT和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90例NSCLC组织、20例癌旁肺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FHIT蛋白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7.78%)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90.00%)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00%)(P<0.01)。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病理类型及吸烟情况有关(P<0.05)。FHIT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FHIT阴性组(P=0.000),survivin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survivin阳性组(P=0.019)。NSCLC组织中FHIT和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4,P=0.000)。[结论]FHIT、survivin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iASPP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胜发  卢冰  苏敏  李大中  何常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22(4):371-376,I000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iASPP蛋白表达规律及其与p53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NSCLC术后同一患者的新鲜肺癌组织、癌旁组织、肺组织共54例用于试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iASPP蛋白表达及癌组织中p53表达以确定各病例的p53表达状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iASPP蛋白表达。结果:p53阴性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iASP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显著高于肺组织的21%(P=0.001)。Western blot显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P=0.020);相互间比较发现癌组织iASP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组织(P=0.007)、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相一致。p53阳性状态下:免疫组织化学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iASPP蛋白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肺组织中表达元显著性差异。癌组织iASPP蛋白表达在p53阴性时显著高于p53阳性,p53阴性癌旁组织、肺组织iASPP表达与p53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阴性状态下,NSCLC癌组织iASPP高表达,iASPP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DC法.检测72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6例转移淋巴结标本中的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6%(35/7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6.9%(5/72).χ^2=46.239,P=0.000,COX-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9%(23/32).高于肺鳞癌组织的42.8%(12/28).χ^2=5.173。P=0.023。而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无表达。COX-2蛋白阳性表率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细胞分化程度、吸烟史、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P=2.05(P值分别为.0.354、0.052、0.490、0.658、0.587和0.726)。结论:COX-2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