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06间林州市中医院心胸外科行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61例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操作方式不同分为单操作孔组(31例)和两操作孔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两操作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腋前线第4肋间与腋中线第7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病人9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第4肋间组37例,取腋前线第4肋间为手术切口;第7肋间组59例,取腋中线第7肋间为手术切口,切口长度均为2 cm。分析两组术中及围手术期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无改为多孔、中转开胸、死亡、术后感染、胸腔感染等事件发生。腋前线第4肋间单孔胸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漏气时间及疼痛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第7肋间手术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肋间组术中应用切割缝合器的个数少于第7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肋间组丝线结扎肺大疱个数多于第7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前线第4肋间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10—2017-02间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大疱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72 h最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40例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单孔组(n=60)与两孔组(n=80),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肿瘤坏死因子-ɑ、白细胞介素-1、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1周,单孔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肿瘤坏死因子-ɑ、白细胞介素-1、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双孔组(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33%vs.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可靠,与双孔胸腔镜手术相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应激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肺大疱并气胸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2组,研究组2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动脉氧分压。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腔镜(VATS)下腔内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VATS下使用腔内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对照组在VATS下缝合或缝扎肺大疱。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下腔内切割缝合器和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均有良好效果,但缝合器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个人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将60例肺大疱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微创组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胸肺大疱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随访12个月,2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且未明显增加复发率。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治疗自发性气胸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有完整资料的自发性气胸病人157例,保守治疗组51例,手术组106例。手术组中,单纯胸腔镜下肺大疱楔形切除术58例,胸腔镜下联合管状奈维行肺大疱楔形切除术48例,术后随访为6~42个月,分析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组与手术组的置管时间、复发情况分别是(7.05±1.85)天、9例(17%),(3.49±1.19)天、5例(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与奈维组在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26±1.16)天、4例和(3.79±1.16)天、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分别是(5.97±1.9)天、5例(8.6%)和(6.71±1.91)天、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易复性,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病人,胸腔镜下联合管状奈维行肺大疱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12—2018-03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50例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均予以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及增加辅助切口病例。手术时间为46~82 min,术中出血量为10~50 mL,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2~4分,留置管引流时间24~78 h,住院时间3~6 d。未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漏气等术后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18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行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均未中转开胸,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61 min,切口长度1.52~3.28 cm,术中出血量30~55 m L,术后引流量100~390 m L,住院时间5~8 d,术后疼痛评分0.75~1.56分。术后出现肺部感染5例,未出现血胸、漏气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